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学习成绩一般的孩子,应该如何预习?

学习成绩一般的孩子,应该如何预习?

时间:2023-12-04 07:57:09 作者:
摘要:一名学习成绩一般的孩子,应该如何预习呢?应该带着这样问题去预习:1.教材上有什么知识点?2.这些知识点具体是怎样的?3.都有什么例题?这些例题能

一名学习成绩一般的孩子,应该如何预习呢?

应该带着这样问题去预习:

1.教材上有什么知识点?

2.这些知识点具体是怎样的?

3.都有什么例题?这些例题能不能看懂,能不能做出来?

4.为什么要学习这个知识点?这个知识点是如何产生的?这个知识点又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5.在实际解决的时候应该遵循怎样的理论指导、方法路径?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了能够解决问题。学知识就是学思想、学方法、找工具。解决问题的过程是秉承思想、借助方法、拿着工具去实操的过程。

想要掌握一个知识,需要从知识的三个维度进行审视——知识的思想性、方法性、工具性。

从思想出发,由思想生发出方法,借由方法,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整合,最终形成知识。已有知识可以充当我们的工具,最终形成的知识,将会成为下一个知识形成过程中的工具。

在预习之前,我们需要从思想性、方法性、工具性这三个维度对即将学的内容进行解构。

第一是思想层面的。

为什么要学习这些知识?因为怎样的现实需求或是理论需求,我们必须学习这个知识?为什么产生了以这样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想法?

第二是方法层面的。

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去审视,我们是如何得出解决某个问题的具体方法的,这个方法的逻辑是什么,目标又是什么,这个方法在逻辑推演过程中的关键节点是什么,推演过程中又借助了怎样的思路?

第三是工具层面的。

在借助方法对问题进行推演的过程中,使用了哪些知识作为解决当下这个问题的工具?最终所得到的这个知识,作为工具能解决哪些问题?这些问题都具有哪些特征?在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秉承怎样的想法才能更好地利用这个工具?

当我们从这三个维度对即将所学习的内容进行审视的时候,问题就会多起来,疑惑必然也会多起来,这个时候要做的,就是把这些问题进行整理,而后带着这些问题去听课。

很多同学不是不想带着问题去听课,而是在预习的过程中不能发现问题。他没有拿着思想性、方法性、工具性这三个维度,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解构。课本上的知识,从形式来看往往是简单的,如果不从思想性、方法性、工具性这三个维度进行审视,就很难从中发现这些简单背后所蕴藏的更深层次的规律。

预习的过程是为知识学习做铺垫的过程,是对简单问题进行深度学习的过程,我们要从以上三个维度,对其进行解构,使其复杂化。复杂化的过程中,我们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去听课,你才能豁然开朗。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