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世间生物 > 逝去的不该忘记:2021年被宣布灭绝的物种整理

逝去的不该忘记:2021年被宣布灭绝的物种整理

时间:2024-01-03 17:54:04 作者:
摘要:注:该文内容主要引用自相关文献(详见文末资料来源),仅作信息分享使用,并不完全代表WWF方观点。物种的灭绝不是只发生一次,被遗忘的物种还会经历第二次灭绝。

每天物种灭绝的速度_每天有多少种生物灭绝_所有灭绝生物都给我看一遍

所有灭绝生物都给我看一遍_每天物种灭绝的速度_每天有多少种生物灭绝

注:该文内容主要引用自相关文献(详见文末资料来源),仅作信息分享使用,并不完全代表WWF方观点。

物种灭绝不是只发生一次,被遗忘的物种还会经历第二次灭绝。

这是前段时间发表在期刊《生态学与进化趋势》(Tren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上一份研究[1]的观点,认为当前的全球生物多样性危机不仅涉及生物学意义上的灭绝。

如果一个物种从我们的集体记忆和文化认知中消失,它就会以不同的方式灭绝,被称为"物种的社会性灭绝(societal extinction of species)"。

所有灭绝生物都给我看一遍_每天有多少种生物灭绝_每天物种灭绝的速度

金蟾蜍 (Incilius periglenes),最后一次可靠记录是在1989年

© Charles H. Smith / U.S.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

这种社会性灭绝的影响不容小觑,可能会直接影响保护和管理政策,包括我们对周围环境和人为干扰程度的判断,甚至会减少社会对保护工作的支持,并导致文化遗产的损失。

以药用植物为例,由于更现代的替代品越来越多地取代了传统草药,在此过程中人们逐渐失去了传统知识。

每天物种灭绝的速度_所有灭绝生物都给我看一遍_每天有多少种生物灭绝

太平洋紫杉 (Taxus brevifolia)

© kkuzmawells / iNaturalist

去年,科学家和保育组织宣布了许多物种或已灭绝的消息,包括十几种鸟类、兰科植物、两栖爬行动物等。

以下是一些从科研论文、IUCN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以及媒体报道中整理的2021年宣布灭绝/区域性灭绝的物种[2]。

注:文中所提及物种的中文名称并不完全都是官方定名,请以拉丁学名为准。

象牙喙啄木鸟(Campephilus principalis)等共计23个物种

去年九月二十九日,美国鱼类及野生动植物管理局发布声明[3],提出将23个物种从该国《濒危物种法案》(ESA)中删除。因为在进行最佳科学的严格审查后,确定这些物种已灭绝,因此不再需要列入法案中。

23个物种包括鸟类、蚌类、鱼类等,大多数已经几十年没见过了,过去主要面临栖息地破坏、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等威胁。

具体的物种名单如下:

黑胸虫森莺(Vermivora bachmanii)

1988年后再没有可靠记录

所有灭绝生物都给我看一遍_每天物种灭绝的速度_每天有多少种生物灭绝

黑胸虫森莺的最后记录影像之一

© Jerry A. Payne, USDA Agricultural Research Service, Bugwood.org

马里亚纳绣眼鸟(Zosterops conspicillatus)

1983年后再没有可靠记录

Flat pigtoe mussel(Pleurobema marshalli)

一种淡水蚌类,1984年后再没有可靠记录

舵瘤前嵴蚌(Epioblasma torulosa gubernaculum)

1982年后再没有可靠记录

象牙喙啄木鸟(Campephilus principalis)

1944年后再没有可靠记录

考艾岛管鸹(Akialoa stejnegeri)

1969年再没有可靠记录

每天有多少种生物灭绝_所有灭绝生物都给我看一遍_每天物种灭绝的速度

在夏威夷毕夏普家族博物馆内拍摄到的考艾岛管鸹标本

© Hiart / Wkimedia Commons

考艾短镰嘴雀(Hemignathus hanapepe)

1899年后再没有可靠记录

奥亚吸蜜鸟(Moho braccatus)

1987年后再没有可靠记录

每天有多少种生物灭绝_每天物种灭绝的速度_所有灭绝生物都给我看一遍

在夏威夷毕夏普家族博物馆内拍摄到的奥亚吸蜜鸟标本

© Hiart / Wkimedia Commons

夏威夷暗鸫(Myadestes myadestinus)

1987年后再没有可靠记录

关岛狐蝠(Pteropus tokudae)

1968年后再没有可靠记录

Maui ākepa(Loxops ochraceus)

一种夏威夷特有的管舌雀,1988年后再没有可靠记录

Maui nukupuʻu(Hemignathus affinis)

一种夏威夷特有的管舌雀,1996年后再没有可靠记录

雀莫岛管舌雀(Paroreomyza flammea)

1963年后再没有可靠记录

Phyllostegia glabra var. lanaiensis

1914年后再没有可靠记录

毛岛蜜雀(Melamprosops phaeosoma)

1914年后再没有可靠记录

所有灭绝生物都给我看一遍_每天物种灭绝的速度_每天有多少种生物灭绝

毛岛蜜雀

© Paul E. Baker/USFWS (U.S.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

乔氏食蚊鱼(Gambusia george)

1983年后再没有可靠记录

特氏石鮰(Noturus trautmani)

1957年后再没有可靠记录

Southern acornshell mussel

(Epioblasma othcaloogensis)

一种淡水蚌类,1973年后再没有可靠记录

Stirrupshell mussel(Theliderma stapes)

一种淡水蚌类,1986年后再没有可靠记录

瘤前嵴蚌(Epioblasma torulosa torulosa)

1969年后再没有可靠记录

膨大前嵴蚌(Epioblasma turgidula)

1972年后再没有可靠记录

每天物种灭绝的速度_所有灭绝生物都给我看一遍_每天有多少种生物灭绝

膨大前嵴蚌样本

© De Lazace, H.- Duthiers / Wkimedia Commons

Upland combshell mussel

(Epioblasma metastriata)

一种淡水蚌类,最后一次可靠记录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之间

闪光前嵴蚌(Epioblasma florentina florentina)

最后一次可靠记录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希拉蕊镖鲈(Etheostoma sellare)

这种长仅3英寸的鱼,自1988年以来就再没有可靠记录。虽然人们仍希望找到任何证据来证明它存在,但和上述23个物种一样,美国鱼类及野生动植物管理局已提出将宣布灭绝[4]。

所有灭绝生物都给我看一遍_每天物种灭绝的速度_每天有多少种生物灭绝

希拉蕊镖鲈绘图

© Maryland Darter / Dr. John Neely / Wikimedia Commons

"挪威狼"(Norwegian wolf)

五十多年前,由于过度狩猎和农业开垦,挪威和瑞典这两国境内的狼完全消失了,之后芬兰的种群重新在这里定居。

过去它们被视为同一个物种,但据去年发表的研究[5]发现,挪威和瑞典的狼与芬兰的相比,基因差异足以划分为单独的物种。

瓜达卢佩群岛至少一半的蛇类与蜥蜴类

去年发表的研究[6],通过对瓜达卢佩群岛的化石与考古档案进行整理与分析,指出该群岛在1492年被欧洲殖民后,50~70%的蛇类和蜥蜴类都灭绝了。主要原因疑似猫和老鼠等外来物种入侵,以及对当地景观的大量改变。

相比之下,早期的原著居民与这些物种共存了数千年,可能反映了人类活动对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被严重低估。

澳大利亚的12种哺乳动物与1种爬行动物

据媒体报道[7],去年三月,澳大利亚政府正式承认曾分布于该国的13种特有物种已灭绝,包括12个哺乳动物物种和自欧洲殖民以来已知灭绝的首个爬行动物物种。

其中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物种的灭绝都发生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间,比如Nullarbor dwarf bettong (Bettongia pusilla)、沙漠鼠袋鼠 (Bettongia anhydra)、Capricorn rabbit rat (Conilurus capricornensis)、Broad-cheeked hopping mouse (Notomys robustus)......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名单中包括了在过去十年中灭绝的两个物种,它们都是生活在圣诞岛的特有物种 —— 圣诞岛伏翼蝙(Pipistrellus murrayi)和圣诞岛森林石龙子(Emoia nativitatis)。

所有灭绝生物都给我看一遍_每天有多少种生物灭绝_每天物种灭绝的速度

圣诞岛伏翼蝙

© Lindy Lumsden

每天物种灭绝的速度_所有灭绝生物都给我看一遍_每天有多少种生物灭绝

圣诞岛森林石龙子

© Hal Cogger

孵溪蟾(Rheobatrachus vitellinus)

人们曾于1984年在澳大利亚雨林中首次观察到孵溪蟾,但之后就再也没有可靠记录。而且该物种的栖息范围十分局限,尽管尚未正式宣布灭绝,但情况看起来并不乐观。

去年科研团队进行了最后一次搜索[8],仍然没有发现孵溪蟾。另一方面,他们在同一栖息地观察到了另外三种濒临灭绝的蛙类,意味着它们将有机会受到足够保护。

所有灭绝生物都给我看一遍_每天物种灭绝的速度_每天有多少种生物灭绝

孵溪蟾

© Hal Cogger

Epactoides giganteus

去年,科研人员根据十九世纪在留尼汪岛或马达加斯加收集的标本进行研究[9],新发现了这个蜣螂物种。

但遗憾的是,除该标本外就再没有这个物种的确切记录。

Gongylomorphus borbonicus

也是分布在留尼汪岛的一种石龙子物种,自1839年以来就再没有确切记录,时间刚好就是人们意外将捕食石龙子的白枕链蛇 (Lycodon capucinus)引入该岛后不久,被认为是导致灭绝发生的关键因素。

去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正式宣布其灭绝[10]。

爪哇扁魟(Urolophus javanicus)

仅在1862年,人们曾观察到爪哇扁魟一次,之后再没有确切记录。

作为去年发表的研究[11]成果的一部分(即超过三分之一的鲨鱼鳐鱼物种正处于生存危机),科研团队将爪哇扁魟归类为因过度捕捞而“极度濒危(可能灭绝)”。

每天物种灭绝的速度_所有灭绝生物都给我看一遍_每天有多少种生物灭绝

爪哇扁魟参考图

© FAO

加利福尼亚甜灰蝶(Glaucopsyche xerces)

或称加里福尼亚戈灰蝶,被认为是美国本土首个因城市发展而灭绝的蝴蝶物种,最后一次可靠记录是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

去年科研人员对剩存标本进行基因分析[12],最终得出结论,认可加利福尼亚甜灰蝶属于独立物种,并非是另一种蝴蝶的亚种群,这使得我们对这种蝴蝶的灭绝更加惋惜。

每天物种灭绝的速度_所有灭绝生物都给我看一遍_每天有多少种生物灭绝

菲尔德自然史博物馆中的加利福尼亚甜灰蝶标本

© Brianwray26/ Wikimedia Commons

卡罗来纳州长尾小鹦鹉(Conuropsis carolinensis)

由于过去人们为获得羽毛、保护农作物等目的大量捕杀,导致这种鸟于1939年后就完全消失踪影。

但据去年发布的新研究[13]表明,卡罗来纳州长尾小鹦鹉实际上经历了前后两次灭绝,分别是其西部亚种在1914年左右消失,东部亚种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期消失。

考虑到卡罗来纳州长尾小鹦鹉在过去分布较广泛,因此深入了解这种鸟的灭绝情况,对于规划其他濒危物种的保育工作至关重要。

每天有多少种生物灭绝_所有灭绝生物都给我看一遍_每天物种灭绝的速度

菲尔德自然史博物馆中的卡罗来纳州长尾小鹦鹉标本

© James St. John / Wikimedia Commons

捷克共和国境内分布的四种兰科植物

去年一月发布的研究[14],将分布在捷克共和国的四种兰科植物评估为已灭绝,分别为:Dactylorhiza curvifolia、Gymnadenia odoratissima、Anacamptis coriophora和角盘兰(Herminium monorchis)。其中一些物种还在其他国家境内有分布。

过度农业开垦、牲畜放牧和环境污染是这些植物在该国境内消失的主要原因,其他存余的野生兰科植物似乎也并不乐观。

所有灭绝生物都给我看一遍_每天物种灭绝的速度_每天有多少种生物灭绝

在荷兰拍摄到的盘角兰

© TOV Muusse / iNaturalist

Du Toit's torrent frog(Arthroleptides dutoiti)

最后一次观察到该物种,是在1962年的肯尼亚埃尔贡山。近些年,它们的栖息地遭过度伐木和农业开垦而被严重破坏,即使是较密集的监测工作都无法找到该物种仍然存在的证据。

去年发表的一篇论文[15]得出结论,该物种很可能已经灭绝了。

每天物种灭绝的速度_所有灭绝生物都给我看一遍_每天有多少种生物灭绝

Du Toit's torrent frog标本

© Breda Zimkus/Museum of Comparative Zoology, Harvard University

Arachis rigonii

自1959年以来,就再也没有这种南美豆科植物的确切野外记录了。去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正式宣布其在野外灭绝[16]。

每天物种灭绝的速度_每天有多少种生物灭绝_所有灭绝生物都给我看一遍

Arachis rigonii

© Guillermo Seijo, IBONE, VMABCC-Bioversity, 2009

罗德里格斯日行守宫(Phelsuma edwardnewtoni)

属于罗德里格斯岛的特有种,人们已经有一百多年来未见过这种爬行动物了。导致其灭绝的主要因素包括入侵性鼠类、被引入岛上控制鼠的猫、过度砍伐森林等。

去年,IUCN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正式宣布其灭绝[17]。

所有灭绝生物都给我看一遍_每天物种灭绝的速度_每天有多少种生物灭绝

罗德里格斯日行守宫绘图

© R. Mintern / Wikimedia Commons

Bois Julien (Dombeya rodriguesiana)

同样也是分布在毛里求斯的一个树种,据IUCN消息称,目前仍余存一株野生标本在私人地产内,但并没有发现产生可独立存活的胚胎结果。

因此在去年,IUCN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正式宣布其在野外灭绝[18]。

Myoporum rimatarense

这种玄参科植物,属于里马塔拉岛的特有植物。过去仅采集过一次标本,IUCN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在去年正式宣布其灭绝[19]。

Bourreria veracruzana

自1984年以来,再没有这个分布于墨西哥的树种的可靠记录了。去年,IUCN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正式宣布其灭绝[20]。

Tetramolopium lepidotum ssp. arbusculum

这种生长在夏威夷的菊科植物,上一次观测记录是在1842年,主要面临外来动植物物种入侵、栖息地严重减少的威胁。

去年,IUCN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正式宣布其灭绝[21]。

Boesenbergia albolutea

Boesenbergia rubrolutea

自十九世纪以来,这两种植物就再没有确切记录了。去年发布的一份研究[22],建议将它们分别评估为“在野外灭绝”。但目前IUCN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仅将B. albolutea评估为"数据缺乏(DD)",B. rubrolutea则还未收录。

圣赫勒拿赤蜻(Sympetrum dilatatum)

这种蜻蜓最后一次确切记录是在1963年,当时采集到了一只雌性。之后该物种于1986年被评估为灭绝,在2011年被IUCN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调整为“数据缺乏(DD)”,然后又在2019年被评估为“极度濒危(可能灭绝)”。

去年,IUCN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再次重新评估了它,正式宣布其灭绝[23]。导致灭绝的主因被认为是外来的蛙类物种入侵。

Licaria mexicana

据IUCN消息[24]称,这种生长在墨西哥伊达尔戈和韦拉克鲁斯的常绿树树种,最后一次确切记录是在1930年左右,如今不太可能存在,因为这里的森林和已知生境几乎被完全毁坏。

去年,IUCN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正式宣布其灭绝。

Astolfo's rail(Gallirallus astolfoi)

在去年12月20日发表的一篇论文[25]中,科研人员研究了来自南太平洋拉帕伊蒂岛的无法飞行鸟类的单腿骨。

虽然研究结果足以宣布它为新发现的物种,但这种鸟可能在数百年前人类殖民该岛后就灭绝了。导致其灭绝的关键因素仍然是一个谜。

资料翻译&整理:鹅子

排版:捷西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