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项目 | 骨代谢标志物
导读
骨质疏松症(OP)是常见全身性代谢疾病,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观结构破坏、骨力学强度降低、骨脆性增加为特征,最终可导致患者骨折风险增加!
骨组织在合成与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许多代谢产物,并以不同浓度和结构方式分布于骨骼、血液和尿液中;临床上可以通过检测血液或尿液中的骨代谢产物和相关激素,间接推断骨骼的各种代谢状态。这些可被检测的生化标志物与相关激素统称为骨代谢生化标志物或骨代谢标志物。 一般骨代谢标志物大致分为以下四大类:激素与细胞因子、骨代谢调控激素、骨转换标志物和一般生化标志物。
参考:骨代谢生化指标实验推荐方案-张萌萌
骨转换标志物(BTMs)
BTMs是骨组织本身的代谢产物。BTMs分为骨形成标志物和骨吸收标志物,前者是反映成骨细胞活性及骨形成状态,后者代表破骨细胞活性及骨吸收水平。在正常人不同的年龄段,以及不同疾病状态时,血循环或尿液中的BTMs水平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代表了全身骨骼代谢动态状况。BTMs有助于鉴别原发性骨质疏松和继发性骨质疏松、判断骨转换类型、预测骨丢失速率、评估骨折风险、了解病情进展、选择干预措施,监测药物疗效及依从性等。
I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
PINP是骨形成标志物,简单来说就是看骨形成的快不快,是新骨形成的特异性指标。在众多骨代谢指标中,PINP在OP的发生、评价骨量、监测OP疗效等方面都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PINP表现得尤为明显,且不受激素影响。可随机非空腹采血测量,另有研究发现在对骨量减少的绝经后妇女应用双膦酸盐治疗的监测中发现,血清PINP是最有效的监测指标。
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
β-CTX是骨吸收指标,就是看骨丢失的快不快,也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代表骨吸收标志物,β-CTX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的骨折高危人群,预防骨折发生!β-CTX受昼夜和进食节律的影响较大,建议空腹采血。
人N端中段骨钙素(N-MID-OT)
骨钙素不仅参与成骨细胞分化及基质的矿化过程,而且参与骨吸收的调节!骨钙素升高见于:儿童生长期、成骨不全、肾功能不全、骨折、变形性骨炎、肿瘤骨转移、低磷血症、甲亢、高转换骨质疏松等。降低见于:甲减、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肝病、糖尿病患者及孕妇等。
BTMs临床应用
BTMs与骨质疏松分型和鉴别诊断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分为 I型绝经后骨质疏松和 II型老年性骨质疏松。I型绝经后骨质疏松,骨转换加快、骨丢失加速,骨吸收标志物明显上升;II型老年性骨质疏松,以增龄性成骨细胞功能降低为主,伴或不伴破骨细胞功能的增强,骨吸收标志物和骨形成标志物均降低。BTMs有助于进行骨转换分型和评估骨丢失速率,BTMs和骨密度(BMD)联合检测与评估优于单一的BMD诊断!
BTMs在骨折风险预测中的应用
BMD的变化并非是预测骨折风险的 早期有效的灵敏指标,特别是对于使用抗骨吸收药物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的严重后果,特别是髋部骨折,具有高致死率及致残率。 BTMs 检 测可有效反映机体骨代谢情况,预测骨折发生风险。绝经后女性在雌激素缺乏、胃肠道钙吸收下降、破骨细胞活性增加等因素影响下,骨代谢的正常循环被破坏,骨微观结构损伤,导致骨折发生风险升高。 众多研究发现,β-CTx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的骨折高危人群,预防骨折发生 。PINP与β-CTx联合检测对预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髋部骨折风险具有重要作用,其预测敏感度为96.%,特异度为94%,准确度为95%。
BTMs对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风险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但BTMs能否用于所有骨折风险评估尚无定论,临床医生在评估骨折风险时还需要结合骨密度等检测指标。
BTMs在骨质疏松症疗效监测中的应用
用BMD监控药物治疗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至少需要1年时间,而BTMs在3个月即可检测出明显的变化,明显早于BMD。
使用促抑制骨吸收药物和促进骨形成药物对BTMs有不同的影响。使用抑制骨吸收药物后,骨吸收标志物先下降,之后骨形成标志物下降;使用骨形成药物后,骨形成标志物先上升,然后才是骨吸收标志物上升。
BTMs与其他代谢性疾病
BTMs可用于其他代谢性骨病的鉴别诊断。继发性骨质疏松BTMs的生化表现为根据各自的病情有所不同,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骨吸收标志物明显升高;甲亢患者骨吸收、骨形成标志物水平均升高;糖尿病患者、库欣综合征患者骨形成减少、骨吸收增加!
目前国际上多推荐P1NP为首选骨形成标志物,β-CTx为首选骨吸收标志物!PINP和β-CTX也是反映抗骨质疏松药物疗效的优秀指标,因此,被IOF推荐为监测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疗效和依从性的首选!
BTMs检测影响因素
检测前影响因素包括不可控因素和可控因素。不可控因素主要有年龄、性别、种族、疾病状态及近期骨折史等。可控因素包括昼夜节律、月经周期、季节、进食、运动及生活方式等。
升高BTMs 的因素包括绝经、骨折、制动、吸烟、药物( 如芳香化酶抑制剂、抗惊厥药物、甲状旁腺素类似物等促骨形成药物) 。妊娠期骨转换水平较妊娠前增加,尤以妊娠晚期与哺乳期升高更显著。冬季骨转换水平略高于其他季节。
降低BTMs 的因素包括高龄、酗酒、药物( 如糖皮质激素、噻嗪类利尿剂、肝素、双膦酸盐及地舒单抗等抗骨吸收药物) 。女性月经黄体期的骨吸收指标较其他时期降低,高强度运动可能增加骨形成,降低骨吸收。
骨代谢调控激素
25-羟基维生素D(25-OH-D)
维生素D不仅是维生素,更是调控骨骼代谢的重要甾体类激素,25-羟基维生素D是人体内维生素D的主要储存形式,通过检测可以反映总维生素D的情况。维生素D及其代谢物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钙和磷在肠道中吸收,并抑制甲状旁腺素( PTH) 释放,维持血钙和磷水平正常,进而保证骨骼健康和神经肌肉功能正常。维生素D的骨骼外作用包括对肌肉、心血管、代谢、免疫、肿瘤发生、妊娠和胎儿发育等多方面的影响。
维生素D与骨骼健康密切相关,是脆性骨折的危险因子;维生素D缺乏是中老年人肌力下降及跌倒增加的独立危险因子;维生素D水平与骨折相关,研究发现: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升高伴随骨折发生明显降低。
甲状旁腺激素(PTH)
PTH对维持机体钙磷平衡和调节骨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PTH与骨、肾等组织表面的受体结合,促使血钙水平升高,血磷水平下降。调节骨的合成分解代谢及成骨细胞核破骨细胞分化、成熟、凋亡。
骨质疏松实验室检查
骨质疏松可由多种病因所致。诊断原发性OP之前,一定要重视和排除其他影响骨代谢的疾病,以及发生漏诊或误诊!
临床上通常用BMD表示骨量和诊断骨质疏松,且BMD测定已成为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
但是用BMD仅反映了骨强度的一部分,其有意义的变化至少需要半年以上才能由DXA骨密度仪检测出来。同时BMD本身不能为骨质疏松的鉴别诊断提供更多的临床信息,在判断骨转换率、选择干预措施、疗效监测和依从性方等方面,BMD也无法充分满足临床需求。而骨代谢标志物在3个月即可检测出明显的变化,骨代谢标志物可从一定程度上弥补BMD在骨质疏松诊治过程中的不足!
相关阅读
-
由于摄影行业主要依赖于线下门店,所以也会遇到一般线下门店所遇到的问题:新客难进店和宣传推广难,客流量普遍不高。基本上都是一次性消费,不会有回头客...
-
二极管:将PN结用外壳封装起来,并加上电极引线就构成了半导体二极管(P区引出的电极为阳极,N区引出的极为阴极)。...
-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介绍...
-
中国古代“旷世奇书”,纪晓岚极力将其摧毁,其谜团至今无人能解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不管是民族文化和自然都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纵观古今,在历史的长河中流传下了太多太...
-
中国气象局政府门户网站,为您提供最新权威气象政务信息、天气预报、气象预警、气候变化、防灾减灾、气象科普等权威官方信息...
-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流行,做好防护的同时我们也听到“目前没有特效药物”的消息,有人会问:为什么不能用抗生素治疗呢?因为这次的病原体是病毒,不是细菌。那么,病毒和细菌到底有什么异......
-
中国科普网(www.kepu.gov.cn)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主管、科普时报社运营,系我国成立最早的国家级科普平台,与《科普时报》、青少年科普库共同构成科普全媒体平台......
-
航海物语是一款集合了经营、冒险、碳素、贸易等多种休闲玩法特色游戏,驾驶各自的大船出海不同世界,邂逅一样的人群,自己的优势,加上策略的经营完成不同的贸易...
-
来源:【科学网】列夕动物群生态复原图(孙捷绘制)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南京古生物所)联合湖南博物院、中南大学的合作团队,...
-
由华纳兄弟影片公司出品的灾难科幻动作片《全球风暴》将于10月27日全面登陆内地院线,作为今年唯一引进内地的灾...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