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感统知识丨感统课和早教课的区别原来这么大!

感统知识丨感统课和早教课的区别原来这么大!

时间:2023-11-28 07:56:53 作者:
摘要:家长认识不到位是可以理解的,但家长的误解却会使很多感统失调的孩子,不能在最佳时期得到专业的帮助。

感统方面的知识_感知和感统的区别_感统知觉

愿你喜欢的人

乘着梦来见你

感知和感统的区别_感统知觉_感统方面的知识

吕栋辉工作室

微信ID:A13685323570

导语:

说到感觉统合训练,现在被越来越多的家长所熟知,也有越来越多的家长让孩子参与感统训练课程,但是还有一些家长并不知道感觉统合是什么?

一提到感统训练,就觉得这是给特殊儿童上的课程,还有的家长甚至觉得感统课就是一般的早教课而已。

真的是这样的吗?本篇文章告诉您

感统方面的知识_感知和感统的区别_感统知觉

说到感觉统合训练,现在被越来越多的家长所熟知,也有越来越多的家长让孩子参与感统训练课程,但是还有一些家长并不知道感觉统合是什么?

一提到感统训练,就觉得这是给特殊儿童上的课程,还有的家长甚至觉得感统课就是一般的早教课而已。

感统方面的知识_感统知觉_感知和感统的区别

其实,家长认识不到位是可以理解的,但家长的误解却会使很多感统失调的孩子,不能在最佳时期得到专业的帮助。

感统失调通俗的说法是,儿童大脑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障碍,药理是无效的必须通过合理的训练才能纠正。

感知和感统的区别_感统知觉_感统方面的知识

感统训练是特殊儿童才要做的训练?

其实不然,感统失调的孩子并不是特殊儿童。据大量科学调查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存在感统失调,只是表现程度不同而已。

感觉统合失调从严重程度上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失调三种。

✦轻度感觉统合失调表现不明显不容易被家长发现,对孩子的影响较小,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有所加重,父母需要警惕;

✦中度感觉统合失调孩子的行为,语言,情绪,运动会有明显体现,家长很容易发现,发现及时训练及时会有很好的体现;

✦重度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表现很明显,但也很集中,这样的孩子往往在很小的时候就有体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明显。

感统知觉_感知和感统的区别_感统方面的知识

感统课 ≠ 早教课!

感统课并不是早教课,两者之间不管是年龄段还是孩子上课内容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下面说说感统课和早教课的区别。

01.针对的年龄段不一样

早教课程一般在孩子出生后就可以上,且大多数都只针对学龄前,尤其是3岁以下的孩子,报早教课程的居多。

而感统课程主要针对的是12岁前的孩子。3岁前,是孩子感觉能力发展关键期,这个年龄段主要以预防感统失调为主,(但受目前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部分孩子在3岁前已经有较明显的感统失调症状,不过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身体各方面发育还不能满足单独训练要求,因此可以选择需要父母一方陪伴训练的亲子感统课);3~6岁,是孩子感觉统合失调训练的黄金期;6~12岁,是感觉统合能力发展矫正的有效期。超过这个时间段,感统训练一般不会再有太大效果。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感统训练的主要作用在于预防、矫正和提升孩子的感统能力,可以说每个孩子都需要进行感统训练。

感统方面的知识_感知和感统的区别_感统知觉

02.授课方式不一样

早教课程一般是大班制,大多数需要家长参与进去,课程内容主要以培养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为主,教家长如何更好的给予孩子良好的亲子陪伴。

感统训练一般是小班制教学,需要孩子独自在感统训练师的引导下,进行相应的训练内容。感统训练的所有课程都需要专业测评后根据孩子身体能力发展水平、心理状态、能量高低等来设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结合制定好的针对性训练方案,科学,有效,快速的解决由于感统失调而引起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胆小怕生、好动、粘人、不自信、语言发育迟缓、脾气暴躁、四肢不协调等问题。

感知和感统的区别_感统方面的知识_感统知觉

03.教学内容不一样

早教主要以亲子陪伴、发展孩子特长为主,课程的内容囊括启蒙教育、体能与感官、艺术和音乐等等,有条件的家长回家自己进行授课传教也是完全可以的。

而感统课程,虽然也是通过游戏的形式对孩子进行训练,但是要通过专业的感统教具,还要配合专业感统老师的指导。感觉统合训练不同于一般的体能活动或游戏,感统训练的关键是同时给予儿童各方面的刺激信息,涉及心理、大脑和躯体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果家长没有掌握方法,而随意的对孩子进行训练,孩子不仅不会有所改善,很有可能还会让孩子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由于每个孩子情况不同,感统失调的程度也不尽相同,所以每个孩子训练的方案都不一样。感统训练一定要选择专业的机构,才能保证孩子的良好训练效果!如果想在家里自己给孩子训练,必须要有专业老师给出的训练方案或通过专业老师的指导才可以。

感统方面的知识_感知和感统的区别_感统知觉

很大一部分家长在这里可能会有疑问:我们以前不做感统训练,现在不是活得好好的吗?去带孩子体验了一节感统课,感觉就是在玩呀?孩子出现的症状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消失的吧?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感统失调那么多?还主要出现在大城市?

近年来,随着都市化、小家庭化社会大环境的改变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极大改善,家长对孩子又普遍溺爱过度,保护过度,限制过度,感觉统合发展不足的孩子也愈来愈多。

为什么家长小时候没有听说过感统失调?因为我们小时候玩过的不少经典游戏都训练了小孩子的感统综合能力,比如跳绳,踢毽子,打沙包,跳房子,爬杆,旋转木马,滚铁圈,捉迷藏,爬树,抓鱼,玩沙子,捡树叶等等,都是很好的感统训练。

感知和感统的区别_感统方面的知识_感统知觉

感统课,我带孩子体验了一节感觉就是在玩?

市面上有非常多的感统训练机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的。

有些摇着感统大旗包装课程,在硬件上购买了看似与感统相仿的设备,募集一批幼教或体育背景老师,就自称对孩子进行了感统训练。这只能说是陪伴幼儿游戏。

感知和感统的区别_感统知觉_感统方面的知识

在给孩子报课前,以下几个因素可以参考。

①机构制定的课程内容不是固定包套的,而是随着孩子进度不断调整的;

②一位称职的感统训练师,必须具备能营造主动参与的环境、随时观察孩子反应、以调整课程内容的能力,绝非仅依年龄规定荡秋千多少下、趴在滑板上对墙壁推球多少次、或在跳床上跳多少次的课程而已。

③训练的环境安全性不容忽视。感觉统合课程中常有大幅度的肢体运动,因此墙壁四周是否有防撞泡绵、地面是否有够厚的地垫、以及器材是否为专业且坚固的材质等,都是保障孩子安全的必要设施。

④专业的评估过程,测评师的评估应当来自和孩子的现场互动观察,而仅非参考家长勾选孩子能力发展的问卷。

民间甚至还有些以贩卖感统教具起家的机构,在网络上放个评估问卷请家长勾选,之后计算机便自动跳出结果,最终目的仍在于推销产品。

感统方面的知识_感知和感统的区别_感统知觉

孩子的症状会随着年龄增加自动缓解吗?感统训练有没有必要?

这里必须要强调的是:感觉统合失调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消失。必须通过合理的训练才能纠正。

那么感统训练有没有必要呢?

通过前面的了解,我们可以打个比方。

这个问题就相当于问:感冒了有没有必要吃药?吃不吃药,得先搞清楚是不是生病了?生的什么病?什么程度?才能决定怎么吃药!

所以,如果感统失调程度已经影响到孩子的发展和生活了,是很有必要到专业机构进行介入干预的,如果是为了预防感统失调,那么可以根据评估后专业测评师的建议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或直接在家进行辅导训练即可。

感统知觉_感知和感统的区别_感统方面的知识

感知和感统的区别_感统知觉_感统方面的知识

感统方面的知识_感统知觉_感知和感统的区别

——结束,是另一种开始——

感统知觉_感知和感统的区别_感统方面的知识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