真正的成长,不仅仅是学习新知识,而是…
易简财经
微信ID:ejfinance
努力成长,这没错!可是,有时候我们努力的姿势却错了。
01
从供需关系看,一样东西供应方增加,供应量上升,流通渠道丰富,获取便捷,这样东西就会贬值。
知识,就是这么一样东西。
供应方每天剧增,供应量几何级别上升,获取的渠道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变得便捷无比,知识本身在不断的贬值。
早些年,我们常常能在电视上见到“知识大比拼”这样节目,并一不小心就崇拜其中的一两位“知识面广”的选手。现在,这样的节目越来越少了。
我想可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
手机发展到今天,已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像是一种器官(随身携带,无处不在),这个器官主要的功能就是用来记忆,以让大脑更多用来深度思考。知道可以从哪里找到答案,甚至比知道答案本身更重要。
显然,这已经不是一个可以卖弄知识的年代了。
十年前,你还能因为在众人面前讲一则别人没听过的典故而让大家心悦诚服于你的知识面,而今天,任何时候你讲的任何知识层面的东西,别人只需要轻触屏幕几个键,立马能知道得比你更详实,甚至风格更轻松幽默,还图文并茂。
02
当然,我并不是“知识无用论”倡导者,掌握知识依然是个很有必要的手段,因为你可以在这知识的基础上去获得更宝贵的两样东西。
一、规律
规律,就是指事物运行的底层逻辑,掌握规律的人总能更轻松掌握一类知识。
透过纷繁复杂的知识,总结归纳其背后的规律,学习并掌握规律,已经远比记住一堆知识来得更重要。
/1/
我曾经学过一个标准的礼仪知识,就是与别人一同乘同梯,应该自己先进电梯厢,客人后进;出电梯时应该是客人先出,然后自己再出。我特别纠结这个问题,因为总记不住到底谁先进先出。
后来,一位老师用一句话道出了其中的规律:电梯是危险的东西(有下坠的风险),所以要让尊贵的人在里面呆的时间越少越好。
看到了吗,前者叫知识,后者叫规律,这个规律帮我破解了我要去记一个知识的困惑。
直到今天,你还能经常在办公楼里,看到有人拦住电梯门,很礼貌地让客户先进电梯间,从礼仪的角度,这是不对的。
/2/
有一个90后年轻小伙,在上中学的时候,学校里的男孩很喜欢打架。参与打架的男孩子,要么赢的,要么输。而他偏偏从打架中研究出了套路。
什么套路?用坚硬打击柔软!
于是,在别的男孩不断试图通过增加打架次数提升打架经验的时候,他每天研究人的身体哪里柔软,怎么一招制胜。没过多久,他顺利从打不赢的菜鸟,成为了没人敢惹的常胜将军。
所以,勤奋天天打架涨经验的其他男孩,付出再多努力也只是低水平的重复,掌握思维方式去做事情,才能得到显著的成效。
后来大家都知道了,他得到了更大的胜利,年级轻轻就成为百度副总裁,他就是这两年特别火的李叫兽。他说过:我从小就坚信一件事,任何事情背后必有道理。
二、思维模型
模式,就是一套自有的思考逻辑。
知识,是一堆有通用秩序的信息;模式,是一堆按知识掌握者自有逻辑构建好的信息。
我在高校里开讲座时,跟快毕业的大学生分享职业规划,我会告诉他们: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所以,可以给自己一段尝试的时间,没必要一下子就限制自己的择业空间,多试,多体验,或许才有可能看到自己更多的可能性。
可是,我在给那些年近40,已到中年,在职场中混迹数10年,还依然无太大成就的人做咨询时,我往往会建议他们:努力比选择更重要。
老在跳糟,老在选择,都没有真正用心努力过,再正确的选择也看不到挖出宝的那一天。
有个朋友听到我的这个分享,就很疑惑地问我:你到底信什么。
我说我都信。
如果只从知识的角度,我们往往会想追究到哪个知识才是对的。你怎么可以同时说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呢,知识不应该是唯一正确的吗,1+1就是要等于2。
而我的思维模式是:选择哪一种观点,不取决于观点是否正确,而取决于观点之外的其它变量。比如年龄,比如工作年限等。
模式,是一堆按知识掌握者自有逻辑构建好的信息。这就是我自己构建信息的逻辑。
我喜欢一句话:英雄根据需要做选择。
这句话让我学会灵活运用很多知识,不是只做知识搬运工,而是用自己的逻辑架构组织不同的知识。
03
据说这个世界上做事情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加法,一种是乘法。
为了达到成功,做加法的人选择付出大量时间,每天勤勤恳恳;做乘法的人选择付出尽量少的时间,做事情讲究逻辑,以期能够事半功倍的思维模型。
只学知识的人,像在做加法;学会总结规律,思路清晰的人,像在做乘法;而最后,成功的人往往是后者,因为他们有一双“透视眼”,透过知识看到规律,透过信息总结思维模式。
并且,在生活中灵活应用这些多元化的思维模型,这种人,往往也是就是解决问题的高手。
“一个人只要掌握80-90个思维模型,就能够解决90%的问题,而这些模型里面非常重要的只有几个。”
——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
1、你是否希望
清晰的条理而让别人对你刮目相看
2、你是否希望
独到的见解而让别人对你印象深刻
3、你是否希望
无限的创意而获得心仪对象的青睐
4、你是否希望
不再是一副举棋不定犹豫不决的样子
如果你希望变成一个条理清晰,逻辑缜密,具备多元化思维模型的人。
邀请你一起听听老光为你拆解10个基础且重要的思维模型!↓↓↓
限时优惠价
69元
(原价:99元)
共包含12节课,每课仅需4元
课程永久保存,随时回放
相关阅读
-
在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第一时间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认可!文/知识好奇怪编辑/知识好奇怪双头...
-
古神话中,为何古人普遍认为,人类祖先是泥捏的,别的材料咋不行
古老的问题再次被摆在读者的面前,人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中华文明泱泱几千年,这片土地上生活的古人也曾被这个问题所困扰,人类自始至终便会遇到一个又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
-
科技金融作为金融与技术的新形态,要发挥好助力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在11月26日举行的“2017天府金融论坛”之科技金融与创业创新专业论坛上,多位专家就当前科技金融的发展进行了探......
-
【伦敦篇】全球top金融中心和科技的碰撞,摩擦出闪亮的火花了吗?
主 编:Candy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人工智能的赋能下,“金融科技”逐渐演变成一个很火的概念。...
-
小科的小伙伴们,你们的专属福利来了呦!!!...
-
恩格斯说过,人类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而创新思维是其中最璀璨的一枝。...
-
记者 曹萌萌精致的学习标语摆饰,小巧的“学习强国”二维码立牌,醒目的“学习强国”海报……在东营区辛店街道玉兰社区精心打造的“学习强国”线下空间“学而书房”中,居民翻读书页...
-
倒计时3个月...
-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来适应社会的发展。然而,学习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让人感到焦虑和挫败。其实,只要掌握一些高效的学习技...
-
5月25日-26日,2019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在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及企业代表汇聚一堂,就“金融供给侧改革与开放”各抒已见。本届论坛中...
-
在职场中,有这样的一句话,那就是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简单的意思就是宁愿在一个小公司做头目,这样可以全面的锻炼自己,也不要去高手如云的大公司做一个螺丝钉。随着行业的多样性发展...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