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生物制剂深度分析之一:医药稀缺赛道,生物制剂产业国产替代加速中(附股)

生物制剂深度分析之一:医药稀缺赛道,生物制剂产业国产替代加速中(附股)

时间:2024-01-31 12:53:49 作者:
摘要:本文完工于:2021年9月29日前言:跟医疗行业相关的内容前段时间刚刚发布过《康复医疗系列之一》,那么今天同样是医疗行业相关的内容,本篇是生物试剂系列的第一篇

本文完工于:2021年9月29日

前言:跟医疗行业相关的内容前段时间刚刚发布过《康复医疗系列之一》,那么今天同样是医疗行业相关的内容,本篇是生物试剂系列的第一篇,后面会有《生物试剂系列二》,本篇的内容围绕生物试剂行业的状况进行解读,文章最后会有生物试剂相关公司跟大家分享一下。

本篇目录:

1.事件背景

2.认识生物试剂

3.细分赛道

4.市场空间

5.小结及相关上市公司

PS:重点内容加粗显示,方便加快阅读

一,事件背景

前段时间生物医疗板块情况不错,医疗领域相关的内容纷纷登台亮相,前面也跟大家分享了不少医疗相关的内容,方方面面都有少量的涉及。不过一直没提过生物试剂,在疫情的影响下各国政府和工业界将会加大对传染病领域的基础研究、药物和疫苗研发的资金支持,全球生物医药研发和生命科学基础研究领域投入或持续增加,生物试剂的情况或许有人想要了解一下。

二,认识生物试剂

生物试剂指生命科学研究中使用的各类试剂耗材,是生命科学研究的核心工具,主要包括分子类(核酸、载体、酶等)、蛋白类(重组蛋白、抗体等)和细胞类(细胞系、转染试剂、培养基等)三大类,具有品类繁杂、数量众多的特点,其中酶、抗原/抗体等功能性蛋白是生物科技领域最基础、应用最广泛的产品之一。

生物试剂主要包括酶、重组蛋白、抗体等上游基础耗材,处于生命科学研究产业链的上游,具有“卖水人”属性。此外生物试剂属于知识与技术密集型企业,具有高壁垒、高附加值、高毛利的特点,在产业链中具有较高的话语权和议价权。

生物制剂试药_生物制剂是一种什么样的药_生物制品剂型

三,细分赛道

1.分子类生物试剂

1)分子类生物试剂

主要指核酸以及小分子进行的实验中所需的试剂类型,其中以各种分子生物学酶为主,比如 PCR/qPCR 系列、逆转录酶、内切酶、修饰酶、克隆/点突变等。

以分子生物学酶为主要类别的分子类生物试剂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高通量测序、体外诊断、生物医药、疫苗产业链、动物检疫等领域,应用延展性强。

生物制品剂型_生物制剂是一种什么样的药_生物制剂试药

2)分子类生物试剂行业现状

进口品牌主导国内分子类生物试剂市场,国产品牌竞争格局分散。

从竞争格局来看,国际头部企业在技术水平和产品管线丰富度上更具竞争优势,品牌影响力大,其中赛默飞、凯杰、Takara、BioRad 四家进口厂商 2020 年市场份额合计超过 40%。国产品牌主要包括诺唯赞、全式金、翊圣生物、爱博泰克、康为世纪等,诺唯赞占比约 4%,排名第五,在国产厂商中排名第一。

生物制剂试药_生物制品剂型_生物制剂是一种什么样的药

3)市场空间

分子类生物试剂应用领域广泛,如果对其中以分子生物酶为核心成分的分子类生物试剂的市场空间进行测算,主要针对分子诊断、兽用诊断、高通量测序、基础科研以及 mRNA 疫苗酶原料等应用场景,假设上游分子类生物试剂市场规模占下游终端市场的 10-15%,若不考虑 mRNA 疫苗酶原料的需求弹性,那么2020 年分子类生物试剂在基础科研、分子诊断、兽用诊断、高通量测序领域的市场空间合计约为 104~116 亿元,预计 2024 年将达到180~208亿元。

2.重组蛋白

1)重组蛋白

重组蛋白是运用基因工程(重组 DNA 或重组 RNA)和细胞工程等技术,获得的具有一定功能和活性的蛋白质,可以分为标记重组蛋白和非标记重组蛋白。

重组蛋白在工业领域可被用于生物药、细胞免疫治疗及体外诊断试剂的研发、生产、质控等环节,在科研领域可被用于探索大分子生物功能、致病机理研究等。

生物制品剂型_生物制剂试药_生物制剂是一种什么样的药

2)重组蛋白行业现状

进口厂商主导国内市场,行业集中度低

从竞争格局来看,国内重组蛋白科研试剂市场竞争格局较为分散,前五名厂商合计占据约 47%市场份额,其中美国 R&D Systems和 PerproTech 分别占据 19.8%和16.3%的市场份额,头部市场集中度相对较高,国产厂商义翘神州和百普赛斯紧随其后,分别占据 4.9%和 4.1%的市场份额,其他国产品牌市占率均不到 2%;如果考虑国内重组蛋白内销和出口总额,则义翘神州、百普赛斯和近岸生物占据前三。

3)市场空间

国内重组蛋白科研试剂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根据 Frost & Sullivan 数据,全球重组蛋白生物科研试剂市场从 2015 年的 5 亿美元增长到 2019 年的 8 亿美元,预计 2024 年将达到 15 亿美元(CAGR 为 14%);中国重组蛋白生物科研试剂市场规模从 2015 年的 4 亿元增长到 2019 年的 9 亿元,预计2024 年将达到 19 亿元,增速高于全球。

受益于生物药行业的高景气发展以及药物研发支出的持续增长,重组蛋白市场有望持续扩容。

3.抗体

1)抗体

抗体及抗体相关试剂位于生物医药、体外诊断、基础科研等产业的上游环节,是基础生命科学和生物制药研究应用最为广泛的工具试剂。按照技术原理,抗体可以分为单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基因工程抗体等,由于抗体能够识别特定靶点(抗原)的特性,其在科研和工业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

生物制剂试药_生物制品剂型_生物制剂是一种什么样的药

2)抗体行业现状

进口品牌垄断国内抗体科研试剂市场,国产品牌尚处于起步阶段。

欧美市场生命科学试剂行业发展较早,头部企业掌握最前沿的技术,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在产品质量、品类丰富度、渠道等方面优势明显。根据 Frost&Sullivan 数据,2019 年国内抗体科研试剂市场规模为 27 亿元,其中进口品牌市场份额合计接近 90%。

国内厂商尚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规模小且品种有限,产品集中在中低端,合计占据 9.8%的市场份额,代表公司有菲鹏生物、义翘神州等。

四,市场空间

我国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投入持续加大,增速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驱动上游生物试剂市场规模高速增长。在科研资金投入增长、科研发展迅猛、成果转化收益显著、中小型生物科技公司崛起等驱动因素下,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研究蓬勃发展。

根据Frost&Sullivan 数据,中国生命科学领域研究资金投入从 2015 年的 434 亿元增长至2019 年的 866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18.8%,远高于全球同期增速(6.7%),其中约有 10-15%的投入用于生物科研试剂。国内生物科研试剂行业虽然起步晚,但近年来保持高速增长,市场规模从 2015 年的 72 亿元增长至 2019 年的 136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17.1%,同样远高于同期全球市场增速,预计 2024 年将达到 260 亿元。

此外,生物试剂下游应用领域可拓展性强,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新兴领域的兴起,高通量测序(NGS)技术在液体活检领域的应用潜力,mRNA 技术从新冠 mRNA 疫苗延伸至其他领域(比如肿瘤疫苗、传染病疾病疫苗、CAR-T 疗法、基因编辑等)的应用,都有望进一步打开生物试剂市场空间天花板。

生物制品剂型_生物制剂是一种什么样的药_生物制剂试药

五,小结及相关上市公司

生物试剂的发展前景与它赛道的丰富和可应用场景的丰富是离不开的。生物试剂行业的广阔空间,实际上是受益于下游应用领域的高景气发展,有望持续高增长,同时疫情加速生物试剂向生物医药和疫苗领域渗透,增长潜力巨大。

生物制品剂型_生物制剂试药_生物制剂是一种什么样的药

可以说,生物试剂的细分赛道都有可发展的空间,实际上生物试剂可应用的场景也是很丰富的,不过就不在本篇分享了,感兴趣的可以关注《生物试剂系列二》。

后记

以上是我自己研究的方向和思路,也就是和大家一起分享下。

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不收会员,没有QQ群,也没有微信群,也从不与任何人发生利益关系,所有信息只为自己学习使用,不作为买卖依据,买者自负,卖者也自负。

老概不求名不求利,但求各位乡亲看完之后点个赞,关注下,如果能留个言表个态更好,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如果有说得不理想的地方,还求大家轻拍。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