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Modeling 中的“氢”,你注意了吗?

Modeling 中的“氢”,你注意了吗?

时间:2023-11-08 18:25:32 作者:
摘要: 在建模或者docking过程中,氢原子特别是非极性的氢原子往往不被大家所考虑,因为很多人认为蛋白的骨架确定了,这些氢的位置也就确定了,没必 ... ,科学网

关于氢的问题_有关氢的知识_关于氢气的知识整理

在建模或者docking过程中,氢原子特别是非极性的氢原子往往不被大家所考虑,因为很多人认为蛋白的骨架确定了,这些氢的位置也就确定了,没必要去考虑。以前我也这么想,没有太多地去管它。但最近处理最近的课题的时候,让我改变了这个看法。

由于建模后的模型要用来做分子对接,所以对活性位点口袋残基测链的要求比较高。在Modeller生成初始模型后,试图讲GLU198调整到模板类似的位置,因为对于这一类蛋白而言,在这一位置的残基构象和相对位置是非常保守的。但手动调整后,加氢对模型检查,发现GLU198侧链上的氢与临近的PRO231存在过近接触(蓝色模型):只有2.2A。由于PRO231处在一段loop区域,所以对loop优化,改善PRO231的位置,可能可以达到优化GLU198的目的。

所以在modeller中对PRO231所在的loop进行了优化,得到了黄色的模型。这个时候再将GLU198进行调整。发现GLU198和PRO231的位置已经非常合理了,保守残基的氢键network也和模型非常一致。

比较前后GLU198的位置,其实只有1.5A的差别。有人可能会问:有必要这么大动干戈吗?

我的回答是:有!

Docking是一项比较“精细”的工作,MD与之相比则显得要粗糙很多,当然不需要考虑这么多细节问题。把loop优化过后的模型和优化前的模型做分子对接(loop本身与ligand没有相互作用,主要是GLU198),结果完全两样。其中loop优化过后的模型docking结果与模板复合物的x-ray结构非常相似。有时候我们可以看到一些docking例子,残基旋转10度,docking结果也是千差万别。所以在docking的时候,很有必要考虑这些小细节,包括活性位点的非极性氢原子。有时候能给我们意外的收获。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