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科技集群排名方法简析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科技集群排名方法简析

时间:2023-10-22 19:59:12 作者:
摘要:近年来,国内不少地方争创各类科创中心,为评估成效、彰显成绩,各种排名指数被引用,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就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每年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

科技排名全球公司_全球科技公司排名_科技排名全球公司有哪些

近年来,国内不少地方争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工作开展如火如荼。为评估成效、彰显成绩,各种排名指数被媒体报道、智库文章、甚至各地政府报告引用,其中就包括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每年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Global Innovation Index)之全球科技集群(science and technology cluster)排名。

科技排名全球公司有哪些_全球科技公司排名_科技排名全球公司

权威的机构(联合国专门组织)、“全面”的评价(创新、科技)、稳定的更新(每年一次,已发布15版)、细化到城市和地区的排名(特别是国内地区和城市),对地方政府来说,WIPO GII科技集群似乎是完美的评价指标。但是,这一排名是如何计算的,是否真的全面、准确地反映了区域的科技全貌,似乎没有太多人关注,WIPO官方中文也只是简单提及。为此,对其排名方法(methodology,方法学)作一简要介绍和分析,以供参考。

科技排名全球公司_科技排名全球公司有哪些_全球科技公司排名

一、指标选择

1.从指标的数量来看,WIPO GII科技集群的方法学是类似指数排名中最简单的一个,只考察2个指标:PCT专利和SCIE收录的论文。(作为对照,WIPO用于计算国家GII排名的指标多达81种。)

自2022年起,对SCIE期刊论文只选取原著论文(articles of original research),不再将会议论文摘要、简报(meeting abstracts、conference summaries、paper briefs)等纳入排名计算。

2.从指标选取的时间范围来看,每次排名选择近5年内的专利和论文用于计算,且有1年滞后。如2022年排名依据的专利申请和论文发表时间为2016-2020年,2021年排名依据的为2015-2019年。

二、集群划分和排名计算

GII科技集群的生成和划分,主要使用了地理信息系统和聚类算法等工具。

1.首先,进行地理编码。从PCT专利和SCIE论文数据中提取专利申请人和论文作者的地址信息,再利用ArcGIS等地理信息系统工具,将这些地址进行地理编码(即将地址转换为地图上的地理位置信息)。其中,专利申请人地址可精确到街道一级,部分地址模糊或信息不全的则精确到城市一级(全球4.8万个地理编码的城市)。论文作者地址全部精确到城市一级。

2.第二步,进行聚类分析。使用DBSCAN密度聚类算法,对地理编码进行聚类分析,预设参数为:集群半径15公里,申请人/作者密度4500人(专利申请人与论文作者的权重相同)。根据分析结果,生成全球233个科技集群。这些集群的范围与行政区划无关,可能会横跨城市、省份甚至国家(如巴塞尔集群的范围涉及瑞士、德国和法国)。

3.第三步,合并部分相邻集群。对233个集群进行分析,如果两个集群的边缘相距3-5公里,且两者之间共同申请人/共同作者的联系最为紧密,则将其合并。按照这种处理方法,2022年共将20个集群进行了合并,包括广州和深圳-香港,以及上海和苏州(首次)。通过合并,最终发布排名的集群减少到223个。

4.最后,通过计算每个集群内的专利数和论文数,得出排名。

三、讨论

WIPO GII 科技集群排名的优点主要有:

1.选择的指标相对权威、计算方法基本客观。

2.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处理,不依赖地方政府的统计数据,在集群划分上突破行政区划限制,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创新产出的集聚形态。

主要缺点是:

1.指标过于单一,仅有2种,难以真正反映各地方创新全貌。

2.论文作者地址的定位分辨率只到城市一级,过于粗糙,影响集群划分的结果。比如像北京、上海这样的超大城市,就很难与附近城市划分为同一集群。

3.统计的数据有滞后。相对国内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速度,不能准确反映最新的发展成效。

四、结论

只要你所关心的地区排名靠前或不断提升,WIPO GII 科技集群就是好排名。反之的话......

公众号相关文章: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