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特殊生物
【知识梳理】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这些组成成分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执行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的功能。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有些生物因其独特的代谢类型和生活方式,在生态系统中地位也比较特殊,现总结如下:
1.生产者中的特殊生物
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主要是利用光能将无机物合成复杂有机物的生物。生产者都是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和主要成分,是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入者,也是生态系统中消费者的食物来源。生产者中的特例有:
(1)红硫细菌、绿硫细菌等光能合成细菌以及蓝藻等原核生物
这些生物因为其体内含有光合作用的色素,可以在有光的无机环境中正常生长。它们合成有机物的方式与高等植物相似,能够利用光能将CO2等合成有机物。
(2)硝化细菌、铁细菌、硫细菌等化能合成细菌
与光能合成菌的不同之处是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过程中利用的能量不同,它们不是利用光能,而是利用氧化自身无机物过程中所产生的化学能来合成有机物。不同生物合成有机物所需的化学能的来源略有差别,如硝化细菌是利用环境中的氨氧化为亚硝酸盐或硝酸盐的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而铁细菌和硫细菌分别是利用氧化硫酸亚铁为硫酸铁和氧化硫化氢为硫或硫酸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
2.消费者中的特殊生物
消费者指生态系统中只能直接或间接利用植物所制造的有机物,从中得到能量的生物。它们自己不能制造有机物,属于异养生物,主要是各类动物。消费者中的特例有:
(1)菟丝子等寄生植物
菟丝子,一年生寄生草本,能够寄生在豆科、菊科的植株上,它的茎上长出吸根,并深入到寄主体内,从其中取得其所需的养分和水分,最终导致寄主植物逐渐枯竭死亡。寄生植物种类很多,如无根藤、槲寄生等,它们体内不含叶绿素或只含很少、不能自制养分的植物,是致命的依赖者,植物界的“寄生虫”。
(2)艾滋病病毒等病毒
病毒营寄生生活,寄生在活细胞内,它们直接利用细胞中的物质作为自身的营养,也归到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成分中。例如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3)蛔虫、蚊子、蚜虫等寄生动物
蛔虫寄生在动物或者人体的消化道内,营寄生生活,它属于消费者。蚊子、蚜虫这一类生物往往具有特殊的口器,它们或者将口刺插入动物体内,从其中吸取宿主血,或者将口器刺入植物的分生组织,吸取汁液来获得营养物质,这类生物属于消费者。
3.分解者中的特殊生物
分解者是异养生物,营腐生生活,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他们的作用是将动植物的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为无机物,而这些无机物又可以参与物质循环,然后被自养生物重新利用。分解者广泛分布于生态系统中,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分解者中的特殊生物有:
(1)小型无脊椎动物
蜣螂能对动物的粪便进行处理和加工,起到一定的分解作用。还有蜈蚣、蚯蚓等,它们能分解枯枝落叶,是分解植物残叶和翻动土壤的主力,因而对分解过程有重要影响,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2)大型食用真菌 如蘑菇、木耳
(3)中大型腐生动物
秃鹫等一些专吃动物尸体的生物也属于分解者。
(4)白蚁体内的鞭毛虫
白蚁与鞭毛虫是互利共生关系,白蚁吃的是植物的木质部,其消化道中有鞭毛虫能够将白蚁食来的植物纤维分解,所以在讨论其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时,通常将白蚁认为是消费者,而其体内的鞭毛虫为分解者。
4.其他特殊生物
(1)食虫植物──猪笼草
猪笼草具有特殊的器官──捕食囊,能够捕获昆虫等小动物来获取氮素等营养物质,也可以利用光能合成一定量的有机物用于自身的生长。故它在生态系统中担任双重角色,即消费者和生产者。
(2)“绿色”动物──绿眼虫
绿眼虫是绿色的单细胞动物,细胞内含有大量的叶绿体。在有阳光处,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自身的有机物;黑暗的环境中则叶绿素消失,依靠细胞的渗透作用来进行异养,不能以生产者或者动物为食,从这一个角度来说,这类生物应该既属于生产者也属于分解者。
【例题领悟】
例1 以下是某同学对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分的一些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都是生产者
B.动物都是消费者
C.细菌都是分解者
D.自养生物是生产者
解析该题首先要了解生态系统中的一些特殊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生活方式,色菟丝子是寄生植物,属于消费者;蚯蚓、秃鹫等动物营腐生生活,是分解者;硝化细菌、光能细菌是生产者,寄生细菌是消费者。
答案D
例2 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成分,下列哪种生物不属于分解者()
A.真菌 B.蚯蚓
C.细菌 D.草履虫
解析蚯蚓、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草履虫是可以捕食的动物,是消费者。
答案D
【练习突破】
1.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
B.细菌可以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C.异养型生物都是消费者
D.凡是分解者都是微生物
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蛔虫为厌氧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B.硝化细菌是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C.病毒是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D.蚯蚓是需氧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3.有关此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若该图表示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加上由丁到甲的箭头,可确定丁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若甲为生产者,则甲一定绿色植物
C.若乙表示消费者,可以是动物、植物和细菌
D.若该图表示一个群落,则丁为分解者
4.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下列关于生产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都位于能量金字塔同一营养级
B.都是生态系统能量转换的载体
C.一定是植物
D.一定能固定CO2
5.某种甲虫以土壤中的落叶为主要食物,假如没有这些甲虫,落叶层将严重堆积,最终导致落叶林生长不良.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这种甲虫与落叶树之间为捕食关系
B.甲虫对落叶林的物质循环有促进作用
C.这种甲虫属于次级消费者
D.这种甲虫在能量金字塔中位于底部
【解析与答案】
1.解析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是由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A错误;如硝化细菌就为生产者,营腐生生活细菌是分解者,寄生细菌是消费者,B正确;异养型生物不都是消费者,也可能是分解者,如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C错误;有些动物如蚯蚓为腐生生活,也是分解者,D错误;
答案B
2.解析 蛔虫为厌氧生物,营寄生生活,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A正确;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B错误;病毒是异养生物,寄生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C错误;蚯蚓是需氧生物,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答案 A
3.解析如果该图表示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加上由丁到甲的箭头表示光合作用,并可确定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丁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A正确;若甲为生产者,可以是绿色植物,也可以是化能合成细菌,B错误;消费者主要是异养动物,也可以是寄生的植物如菟丝子,还有寄生的细菌等,C正确;若该图表示一个群落,则甲是生产者,乙、丙是消费者,丁为分解者,D正确.
答案 B
4.解析 生产者都位于能量金字塔同一营养级,A正确;生产者都是生态系统太阳能或者化学能转换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所以B正确;生产者可以是绿色植物,也可以是化能合成细菌,C错误。生产者都可以利用CO2制造有机物,所以一定可以固定CO2,D正确;
答案 C
5.解析 甲虫以土壤中的落叶为主要食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分解者。分解者不属于食物网,不能与落叶之间有捕食关系。也不是能量金字塔的组成成分,所以A、C、D错误。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能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保障物质循环的顺利进行。
答案 B
小微专题
董玉成名师工作室小微专题成果
持续更新中……
相关阅读
-
散漫的同学一起生活游戏是一个超好玩的角色扮演游戏!你在这个游戏里可以遇到一群有趣的角色,还能和他们建立超牢不可破的友谊!你需要完成各种刺激的任务和挑战...
-
你是否在网络上搜索或分享过知识?来看互联网学习型社会是如何搭建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网络搜索和知识共享是社会教育数字化的一个常态,而社会教育数字化作为...
-
3 月 24 日,由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与英国智库 Z/Yen 集团共同编制的第 31 期...
-
序言风水,又称“风水”,起源于神秘理论,主要研究地理环境和人工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所谓风水,是指地气的流动和积累,是自然界的一种物理现象。在传统文化中,风水一直被...
-
你是否在网络上搜索或分享过知识?来看互联网学习型社会是如何搭建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网络搜索和知识共享是社会教育数字化的一个常态,而社会教育数字化作为...
-
序言风水,又称“风水”,起源于神秘理论,主要研究地理环境和人工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所谓风水,是指地气的流动和积累,是自然界的一种物理现象。在传统文化中,风水一直被...
-
与其它前沿领域不同,金融科技并不仅仅只是因技术进步而出现的产物。作为一个拥有四千多年历史的行业,金融业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显然已经形成了一套足够完备的体系——体现在当下阶段...
-
本期为读者带来的是最近关于地球上那些有趣生物以及生命现象的相关研究与新闻报道的盘点,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
#头条创作挑战赛#读书有什么用。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今天我要和你们聊一聊读书的重要性,没错,就是那本书,...
-
夫妻生活,用的润滑油是哪些种,许多女性在第一次做爱时喜欢在上位以掌握动作的控制权。有的则喜欢在下位夫妻生活,用的润滑油是哪些种而将控制权交给他的爱人。找个对你来说最好的姿势。...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