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群星闪耀时⑥│近百位科学家、学者齐聚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在星辰大海中追逐梦想
与宇宙星辰对“对话”,探索地球的核心,潜入海底最深处去寻找推动文明进步的“钥匙”……人类,从未停止过“上天、入地、下海”的想象与努力。
科幻与科学,是不同的概念,却都在拓展人类认知的边界中,产生着奇妙的链接。10月18日,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将拉开帷幕。届时,人类的奇思妙想将仿若星河一般在这里璀璨绽放。
群星闪耀时,有来自全球的科幻文学大家登场,有科幻影视大咖赴会,更有近百位科学家、专家学者莅临。其中,在科幻技术与前沿研究领域,有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之江实验室计算天文首席科学家李菂,有深耕传感领域30余载,拥有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等多国院士头衔的张学记,有专攻情感机器人领域的任福继院士等。在科幻艺术及科普领域,有电影《流浪地球2》天文学科学顾问苟利军,有被称为科学家型科普达人的电视剧《三体》科学顾问魏红祥;还有既是科学家也是科幻作家,著有《月球旅店》《月球峰会》等科幻小说的吴季等等。
《三体》剧照
作为世界科幻大会的“重头戏”,本届大会将有超过200场的主题沙龙。这些科学家、专家学者们也将在此上演“脑洞对对碰”,带大家共同仰望宇宙星河,探寻科学与幻想的交汇点,探讨未知未来与人类文明的走向。
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主场馆成都科幻馆 王勤 摄
梦想与远方
科学家“天团”齐聚 探索前沿科学领域
关于人类未来,前沿科学领域是绕不开的话题,科学家们潜心基础研究、实现“从0到1”的原始创新。可以说,这是一场必要而伟大的探索。
当前,学科交叉、跨领域合作与系统集成创新成为重大科研探索必不可少的“加速器”。以大家感兴趣的天文、航空航天领域为例,除了上述提到的大咖们,此次前来参加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的科学家、专家学者还包含天宫二号有效载荷运控中心副主任饶骏,中国航空学会林左鸣理事长,中国航空研究院(特聘专家)高级专家史瑞华;火箭派创始人程巍,中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卫星应用产业协会首席专家庞之浩等等。他们无不在思考着人类未来的方向,将共同谱写关于宇宙奥秘最美的赞歌。
科幻作品中的火星殖民场景 资料图
李菂,正是此次来蓉赴会的嘉宾之一。不久前,天文学家又有关于黑洞的新发现:人类首次“看见”的那个黑洞M87,被证明确实在自旋,这一现象符合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相关预测。今年9月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而这项最新研究成果的论文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正是和他同一个实验室——之江实验室的博士后崔玉竹。
宇宙从来不是寂静无声的,随着现代天文学特别是射电天文的发展,可通过射电望远镜捕捉到巨量且丰富的宇宙信号。李菂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国科学家牵头取得的这项研究成果,离不开射电天文学与计算科学的深度融合。随着数据不断积累,之江实验室正在将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引入到天文领域,多学科携手共同探索宇宙奥秘。
成都科幻馆“时空隧道” 王勤 摄
银河浩瀚,人类观星的手段不断进步,天文科学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在“天眼”的帮助下,人类收听到了上百个脉冲星的声音,“看”到了宇宙的起源,李菂欢迎科学青年们对此进行了解。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面孔出现在大科学装置的建设、维护和使用中,中青年骨干力量逐渐挑起科技创新的大梁,共同追逐梦想与远方,中国科技创新的脚步永不停歇。
热爱与创新
科幻艺术及科普达人集结 点亮科学之光
如果觉得科学研究者离老百姓的生活太远,那此次来蓉赴会的资深“陨石猎人”张勃,可以说是很“接地气”。大多数人通过仰望夜空观赏星星,但也有一群人低头寻找着那些掉落在地球上的“天外来客”。他们追随火流星的轨迹,走入沙漠、草原、森林,他们被称为“陨石猎人”。在圈内,张勃颇有名气。
每次出发“猎陨”前,张勃一定会在知识储备和数据支撑上做好十足准备,有目的地寻找陨石。除了目击者提供的线索,他也时常浏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国际陨石学会发布的信息,从它们的数据库中寻找历史上陨石坠落地和发现地的信息;他还会从古籍文献中找寻陨石线索,比如《庆远府志》记载:“正德丙子夏五月夜,西北有星陨,长六丈,蜿蜒如龙蛇,闪烁如电,须臾而灭。”说的就是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一场铁陨石雨陨落至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2015年,他特地跑到南丹县,用半个月的时间找到了两块南丹陨石。
荒漠中的“陨石猎人” 资料图
“任何一块陨石的存在,都是以亿年为计,大部分跟地球同岁。”张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陨石是长者,是老师。他经常会给来自天南海北的孩子们科普陨石相关的一切,以及陨石背后的宇宙,在青少年心中埋下那颗叫陨石的“种子”,期待着少年们长大,能和他一起挖掘宇宙的秘密。
此外,本次参会的还有中国科普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王京春,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王元卓,科幻研究者三丰、任冬梅、吕广钊等等。
而作为世界科幻大会的“重头戏”,本届大会将有超200场的主题沙龙。这些沙龙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涵盖“科幻与文学”“科幻与艺术”“科幻与影视”等。其中,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副教授、第六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执委、副会长王红卫,参与作品包括《绿草地》《疯狂的石头》《流浪地球》等。他将与理查德·泰勒、郭帆、常洪松等嘉宾,畅谈视觉特效在中国影视界的发展和生存现状、未来布局等。
科幻从不是胡思乱想,而是人类思想灵感的闪烁,它拥有拓展人类认知与思维的力量。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已进入倒计时,期待世界各地的科幻大咖和科幻迷们,在成都遇见未来!
红星新闻记者 赵雨欣
编辑 成序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相关阅读
-
孩子数学反应慢怎么办?孩子在学数学时总会出现大大小小的问题,比如不喜欢数学,不喜欢老师或者是听不懂。而最让家长头疼的就是孩子在学习数学时反应慢,这意味着孩子的思维能力有差异...
-
经历了中考之后即将迈入高中阶段的同学们,为期两个月的暑假你们准备如何度过呢?相信大家都已经制定了充实的假期计划。为了使大家能够顺利过渡并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模式...
-
人生反复,得志后常失意,顺境中藏逆流,总让你悲喜交织,哭笑参半。品味了苦涩,方留恋甘甜;认真回答每一个问题,用心结交每一位朋友,谢谢阅读,认同请...
-
逆向思维:做事赚钱路径虽然不同,但是一定有正确的方法。你发现了吗,有些人做事很厉害,不是一件事厉害,而是做每件事都很厉害。有些人相反,不是一件事...
-
大自然是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她创造了无数令人惊叹和敬畏的景象和生物。这22张罕见的自然照片将揭示出大自然的神奇之处,让人们感到惊叹和敬畏。...
-
1、充分把握好课堂,运用好课堂时间。上课要用心听讲。要紧随老师的进度,步步跟紧,扎扎实实,决不落后。要学会“利用”教师。因为他(她)们经验丰富,出发点高,考虑得全面。从中...
-
(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技术经济研究部,北京 100010)摘要: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兴起、更替及多极化,本质上是由科技革命、制度创新、经济长波等因素的历史性演变所决定的...
-
中国日报北京10月11日电 记者从中国科协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3世界女科学家大会(以下简称2023女科大会)将于10月13日-10月15日在...
-
潮新闻 记者 严粒粒 6月7日,全国高考大幕拉开。第一门,语文。无数经历过高考的成年人最关注的一门考试。尤其被关注的,是语文的作文考题。这不,早...
-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1806.5.20.—1873.5.8)英国经济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家“自从穆勒去世后过去的五十年中...
-
中国主张,要全面平衡落实亚太经合组织互联网和数字经济路线图,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新技术传播和运用,努力构建开放、公平、非歧视的数字营商环境。各国专家学者指出...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