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科普进校园 │“国之重器·桥梁工程”科普知识进校园活动走进安顺一中

科普进校园 │“国之重器·桥梁工程”科普知识进校园活动走进安顺一中

时间:2023-12-27 00:53:00 作者:
摘要:“国之重器·桥梁工程”科普知识进校园活动走进安顺一中

桥的科学知识_科学课桥的教案_科学桥教案

桥的科学知识_科学课桥的教案_科学桥教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普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宣传贵州交通基础设施特别是桥梁建设所取得的恢宏成就,宣传桥梁大国工匠精神,4月13日,由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教育局、团市委联合开展的“国之重器·桥梁工程”科普知识进校园活动走进安顺一中。

科学桥教案_科学课桥的教案_桥的科学知识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高级桥梁设计师、正高级工程师余军思以《走进桥梁、认识桥梁》为题开展讲座,围绕“走进桥梁?”“桥见贵州!”“桥梁创新”“探索桥梁”等几个方面,介绍贵州桥梁近年来取得的建设成就。

科学桥教案_科学课桥的教案_桥的科学知识

“世界桥梁看中国、中国桥梁看贵州”。据了解,世界最高的100座桥梁中,有49座来自贵州。贵州作为全国唯一一个没有平原的省份,数代桥梁建设者历经30余年艰辛打造了“高速平原”,铸就了“贵州桥梁精神”。目前已建成近3万座桥梁,几乎囊括了当今世界全部桥型,在桥梁建设史上创造了若干个中国之最、亚洲之最、世界之最。贵州桥梁工程科技曾多次荣获“古斯塔夫,林德撒尔奖”“菲迪克全球工程项目杰出奖”“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等行业殊荣,所以贵州亦被称为“世界桥梁博物馆”。

桥的科学知识_科学桥教案_科学课桥的教案

桥的科学知识_科学课桥的教案_科学桥教案

余军思工程师运用视频、图片等让学生直观感受贵州桥梁的建设成就,详细介绍贵州桥梁伴随着国家和贵州经济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历史,科普了桥梁的本质和四种基本结构形式,利用历史、政治、物理、化学等多学科知识开展讲座并与同学们亲切互动,分享了研究中外桥梁历史、迎接挑战、进行桥梁创新并取得丰硕成就的研究历程。鼓励同学们学好各门功课,为以后从事工作和研究打下基础。希望同学们要勤于思考,敢于挑战,成为对国家建设有用的人;要多读书,多学习,成为顶端的枝条,眺望更远的风景;要立足贵州,放眼世界,心系祖国!

科学桥教案_科学课桥的教案_桥的科学知识

活动中还充分利用世界首座山区峡谷千米级跨径桥梁——坝陵河大桥以及省内唯一以桥梁为主题的科技馆——坝陵河贵州桥梁科技馆的优势资源开展桥梁科普教育。坝陵河大桥作为国内少有的可进入桥体内部开展旅游观光的超级工程大桥,是世界首座山区跨峡谷千米级跨径桥梁,建成时是国内第一、世界第六的钢桁梁悬索桥,曾荣获中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最高荣誉奖——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奖)。

科学课桥的教案_科学桥教案_桥的科学知识

科学课桥的教案_科学桥教案_桥的科学知识

本次活动的开展,让同学们进一步感悟过去五年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所取得巨大成就,激发了广大学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增强了科学兴趣、创新意识,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夯实了人才基础。

“今天的讲座是关于桥梁工程,余老师说了很多贵州桥梁的建设,我学到了很多桥梁知识,也感受到了贵州桥梁建设的高超技术。贵州的桥梁建设大大地促进了贵州的经济发展,作为贵州的一分子,我在今后也会更加努力学习,不断增长自己的才干,为以后贵州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高二(14)班杨雨蝶同学说。

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陈天一主持讲座并讲话,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观惠,共青团安顺市委副书记彭慷,坝陵河贵州桥梁科技馆馆长赵雄,安顺一中党委书记、校长杨启肥,学校高一、高二年级部分班级师生近300人聆听了讲座。

供稿|科教科

图片|张德俊

审 稿|王晓霞

编 辑 | 宣传办

科学课桥的教案_桥的科学知识_科学桥教案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