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宋书三:知识付费,分享8个理论要点

宋书三:知识付费,分享8个理论要点

时间:2023-12-17 12:54:23 作者:
摘要:把学习当成一个投资项目,拿出收入的十分之一,投入到能提升自己认知的课程中去。比如,为了实现“帮助80%的用户10倍赚回学费”这个目标,我们发起的管道收入星球

首先,恭喜您,看到这个标题,点了进来。

这说明,您是有“知识付费”意识的人。仅这一点认知,就足以碾压绝大多数习惯白嫖知识的白嫖党。

比如,白嫖党会请设计师朋友帮他免费做个logo,请律师朋友帮他免费答个疑,请开饭店的朋友请他吃个饭。慢慢的,就没有朋友了......

想“10倍赚回学费”,说明您从心底认可知识就是财富,也会评估学习的投入和产出,是一个能独立思考的理性人。

恭喜之余,也想跟您探讨,最近这两年,疫情防控常态化,很多人都想转型,各种报课学习,但也随之也出现了大批的“学习难民”:

不知道该学什么,盲目跟风学习;

一时冲动就买课(囤课),根本没时间学习;

自欺欺人,买了课,就觉得已经是成功的一半,甚至作为对别人炫耀的资本;

学了知识,不去用,导致没拿到结果,不但浪费了学费,还浪费了时间;

明明已经负债累累,借钱、分期付款也要学习,弄得自己心理压力很大,效率很差;

最可怕的是,学错了知识,却果断行动了,结果越是行动,越是心累......

请对号入座,以上这些“坑”,您踩了多少?

说实话,我踩过不少坑,但拿到了更多结果,总结了一套“10倍赚回学费”的方法论,今天把这些真金白银砸出来的经验,挑出以下8个要点,分享给您。

01

知识付费是投资,就要考虑投产比

有句话说得好:你永远赚不到认知之外的钱。

想获取更多财富,就要提升认知。想提升认知,主动花钱上课,或者被动赔钱上当,都是不错的方法。

把学习当成一个投资项目,拿出收入的十分之一,投入到能提升自己认知的课程中去。并且确保风险可控,计算好投入产出比。

比如,花一万学习,如果能赚回两万,那就是个很好的投资项目。

对于为学习投资,尤其是报名商业类课程,我的预期收益是这样的:

好好听讲,赚回学费是最低目标;

积极行动,10倍赚回学费,才算及格;

结合自己的实践,对所学知识内化、优化,再对外输出,并且最好是梳理为自己的付费课程,才算优秀。

学习几乎可以说是稳赚不赔的投资,你想要投入多少,想实现怎样的收益率呢?

02

选课路漫漫,选老师很简单

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这种尴尬情况:买了课,开始学习了,才发现课程内容并不适合自己。

继续学吧,没动力;退货吧,虚拟产品大都不支持退费。左右为难,各种尴尬。

关于选课,我有一套实用的方法,那就是不要选课,而是选老师。

一旦开始选课,本就是门外汉的学员,还要花费更多时间去比较课程质量。

再说了,课程宣传套路多,往往包裹着糖衣诱惑你,让我们难以看清它的真面目,谈何比较?

而选择老师就简单多了。

看授课老师有没有系统理论,实战经验是否丰富,高中低端课程是如何设置的。看老师背后运营团队的交付内容。

如果这些信息不好获取,那就去咨询这位老师之前的付费学员,看看真实口碑如何。

特别提醒,不同阶段的学习者,要选择不同段位的老师。

比如,刚入行的小白,最好选择一位能指导自己实操的导师,方便即时答疑解惑,以免走偏。

做出一定成绩后,可以选择跟随大咖。大咖往往没时间手把手指导你。但是,近距离感受大咖的智慧,在高能圈子里链接人脉,可以帮你快速破圈,势能加倍。

当然,大咖显然更贵。但,并非贵的就是好的,能满足你当下需求的,才是好的。

我去年上半年转型线上,选择付费10W+跟李鲆老师系统学习,不止是因为他是百万畅销书作家和百万粉丝大V,而是充分分析了自己的真实需求后,做出的决策。

那时,我虽然刚从传统实体行业转型线上,但并非小白。因为我大学时就已经参与500强公司的微营销活动策划了,近些年也一直在关注互联网的发展。

所以,我不需要有人手把手带我,而是需要有大咖站台,迅速破圈。

据我分析,李鲆老师除了名气很大、名声很好,本身也有成熟的理论体系(出过微信营销、文案的书)和实战经验(自己操盘,也培训了几万学员)。

如果我把十几万学费分散投在不同老师身上,可能只能荡起几波小水花。但都付费给了李鲆老师,就幸运地成为了老师的大弟子。

付费知识应该怎么做_知识应该付费吗_付费知识应该怎么学

跟随李鲆老师系统学习各类课程,和线下一对一答疑,我的成长速度开了挂,收益也早已不止10倍。

你,选对老师了吗?

03

一次只学一门课,先拿到结果再说

古人讲过“少则得,多则惑”,诚不欺我。

这两年,“学习难民”们大都报了很多课。而且他们很多时候都是同时在学很多课,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反倒加重了焦虑。

人的精力都有限。精力花在哪,结果就出在哪儿。每个人当下的处境,大都是因为3-5年之前的选择,以及这期间的努力造成的。

所以,我们现在选择学什么,学习质量怎么样,会决定3-5年以后的处境。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人生同理。

那么,有了第1条的投资意识,再用上第2条的选老师技能,先用心学一门课,狠狠实践,拿到结果(赚回学费是最低目标)后,再学下一门。

一口气吃不成胖子,一两天也瘦不下来。千万不要高估自己的学习能力,不要贪多,不然往往事倍功半。

我有段时间就吃过这个亏,同时报名学习了视频号课程、文案课、阅读变现课等,看起来很努力,实则一门课也没学完。

老师们讲得都很好,但我都只是匆匆忙忙,蜻蜓点水,浪费了大把时间和金钱。

你最近报了哪些课,拿到结果了嘛?

04

学习有风险,报课需谨慎

学习并非百利而无一害。花了冤枉钱,或者浪费了时间,这都是可能会遇到的风险,都要做好规避措施。

比如,很多人都会跟随名师学习。名人效应嘛,可以理解。但是,如果遇到懒于交付的团队,只是丢个“名师”的课程给您,他们省事,您就麻烦了。

对于自学,如果能有十分之一的人打卡完成课程,都算奇迹了。毕竟,学习的回报周期长,并不能立竿见影,远不如刷剧、玩游戏来得过瘾。

当然,从本质来看,知识付费最大的风险,还是学错了知识。在学错知识面前,浪费钱和时间,都是小问题。

我直接举个真实案例,帮你理解如何通过课程交付内容,放弃“错的知识”,辨别“对的知识”吧。

比如说“定位”这个知识点,有大咖就提倡:定位一旦确定,一定要垂直深耕,聚焦一个业务,不要轻易换定位,不要多元化。

大咖真敢说,小白就真信了。明明自己选择深耕的领域已经是一片红海,还非得死守。没有稳定的现金流,没有可持续的利润,最终被定位活活“咒死”。

像定位这个知识点,看似一学就会,实际上一用就废。它背后需要一套系统的商业模式支撑,绝非“大咖”掐指咨询就能帮你敲定。

商业模式至少包含了定位、盈利模式、业务系统、关键资源能力、现金流结构、企业(个体)价值等。

但很多给人做定位的老师,并不懂这一系列知识点,知识底蕴不足,就敢凭着一腔热血去误人子弟。

在看到很多人死守着不能持续盈利的定位,始终不肯(不敢)放弃后,我很心痛,想为这群被知识诅咒的人做点事情。

比如,去年有段时间刷朋友圈,各种“日入10万”“日入百万”“日入千万”,让我震惊。

我现实中认识的真正有钱人,大多数都要藏富,少有公开呼喊自己“日入*万”的。

也很好奇,日入10万,是每天有10万收入,还是偶尔有1天的收入突破了10万?

然后我研究了一下他们的商业模式(职业习惯),发现很多“日入10万”并不是真的收到了10万块钱,而只是收个保证金,在服务期限内补齐尾款即可,不满意随时可以退款。

这种交付,对学员而言,看似是无风险,毕竟学费随时可退。但对老师而言,没法保证现金流和利润。毕竟,谁也不知道哪个学员会不会明天就退款。

不过,既然老师都过得不舒心,那学生也很难有出息。更有甚者,喊了半年“日入10万”,年底一算,债务翻番。(这是私下沟通的真实案例)

但是,大饼已经画好,那就只能硬啃:

持续在朋友圈宣传“日入10万”,引人上钩;

然后通过群发售,饥饿营销,制造焦虑;

再给予无风险承诺,象征性收个几百几千保证金,假装收到了全款,对外就是日入10万啦。

很多借款、分期也要学习的人,本身生活压力就很大,一看可以“日入10万”,各种眼馋。想着最后一搏,彻底翻身,结果还是赚不到钱,于是怀疑自己是不是不够聚焦,不够努力。

但其实,赚不到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入错了行:一头扎进了一个门槛极低、上限也很低的红海市场。

门槛低表现为,小学毕业就可以参与;上限低表现为,那个领域,年利润超过百万的,凤毛麟角,万里难挑一。

这个“百万”,是实实在在的利润,不包含只收到一点定金但对外谎称实际营收,也不包含随时可退的学费。

因为既然承诺了学费随时可退,就大概相当于客户在实体店办了张卡,往卡里充值的钱。这个钱是花不得的。

算了,还是去好好学习下财务知识吧,不要再被“日入10万”的故事忽悠了。要做能独立思考的理性人,而不是脑子一热就付费的蠢蛋。

综上所述,针对定位不赚钱、定位不敢换的痛点,我们提出了“双IP理论”:

垂直深耕主业领域,打造主IP,保障基本生存。

横向布局管道收入,打造副IP,实现财务自由。

靠这套“双IP理论”,我实现了初级财务自由,即使不工作每天也能有5位数的管道收入(平均而言,非利润,税前),也有一些伙伴陆续实现了每天管道收入3—6位数。

付费知识应该怎么学_知识应该付费吗_付费知识应该怎么做

我们希望把这套方法分享给更多人,一起布局管道收入,一起助力共同富裕。

所以,我们围绕“双IP计划”,开发了一系列知识付费课程,不割任何人的韭菜,实实在在帮付费用户多赚点钱,尤其是一份时间赚多份钱的管道收入。

比如,为了实现“帮助80%的用户10倍赚回学费”这个目标,我们发起的管道收入星球,采用“1+1+N”的运营模式:

1个知识星球,沉浸式学习;

1个微信大群,通知重要信息,不追求热闹;

N个微信小群,分不同主题/项目,陪你实操拿结果。

知识应该付费吗_付费知识应该怎么学_付费知识应该怎么做

付费知识应该怎么做_知识应该付费吗_付费知识应该怎么学

05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自己实践一遍

说实话,28定律,在知识付费圈也大概率存在。

9.9的引流课,100人报课,能有20人认真打卡学习完课程,就是烧高香了。20人中,能有4个人真去实践,并拿到结果,就是祖坟冒青烟了。

知识付费,不要自欺欺人。不要为了面子而报课,不要假装很忙,而谎称没时间学习。本质上,还是不重视,也不懂学习的重要价值和底层逻辑。

就像我们刚启动的管道收入星球,不到一个月,就已经陆续有人10倍赚回学费,但也有人交了钱就消失了。

付费后就消失,也不冒泡,也不退费,难道只是“交钱交个朋友”?

血泪经验:别报太多课,别想太多,摁住一门课,狠狠实践吧。幸运女神会站在更积极主动的人那边。

06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