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全球科技 > 治国理政新实践广东篇:佛山生态文明建设启示录

治国理政新实践广东篇:佛山生态文明建设启示录

时间:2023-11-22 02:56:50 作者:
摘要:中国网广东6月1日讯(记者李云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在国内外重要会议、考察调研、访问交流等各种场合,一直强调建设

中国网广东6月1日讯(记者李云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在国内外重要会议、考察调研、访问交流等各种场合,一直强调建设生态文明,维护生态安全。这些论述也成为了习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内容。近日,记者跟随“网络媒体佛山采风团”亲眼见证了佛山市生态文明建设的轨迹。

佛山作为中国制造业大市,近年来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走出了具有鲜明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在保证经济的同时,着力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以及生态经济融合发展难题,为广东省,乃至全国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摘自2013年5月24日,习近平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着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城市绿化造福市民生活

佛山电商产业园_佛山科技产业园_佛山全球电商生态科技城

图为在市民在滨河景观带休憩。佛山新城滨河景观带是佛山市“三年城市升级计划”的重点项目。以“水绿香”为理念,以“生态轴、景观轴、文化轴”三轴融合为手段,力争把滨河片区建成为“文化主题鲜明、岭南特色突出”的城市公园,使之成为广大市民享受“高效率、慢生活”的体验区。中国网李云鹏摄

佛山因历史、产业等原因,形成了“自下而上”、组团式的城建模式,造成城市形象、城市环境、城市内涵、城市品质等方面与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地位的不相匹配,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从2012年起,佛山率先在珠三角启动制造业城市转型升级探索,在以往城市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实施“产城人”融合发展战略,以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为主要抓手,着力推进组团中心提升、交通基础设施、绿化和景观提升及城乡环境整治,完成投资1709亿元。

佛山市副市长王玲表示,佛山近年来深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质量效益与生态文明水平同步提升,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改进传统产业生产流程和模式,淘汰低效落后产能,推动制造业绿色化、高端化发展。加大重点行业整治提升力度。比如,陶瓷行业从清洁能源、清洁生产、清洁运输等方面开展治理,企业由300多家减少到63家,但产值、税收均增长1/3,能耗下降1/4。

与此同时,佛山全面推进新一轮绿化大行动。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和生态文明示范城市为引领,提升城市绿化水平,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增强资源环境承载力。据统计,“十二五”期间,佛山市建设沿高速、铁路、江河长达380公里的生态景观林带,城市对外出入口形成多层次、多色彩的绿色长廊。

据统计,2013年以来,全市新建各类森林绿地面积4983.47公顷,累计新增种植绿化乔木超400万株,推动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38.09%提高到40.4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11.33平方米提高到14.36平方米。

2015年进一步实施城市升级两年延伸计划,计划投资752亿元建设128个重点项目,推动社会治理、城市空间、生态环境、城市文化、交通出行和公共设施全面升级,促进“城市升级”向“城市升值”转变。

数据显示,至2015年底,佛山市域森林覆盖率已提高到34.81%,与国家森林城市35%的指标要求已较为接近。

记者近日走进佛山新城,体验产业升级以及城市绿化给佛山带来的变化。沿河景观带、景观公园、绿岛生态园等已经成为佛山市民津津乐道的环保话题,也见证了佛山在生态建设上的成功实践。

“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强化综合治理措施,落实目标责任,推进清洁生产,扩大绿色植被,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

——2015年7月,习近平在吉林调研时指出

落实环境治理责任制度

推动清洁生产提质升级

近年来,佛山市将环境保护工作放在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同等重要的高度,作为改善民生的第一要务来推动。市委、市政府每年开年召开的首个重要会议就是环保工作会议,“让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满意”成为佛山打造满意政府的重要内涵。先后推行“一岗双责”考核、100项环保民生实事、首件地方立法、有偿使用排污权和交易试点等制度。建立环保责任制考核体系,确定各区政府和37个市直部门的环境保护职责,通过下达年度重点任务、建立环保考核金及奖励金、挂牌督办等制度,对各区及市直部门领导开展环保“一岗双责”考核。

佛山科技产业园_佛山全球电商生态科技城_佛山电商产业园

蒙娜丽莎瓷砖生产车间,采用全球领先技术,实现清洁生产目标。在生产各个环节安装监测装置,采用排放口污染综合治理,取得了良好成效,市佛山企业转型升级,清洁生产的成功案例。中国网李云鹏摄

不仅如此,对于企业转方式、调结构,推动清洁生产方面,佛山也做了更多的实践。

“十二五”期间,市财政一共拨出2600多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节能方面的扶持,共支持各种循环经济、节能减排项目、清洁生产企业、表彰奖励节能考核先进地区和企业近400个(次),充分发挥了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提高各区以及企业开展节能与循环经济工作的积极性。据统计,共有30多个项目共获得国家、省节能专项资金约1.7亿元。

王玲副市长表示,“十三五”期间,将继续引导绿色清洁生产。实施能源消费强度与消费总量“双控”制度,推广分布式光伏发电和可再生能源,全面推进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节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强企业生产全过程资源节约和高效管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企业”,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摘自2013年7月18日,习近平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的贺信

建设美丽佛山

从工业大城到绿色产业新城

佛山全球电商生态科技城_佛山科技产业园_佛山电商产业园

佛山的“桑基鱼塘”(桑基鱼塘是中国 珠江三角洲地区,为充分利用 土地而创造的一种挖深鱼塘,垫高基田,塘基植桑,塘内养鱼的高效 人工生态系统。)中国网李云鹏摄

坚持生态优先、转型为重、民生至上,佛山走出了一条以生态文明建设促转型升级、以转型升级保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路径。这座城市正在蜕变成一座美丽的绿色宜居城市。

记者近日来到佛山5A级景区西樵山。在西樵山下,一直完整保留着“千顷鱼塘万亩田”的自然生态景观,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誉为“世间少有美景、良性循环典范”。

据了解,近年来西樵镇对该片鱼塘进行改造提升,首期以西樵山南麓约500亩鱼塘片区为中心,通过鱼塘标准化整治,塘基种植桑树,恢复了桑基鱼塘的风貌,挖掘桑基鱼塘生态养殖文化,建设成为集游玩、娱乐、休闲为一体的体验式文化旅游园,打造成具有深厚岭南农耕文化内涵的观光旅游区。

在过去几年,佛山不仅建成广东省林业生态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还部署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实现从“浅绿”到“深绿”的发展。

佛山电商产业园_佛山全球电商生态科技城_佛山科技产业园

绿岛湖一景。中国网李云鹏摄

其中,绿岛湖生态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是佛山近年持续推动城市升级行动的成功案例。上世纪末,这里还是处处冒烟,集聚了75家陶瓷厂的“中国建陶第一镇”。经过不懈的环境整治、绿化提升,绿岛湖片区发展成为鹭鸟成群、天蓝水绿的产业新城。吸引了阿里巴巴佛山产业带、佛山全球电商生态科技城等产业项目入驻。

据悉,“十三五”时期,佛山将以建设生态环境修复示范市为主抓手,以改革环境治理制度为突破口,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共建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