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课标】关于“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思考——新课标学习有感
【导语】
2022年4月,义务教育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发布,青岛三十七中的老师们围绕新课程标准进行了认真学习、精心研讨,2022年7月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参加了青岛市教科院组织的新课标培训,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们结合实际工作,对今后如何紧密围绕新课标的要求推动教学变革、提升育人质量有了新的感悟。
2022年4月,新一版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出台,明确凝练出了“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三条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如何以课标为导向进行教学改革?一个词汇被重点关注——“单元整体教学”。
依据新课标课程实施部分的教学建议,选择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法要“重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这就意味着要打破以往注重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设计,推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使教学更加体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学习内容与核心素养表现的关联。
单元整体教学为什么能引发学生思考?
现如今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往往只是按部就班一节一节、一章一章的学习,尽管一定程度上也能达成夯实基础、提升技能的目标,但问题分析之间缺乏联系。这就容易产生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问题,也容易使学生迷失在数学的题海里,不清楚知识的产生背景和来龙去脉,数学学习遂变成一项“刷题活动”。
而从概念上来看,单元整体教学,或又称大单元教学,它指的是教师从整体的角度把握知识结构和数学思想方法,更加关注系统的学习概念,把每一个单独的知识点放到完整的系统架构中去理解,这样的教学思想能使学生把新旧知识串联起来,从整体的角度在脑海中建立数学知识框架。在教学方法上,大单元教学强调系统论,引导学生将学习心得和学习经验进行新的知识迁移,通过类比等形式加强数学知识点的内化。此外,在教学思想上,它引导学生化抽象为具体,对数学内容加以模型化的建设,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由此,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对数学教学进行大单元课程设计,让知识建立能通过一条主线实现串联与迁移,引导学生系统地建构知识成为教育变革的必行之举。
如何在实际教学中作出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实践?
课标中指出: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要整体分析数学内容本质和学生认知规律,合理整合教学内容,分析主题-单元-课时的数学知识和核心素养主要表现,确定单元教学目标,并落实到教学活动各个环节,整体设计,分步实施,促进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整体理解与把握,逐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浙江省2016年教科规划课题“基于学生认知差异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研究”的终结性成果中指出,要在一线教学中更好地开展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就要做到:一、解读教材由点及面,构建知识结构的网状生长序列;二、解读学生困难节点,对应认知结构进行渐进式弥补;三、教学演绎并列互换,创导以多元表征为载体的结构化认知。
接下来以“数与式”单元为例,简单探求单元整体教学的大概方向。
首先是概念的学习,这是数与式单元的主体骨骼。学生从小学一年级认识自然数,到五年级认识正分数,再到七年级引入负数概念后形成完整的有理数域,八年级知晓无理数形成完整的实数域,再由数字到字母认识整式、分式,数域的一步步扩大都来自于生活实际问题中发现“数不够用了”,新概念的产生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在此“数不够用了”问题的统一之下,义务教育阶段数的概念学习构建出它最主要的骨骼框架。在概念学习中,不同的认知过程会形成不同的理解水平,单纯教学定义的认知过程主要是模仿、记忆和强化,最终只能达成工具性理解;突出数学知识间本质联系的认知过程则重在经历、感知和体验,形成关系性理解。
其次,数与式的运算是使得数与式单元融为一体的血脉。小学阶段开始学习加减乘除,体会数字之间的奇妙关系。而四则运算各自并不孤单,加和减是“相爱相杀”的互逆运算,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乘和除又可以视作互逆运算。自然数经由减法运算不小心打开负数的大门,又或经由除法运算进入分数的领域,可以说,数的运算就像是“数与式”知识网络中的血脉,将各个小单元数域紧密相连。升入初中后,学生又会认识乘方和开方,乘方是乘法的特殊简化,和开方为互逆运算。从自然数间的运算到实数领域内的运算,再到整式、分式的运算,数的运算部分的学习往往按照枚举-归纳-概念-法则-应用的思路进行学习,整条脉络在学习方法上实现统一,可以实现类比教学。但和小学不同的是,初中在计算法则归纳之前会发现情况变得多种多样,分类讨论顺势而生,是在学生认知发展上螺旋上升的结果。
最后,解决实际问题是数与式单元的关节与血肉。新课标规定,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概括为: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无一不在强调数学学习“从实际问题中来,往实际问题中去”的特征。从宏观的学习环节上看,单元整体教学可由实际问题进行驱动,即分析教学内容、设置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围绕问题构建知识方法,解决问题。
单元整体教学需要我们以序列化的思想对待课堂,解读教材,分析学生,迁移方法。将“点”上的课时研究放置于“面”的知识体系进行架构,帮助学生以知识网络或概念域的形式进行存储,从而促进学生自主的意义建构。
供稿 | 教科室
撰稿 | 王玉杰
相关阅读
-
在一个移动操作系统中,APP可以实现一个叫做消息推送(push)的功能。push是能够起到提醒或者唤醒用户的作用的,也是app运营渠道之一...
-
很多人不改变,总说我没有这个、没有那个?缺这个、缺那个?因为这个、因为那个……其实你真正缺乏的就两个字:决定!决定要不要改变现状而已!一切根源在于自己!2019风口是什么?...
-
大学生:抓住开学季的好时机!做这几类兼职,日入上千...
-
女人如何赚钱呢?女人是可以通过知识以及个人的眼光去赚钱的,在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知识是可以改变命运的,这本身就是一个真理,你是如何掌握了更多的知识,个人的格局就会变得非常的宽广...
-
截至2021年底,上海累计牵头承担国家重大专项项目929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554项,资助资金和项目数量居全国前列。...
-
原标题:应收账款高企,全球缺芯潮冲击大基金持股8.63%国芯科技科创板IPO如何突围?...
-
组织举办读书班,是深化理论学习的重要形式,也是开展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当前,各地各部门认真扎实举办主题教育读书班,掀起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热潮。...
-
0>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富达国民信息服务公司(Fidelity National Information Services, Inc...
-
人类以创造出复杂芯片而沾沾自喜,殊不知在造物主面前不值一提。我们一直追求创造更加复杂和智能的机器,如计算机、手机、汽车、飞机等等。但是,我们常常...
-
2021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论坛召开,共话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路径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被提上前所未有之高度。基于第一财经对注册制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理解和践行,得益于资本市场各方优质资源的积累,在今年初...
-
真学,就是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政治自觉,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消极的、被动的、应付式的学为乐学、好学、积极主动的学。真信,就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