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非遗竹编 编织乡村振兴好风景

非遗竹编 编织乡村振兴好风景

时间:2023-12-30 14:55:12 作者:
摘要:崇州依托国家级非遗 道明竹编发展产业 让竹编成为吸引年轻人归乡、 帮助村里人致富、 改变农村面貌的新生活“钥匙” 游客在竹艺村观赏竹编工艺品。 新华社记者 王曦

崇州依托国家级非遗

道明竹编发展产业

让竹编成为吸引年轻人归乡、

帮助村里人致富、

改变农村面貌的新生活“钥匙”

奇奇里村_村里奇闻_奇里村长和魔鬼的寓意

游客在竹艺村观赏竹编工艺品。 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近期,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竹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指出到2025年,全国竹产业总产值突破7000亿元,基本建成现代竹产业体系。而我国12种以竹编申报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四川占4种。

奇奇里村_村里奇闻_奇里村长和魔鬼的寓意

图为位于竹艺村的竹编博物馆展示区

以竹编为特色打造的竹艺村,成为吸引中外游客的“金字招牌”。2017年,在这座距离成都市中心50多公里的小村,形似“∞”的创意建筑“竹里”落成,引起广泛关注。

村里奇闻_奇奇里村_奇里村长和魔鬼的寓意

奇里村长和魔鬼的寓意_村里奇闻_奇奇里村

走进竹艺村,道明竹编崇州市级非遗传承人肖瑶的“红梅竹编”非遗体验馆显得格外醒目。不大的店里,每逢周末,肖瑶要接待近百人到店里体验竹编。

奇奇里村_村里奇闻_奇里村长和魔鬼的寓意

肖瑶在指导小朋友体验竹编。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出生于“竹编世家”的肖瑶,从小对竹编工艺耳濡目染。为了道明竹编这一传统技艺的传承“后继有人”,2019年她辞掉护士工作,选择回到村里。店里货架上琳琅满目的竹编工艺品大多经过她的设计改良,更有一种简约美,符合现在年轻人审美,销售也特别好。“我们这儿的人从小就学习竹编,这是深入我们骨子里的东西。”肖瑶说。

奇里村长和魔鬼的寓意_村里奇闻_奇奇里村

和肖瑶一样被竹编吸引回家的年轻人还有不少。在由村民院落改建的筠盛小院中,道明竹艺公司员工周思敏和院子主人乐冬雪一起搭档,为游客提供研学和竹编产品销售服务。“过去村民编一个花篮只能挣8毛钱,年轻人都离开了家乡,留守在家的中老年人,也往往只能靠竹编赚些零用钱顺带照顾家庭。”周思敏说。

奇里村长和魔鬼的寓意_村里奇闻_奇奇里村

“道明竹艺公司与村民合作建设竹艺小院,在改善村民居住环境的同时,也让村民可以参与到竹编的教学和销售中。”周思敏说,现在通过与中央美术学院的合作,公司开发了竹编教学材料包让小朋友们能够快速了解竹编,来村里体验竹编的游客络绎不绝。

村里奇闻_奇里村长和魔鬼的寓意_奇奇里村

“我们还将竹编运用到酒店、民宿、餐厅的装修中,现在北京、成都等地也能见到道明竹编的装置品。”周思敏说,“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回到村里,帮公司跑业务呢!”

奇奇里村_村里奇闻_奇里村长和魔鬼的寓意

近年来,当地以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为主体,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组织带动作用,盘活资源性土地资产4536.9亩,经营性土地资产19.63亩,通过探索平台经营型、资本合作型、资产经营型3种运营模式,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87.4万元。负责规划运营竹艺村的崇州文旅集团运营负责人介绍,通过专业化运营,带动了更多村民加入乡村振兴的队伍中。

村里奇闻_奇奇里村_奇里村长和魔鬼的寓意

上图:任刚正在装修改造的房屋

下图:任刚家已改造成民宿

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任刚是土生土长的竹艺村人,3个月前,记者见到任刚时他还在刷房屋防水层。今年45岁的他常年在外务工,见村里游客越来越多,人气越来越旺,便开始改造起自己和兄弟家300多平方米的平房,装修成民宿。如今,再来到任刚家里,之前的毛坯房已经焕然一新,5间房已经完成装修开始营业,还有4间正在加紧装修。“在外面打工不如在家门口挣钱,我有信心今后的日子能越过越好。”他说。

图:部分来自市融媒体中心素材库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