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高寒荒漠和草原土壤固碳微生物的研究

高寒荒漠和草原土壤固碳微生物的研究

时间:2024-01-10 14:53:54 作者:
摘要:固碳微生物是一类与植物相似将大气CO2转化为有机质的微生物。土壤微生物固碳功能的重要性最近几年才逐渐被认识,但土壤固碳微生物群落特征、固碳潜力及其环境因子驱动机制尚未被认识。

高寒荒漠和草原土壤固碳微生物的研究

固碳微生物是一类与植物相似将大气CO2转化为有机质的微生物。土壤微生物固碳功能的重要性最近几年才逐渐被认识,但土壤固碳微生物群落特征、固碳潜力及其环境因子驱动机制尚未被认识。干旱半干旱生态系统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41%,该生态系统植被生长受到包括土壤水分在内的多种环境因子限制,凸显土壤微生物固碳的重要性。青藏高原属寒冷型干旱半干旱生态系统(冷漠,年均温低于零度),其低温、干旱和强紫外等极端环境极大限制了草地植被固碳潜力,是生态脆弱带和气候变化放大器。 最近,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高寒生态重点实验室孔维栋研究员课题组以青藏高原这一典型冷漠生态系统为例,采用微生物分子生态学和13CO2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深入研究了草地土壤固碳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其固碳潜力。研究表明,荒漠草地和草原土壤固碳微生物数量远低于草甸土壤,但其固碳潜力却比草甸土壤高61%(图1)。土壤微生物固碳量与地上植被生物量和土壤氨浓度显著负相关,表明越贫瘠土壤中微生......阅读全文

死亡热带植物或增碳排放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热带植物有助于抵消二氧化碳排放量,但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英国《自然气候变化》杂志日前刊发新研究称,死亡的热带植物可能导致土壤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对巴拿马热带雨林进行了6年的检测,发现微生物在分解死亡的热带植物时会释放大量二氧化碳,而该过程总

增温对东亚季风林土壤有机碳库的调控机制获揭示

近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恢复生态学研究团队揭示长期增温对东亚季风林土壤有机碳库的调控机制。相关研究发表于《植物和土壤》(Plant and Soil)。华南植物园张静助理研究员为该论文第一作者,刘占锋研究员和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梁乃申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温度升高会通过影响碳输入与分解以及碳库

沼渣生物炭通过微生物调控农田土壤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烟草栽培与调制创新团队与广东工业大学合作,研究揭示了沼渣生物炭调控农田土壤有机碳结构变化的微生物驱动机制,对土壤碳库增加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全球变化生物学生物能源(Global Change Biology Bioenergy)》

沼渣生物炭通过微生物调控农田土壤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烟草栽培与调制创新团队与广东工业大学合作,研究揭示了沼渣生物炭调控农田土壤有机碳结构变化的微生物驱动机制,对土壤碳库增加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全球变化生物学生物能源(Global Change Biology Bioenergy)》

沈阳生态所微生物底物利用策略和驱动机制研究获进展

土壤微生物的碳转化过程决定农田土壤碳循环特征及肥力功能,但对该过程中微生物参与策略和代谢周转驱动机制对碳截获的控制作用尚不清楚。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采用13C标记葡萄糖为底物进行土壤模拟培养并定期取样,利用稳定同位素核酸探针(DNA-SIP)和高通量测序技术,探讨真菌和细菌利用葡萄糖

碳硫分析仪测碳时碳量偏低的原因

在钢铁及合金中碳、硫联合测定时,为什么测得的碳量入往往偏低?不少工厂试验室在测定钢铁中碳、硫时往往采用联合测定的方法,即试样经高温燃烧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先经淀粉溶液吸收(或H2O2溶液吸收),用碘量法滴定硫(或酸碱滴定),再将残余气体引入定碳仪进行碳的测定,但应注意,当混合气体通过淀粉溶液(

低碳中国媒体行探访“低碳创新与碳市场建设”

2015年4月15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应对气候变化司指导,国家信息中心、中国民促会绿色出行基金、中国改革报社等单位联合中国新闻社、新华网等主流媒体携手组成的“低碳中国行2015――低碳中国媒体行”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参加了以“低碳创新与碳市场建设”为主题的“低碳减排论坛”。国家发展改革委应对气候变

碳硫分析仪测碳时碳量偏低的原因

碳硫分析仪测碳时碳量偏低的原因:在钢铁及合金中碳、硫联合测定时,为什么测得的碳量入往往偏低?不少工厂试验室在测定钢铁中碳、硫时往往采用测定的方法,即试样经高温燃烧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先经淀粉溶液吸收(或H2O2溶液吸收),用碘量法滴定硫(或酸碱滴定),再将残余气体引入定碳仪进行碳的测定,但应注

厦门“低碳”经济报告:建低碳城市注重低碳生活

自从经济特区创建以来,福建省厦门市针对地域小、资源(能源)缺乏等实际情况,始终把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在全国率先树立“建设低碳城市”的目标,并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六个注重”突出抓好“低碳”经济,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全

碳硫分析仪测碳时碳量偏低的原因

碳硫分析仪测碳时碳量偏低的原因在钢铁及合金中碳、硫联合测定时,为什么测得的碳量入往往偏低?不少工厂试验室在测定钢铁中碳、硫时往往采用联合测定的方法,即试样经高温燃烧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先经淀粉溶液吸收(或H2O2溶液吸收),用碘量法滴定硫(或酸碱滴定),再将残余气体引入定碳仪进行碳的测定,但应

监测碳排放中国碳卫星获取首个全球碳通量数据集

8月15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获悉,基于我国第一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中国碳卫星的大气二氧化碳含量观测数据,来自该所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利用先进的碳通量计算系统,获取了中国碳卫星首个全球碳通量数据集。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结果,标志着我国具备了全球碳收支的空间定量监测能力,是国际上继

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可减少双季稻田温室气体排放

记者12月17日从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获悉,该所土壤生态与环境课题组通过三年的研究发现,与常规化肥处理双季稻田相比,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可减少双季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稻田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来源之一。相关数据显示,稻田生态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从1961年到2019年,以平均每年增排

多行业大宗固废高值资源化与绿色低碳应用产业化研讨会召开

9月1日,由湖南大学主办的矿山、冶炼、火电行业大宗固废高值资源化与绿色低碳应用产业化研讨会在长沙召开。湖南大学固废资源化与绿色应用交叉研究团队面向国家可持续发展与基础建设需求,持续围绕矿山、冶炼、火电等行业大宗工业固废的全面消纳与高值资源化应用进行技术研发和工程应用,创制了从固废加工到产品工

碳同化

植物利用光反应中形成的NADPH和ATP将CO2转化成稳定的碳水化合物的过程,称为CO2同化(CO2 assimilation)或碳同化。根据碳同化过程中最初产物所含碳原子的数目以及碳代谢的特点,将碳同化途径分为三类:C3途径(C3 pathway)、C4途径(C4 pathway)和CAM

土壤中亲水和疏水性有机碳矿化与激发效应的微生物机制

土壤可溶性有机质是土壤有机碳分解矿化的重要中间形态,也是微生物主要的能量来源。将可溶性有机质区分为亲水性和疏水性两类不同性质的化合物,有助于阐明土壤有机质的微生物分解机制。近期,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苏以荣团队以13C-标记秸秆中提取的亲水、疏水可溶性有机碳为材料,研究了亲水、

中科院亚热带所水稻根际沉积碳微生物利用研究获进展

中科院亚热带农业所研究人员发现了水稻根际沉积碳在水稻不同生育期内的周转特征,相关论文近日发表在《国际土壤科学杂志》上。根际沉积过程可为土壤微生物提供易于利用的碳源和能源,其在生态系统中调节土壤碳和养分循环中起重要作用,并对碳的固定作用产生强烈影响。水稻根际碳在水稻生长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过程及其

生育期和施氮对水稻根际沉积碳的微生物利用机制获进展

根际沉积过程可为土壤微生物提供易于利用的碳源和能源,其在生态系统中调节土壤碳和养分循环中起重要作用,并对碳的固定作用产生强烈影响。水稻根际碳在水稻生长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过程及其在微生物群落中的分配以及氮肥对该过程的影响机制尚不清楚。研究稻田土壤中水稻根际碳氮循环及其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调节有利于科学

胶水固含量检测仪与涂料含固量测定方案

1、称重范围:0-90g★★可调试测试空间为3cm、5cm、10cm 2、固含量测定范围:0.01-100% 3、 净重:3.7Kg★★JK称重系统传感器 4、样品质量:0.5-90g 5、加热温度范围:起始-205℃★★加热方式:应变式混合气体加热器★★微调

固相萃取仪全自动固相萃取仪的技术特点

全自动固相萃取仪的技术特点1、全自动操作模式自动完成固相萃取全过程:柱活化-上样-柱淋洗-柱干燥-柱洗脱,自动完成柱切换等功能,实现批量样品的处理。2、双通道萃取双样品位上样,实现双通道的同时活化、同时上样、同时洗脱、同时干燥;根据样品数量可以升级为四通道、六通道和八通道。3、连续处理样品能力单机可

固相微萃取与固相萃取的区别在哪里

固相微萃取技术是一项新颖的样品前处理与富集技术,属于非溶剂型选择性萃取法。固相微萃取是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一项试样分析前处理新技术,是在固相萃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保留了其所有的优点,摒弃了其需要柱填充物和使用溶剂进行解吸的弊病,只要一支类似进样器的固相微萃取装置即可完成全部前处理和进样工作。固相

固相微萃取和固相萃取的区别是什么

固相微萃取和固相萃取的工作原理区别固相萃取技术基于液相色谱的原理,可近似看作一个简单的色谱过程。吸附剂作为固定相,而流动相是萃取过程中的水样。当流动相与固定相接触时,其中的某些痕量物质(目标物)就保留在固定相中。这时用少量的选择性溶剂洗脱,即可得到富集和纯化的目标物。固相萃取可分为在线萃取和

固相微萃取和固相萃取的区别是什么

固相微萃取技术是一项新颖的样品前处理与富集技术,属于非溶剂型选择性萃取法。固相微萃取是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一项试样分析前处理新技术,是在固相萃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保留了其所有的优点,摒弃了其需要柱填充物和使用溶剂进行解吸的弊病,只要一支类似进样器的固相微萃取装置即可完成全部前处理和进样工作。固相萃取

固相微萃取和固相萃取的区别是什么

固相微萃取技术是一项新颖的样品前处理与富集技术,属于非溶剂型选择性萃取法。固相微萃取是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一项试样分析前处理新技术,是在固相萃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保留了其所有的优点,摒弃了其需要柱填充物和使用溶剂进行解吸的弊病,只要一支类似进样器的固相微萃取装置即可完成全部前处理和进样工作。固相萃取

多肽的固相合成、切割及纯化_固相肽合成技术

实验材料huBPP试剂、试剂盒氩气二甲基甲酰胺(DMF)哌啶二异丙基乙胺甲醇TFA(三氟乙酸)茚三酮甘氨酸聚乙二醇乙腈仪器、耗材Pioneer肽合成仪树脂Waters 650半制备色谱仪色谱柱Beckman gold system试管固相肽合成技术是现代蛋白质化学的一项关键技术,也是对现代分子生物学

固相微萃取和固相萃取的区别是什么?

固相微萃取和固相萃取的区别是什么?杭州格图科技有限公司专业销售固相萃取仪、气相色谱仪、气体发生器、气相色谱柱、液相柱温箱、超声波清洗机、固相萃取仪及氮吹仪等色谱相关产品,同时兼营仪器维修,色谱方法开发等色谱学相关领域科研工作。下面跟大家普及一下固相微萃取和固相萃取的区别。 固相萃取是

烟台海岸带所在滨海湿地土壤碳库对气候变化研究获进展

滨海湿地的蓝碳功能和增碳潜力已成为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长期解决方案之一,也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基于自然的重要解决方案。滨海湿地也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气温升高、降水变异、大气氮沉降等环境变化决定滨海湿地的蓝碳功能及其变化趋势。近日,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韩广轩团队依托中科院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

传播“低碳理念”实践“低碳行动”

全球气候变化、能源消耗和生态破坏是21世纪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在此背景下,“低碳”日益成为一种潮流,引领着人们探索更加美好的生活。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为系统践行低碳世博理念、深化低碳世博实践、强化低碳世博传播,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上海市环保局、上海市发改委、上海市科委

发展低碳经济-引导低碳消费

当今世界,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趋势。在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发展低碳经济不仅可以节能减排,而且能够充分利用资源、扩大市场需求、提供新的就业,是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重要结合点。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引导,还需要企业加强技术创新,熟悉国际规则,最重要的是还要

水泥生产既排放碳又吸收碳

英国《自然·地球科学》杂志22日在线发表的一篇地球科学论文称,过去70年里,水泥生产所产生的近一半二氧化碳后续又被水泥产品截存。 水泥生产占化石燃料燃烧和工业工艺所产生的所有二氧化碳排放量的5%。在生产水泥的煅烧过程中会释放二氧化碳,而在与之相对的碳化过程中,二氧化碳会被水泥产品吸收。但是总

全景碳排放数字地球“碳星球”发布

9月2日,中科星图维天信(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星图维天信”)在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发布全球首个高分辨率近实时全景碳排放数字地球产品——“碳星球beta”。“碳星球”是全球首个具有日尺度分辨率、近实时更新的全景碳排放数字地球产品。该产品充分利用碳数据模型、纳入卫星遥感监测数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