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数字化小微金融十大趋势展望|小微爆发年
国务院披露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个体工商户数量已经突破了1亿户。但小微企业受限于经营规模和资源等原因,数字化能力偏弱。在疫情时代,数字化改造可以帮助企业增效降本,解决内部管理、融资难等问题。产业数字化变革呈现出飞速发展态势,促使小微企业走上“上云”之路,依托数据支撑的一站式金融服务成为趋势。
四、小微征信:打通各部门及平台间数据接口,升级小微信用体系
小微企业融资难,核心难点之一在于缺乏信贷数据。鉴于此,金融机构无法准确地对企业进行画像,导致小微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困难重重,解决小微企业征信问题不能只是通过银行数据。2021年7月,央行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
《通知》提出:“依托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为供应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与地方征信平台、融资服务平台、第三方征信机构合作,运用税务、工商等非信贷信息以及在本银行的交易结算等信息,综合评价中小微企业信用水平,提高信用贷款发放比例。加强与工信、科技、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沟通协作,推动相关数据通过地方征信平台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共享,鼓励建立优质中小微企业信息库,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与中小微企业高效对接”。由此来看,从国务院到央行、银保监会,正逐步全面打通各类互联网平台之间的数据接口,优化升级小微征信与信用体系建设。
五、行业选取:“专精特新+乡村振兴”将成为金融机构发展重点
工信部在2013年发布的《关于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是对专精特新领域的最早扶持性政策文件;从行业划分的视角来看,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要聚焦于工业,结合此前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这类企业主要分布于高端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科技园区之中。
此外,乡村振兴战略已成为金融机构开展农村金融业务的政策指引。在政策利好下,专精特新、乡村振兴、智能制造等科技含量较高企业以及上亿规模的个体工商户,将成为金融机构发展重点。
六、链式金融:运用数字供应链金融技术,破解上下游企业融资难
2021年9月,央行等8部委发布《关于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 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整合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信息,在真实交易背景下,构建供应链中占主导地位的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一体化的金融供给体系和风险评估体系,提供系统性的金融解决方案,以快速响应产业链上企业的结算、融资、财务管理等综合需求,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产业链各方价值”。
供应链金融发展到后期,已经由传统供应链升级至数字供应链金融业态。目前,数字供应链平台的参与主体,主要包括银行、供应链上下游关联企业、金融科技企业以及政府主管部门(工商、税务、海关等),基于线上产业场景而构建产业互联网的智慧供应链生态体系。小微客群已融入供应链金融体系之中,借助金融科技来贯穿核心企业的上下游批量中小微企业群体,解决上下游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的案例不断涌现。
七、经营场景:拓宽B端交易场景不仅局限于融资
我国众多的中小微企业融资难,不能仅简单理解为现金流短缺,折射其背后的是商业模式与核心竞争力问题。鉴于此,2021年以来商业银行深入到小微企业经营场景之中,从帮助实体企业构建产业数字化平台入手,诊断企业经营难题。伴随我国“十四五”规划的颁布实施,各省市在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更强调产品的科技含量,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小微企业群体,给予大量补贴支持。
譬如,专精特新、乡村振兴等领域均是重点投向,此外从代发工资场景入手,也成为商业银行的热衷领域,从而由“单一融资服务”转变为“集合工资、支付、财资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服务方案。展望未来,经营场景不仅局限于融资需求,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开拓ERP、支付结算优化收付款体化等经营决策服务,也是将成为重要的经营场景。
八、农村金融:“下沉市场”增长空间与发展潜力广阔
2021年7月,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意见》明确:“2021年金融精准扶贫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同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平稳过渡,各项政策和制度调整优化。到2025年,金融扶贫成果巩固拓展,脱贫地区和脱贫人口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有关农村金融的数字化改造进程,尽管各省市的推进力度持续加强,但整体来看发展较为缓慢,主要原因在于农村地区金融意识、金融基础设施的薄弱。在互联网技术驱动下,农村金融服务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依赖网点服务的限制和金融知识普及的困难。“十四五”时期,国家将涉农信贷作为重点之一,2022年在政策引导下,为巩固脱贫成果,农村金融将会不断深入,乡镇农村地区下沉市场,在数字化改造下的增长潜力广阔。
九、远程银行:打破时空限制,提升金融普惠能力
与近两年兴起的互联网银行、民营银行、直销银行等模式不同,客服中心与远程银行讲求线上平台与线下网点联动的O2O模式,并非完全依赖纯线上模式。对于“小B大C”属性的小微金融业务而言,离不开线下实地走访,但在线上线下融合方面的举措也在不断创新。
借助人工智能、区块链、生物识别等技术,银行业将实现智能升级,进而打造线上与线下融合的O2O信贷新范式,提升普惠小微金融的经营效率。远程银行的经营重点在于以数据为核心,通过智能技术,开展存量客户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与提升用户粘性。不同于互联网银行,远程银行的职能不涉及新增客户群体,因此主要服务于小微企业续贷、循环贷款客群。
身处“数据为王”的崭新时代,银行线下“面对面”服务并未消失,而是力求打破时空限制,进一步加速线上线下的融合,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能力。目前,关于远程银行技术规范还在推进中,未来随着相关技术规范的制定,借助于5G、人脸识别等技术创新的远程银行服务,将会进一步得到完善。
十、智能风控:注小微信贷风控,数据解锁精准画像
无论是现在提的智能风控,还是以前的大数据风控,数据都是基础。过去的传统风控依赖于历史的经验、数据对风险进行评估,因果关系较强。智能风控则是渗入于场景、业务进行实时风控,不仅依赖过去的数据,正在发生的事件产生的数据也涵盖其中。
回顾2021年,从小微企业融资的服务主体来看,担保与保险机构是重要的增信主体。据统计,安徽、江苏、广东等省份的担保机构位列TOP 3,一二线城市的增信体系更为健全,各地均在探索更为高效便捷的智能风控多元合作模式。
专注于小微企业群体的金融机构,每天面对大量的小额贷款业务审查工作。因此,如何在短时间内完成授信,对用户进行准确评估,智能风控是必选项。2022年,科技公司助力小微金融,将通过智能科技与风控场景的结合,形成针对小微风控强需求及痛点的产品,进而提升风控效率。此外,云端信贷服务潜藏一定的欺许风验,借助机器学习与各行业小微企业用户画像不断优化,对企业进行精准画像持续升级风控模型仍是关键。
End.
相关阅读
-
1898年某冬日清晨,船只随着河道行至杭州的北面,随即拐了个弯,一个名为石门湾的小镇便出现在眼前。船夫把船靠在坞口,收好小桨,打了个长长的哈欠,紧了紧领口,两手拢好...
-
全球最具创新力的公司排行,苹果排名第17,第一名让人意想不到
全球最具创新力的公司排行,苹果排名第17,第一名让人意想不到,...
-
2021年10月11日至15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在云南昆明举行。根据《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数据...
-
肠道菌群具有24 h昼夜节律并与宿主生物钟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
-
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就业前景生物科学专业,该专业包括了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两个专业方向,这些专业学科主要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科学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
1898年某冬日清晨,船只随着河道行至杭州的北面,随即拐了个弯,一个名为石门湾的小镇便出现在眼前。船夫把船靠在坞口,收好小桨,打了个长长的哈欠,紧了紧领口,两手拢好...
-
生物科学(又称生命科学)专业包括了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两个专业方向,这些专业学科主要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科学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新发展格局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基础,要求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
每年都有很多人选择报考金融管理专业,那么,对于女生来说,学习金融管理合适吗?下面朽整理了一些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
-
2021年10月11日至15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在云南昆明举行。根据《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数据...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