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为什么说“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为什么说“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时间:2024-02-27 13:53:04 作者:
摘要:为什么说“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在春分(太阳到达黄经0°)这一天,太阳刚好直射赤道,此时,晨昏线经过南北极点,与地球的经圈重合,将所有纬线平分为两部分,一半位于昼半球

01、在春分太阳到达黄经0°)这一天,太阳刚好直射赤道,此时,晨昏线经过南北极点,与地球的经圈重合,将所有纬线平分为两部分,一半位于昼半球,另一半位于夜半球,所以这一天全球昼夜几乎相等。秋分(太阳到达黄经180°)同理,太阳再度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再次相等。所以说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为什么说“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民谚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是说这一天昼夜时间几乎一样长,各12小时,是这样的吗?为什么呢?

我们知道,昼夜交替是由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由于地球不发光也不透明,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半个地球,被照亮的半球为白天,没被照亮的半球为黑夜,地球自转一圈为一昼夜,白天与黑夜的分界线称为晨昏线;而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倾斜着身子围绕太阳做公转,而且倾斜的角度始终不变,公转一圈为一年,这样,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上,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受太阳直射的纬度不同),于是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

由于地球上的人通常感觉不到地球的运动(公转),就像坐在行驶车辆中的人感觉的是周围的物体向后运动一样,地球人所看到的是太阳在恒星组成的星空背景上向后运动,每年转一圈,并将其称为太阳周年视运动,将太阳运行线路(即地球公转轨道在天球上的反映)称为黄道。黄经就是黄道上的度量坐标(经度)。按天文学惯例,以春分点为起点自西向东度量,分360°。我国古人把太阳黄经的360°划分成24等份,每份15°,为一个节气。

在春分(太阳到达黄经0°)这一天,太阳刚好直射赤道,此时,晨昏线经过南北极点,与地球的经圈重合,将所有纬线平分为两部分,一半位于昼半球,另一半位于夜半球,所以这一天全球昼夜几乎相等。

在秋分(太阳到达黄经180°)这一天,太阳再度直射赤道,晨昏线同样经过南北极点,与地球的经圈重合,将所有纬线平分为两部分,所以说“春分秋分,昼夜平分”。所不同的是,在北半球春分过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太阳辐射逐渐增多,天气一天天变暖,同时白昼渐长,黑夜渐短;秋分过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太阳辐射逐渐减少,天气一天天变冷,同时白昼渐短,黑夜渐长。南半球刚好相反。

总结,我们通过以上关于为什么说“春分秋分,昼夜平分”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会对为什么说“春分秋分,昼夜平分”有一定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