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教育心理学—一直搞不清楚的“元认知”

教育心理学—一直搞不清楚的“元认知”

时间:2024-02-10 17:53:51 作者:
摘要: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很多考生不清楚到底什么是元认知,本章帮助广大考生进行理解实际。元认知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劳威尔提出的,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很多考生不清楚到底什么是“元认知”,本章帮助广大考生进行理解实际。

元认知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劳威尔提出的,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其实质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如果说认知指向客观外界,那元认知指向人自身的认知过程,它以认知过程本身的活动为对象。现代心理学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策略性知识是用于调控个体的认知过程的,它与元认知也具有内在关系,策略性知识是元认知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考生们,不要认为,元认知=元认知策略。那元认知与元认知策略到底是什么关系呢,如图所示:

性知识陈述程序是什么_什么是程序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_性知识陈述程序是谁提出的

元认知的三个成分,元认知知识、元认知监控与策略性知识关系密切。

1.元认知知识主要说的是有关认知的知识,比如那些动作能影响到我们认知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元认知知识也包括,学习者特点的知识,任务特点的知识(不同材料对认知活动的不同影响)以及认知策略的知识。

2.元认知监控则是在认知过程的全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进行积极、自觉的监视和调节(大家目前的备考状态是否如此呢?)它具体包括:制定计划,实际控制,检查学习结果,采取补救措施等等。

3.策略性知识是元认知知识的构成要素之一,是元认知监控的依据,同时也是通过元认知监控而获得二者是交叉关系。

在全国教师招聘考查中,该知识点考的实质性知识较少,但是由于理解难度较大,会影响考生们的意义识记,希望本章能帮助你理解“元认知”。

解析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