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热点新闻 > 2023年度舆情事件盘点!结合材料吃透专题,论述答题不再发愁!

2023年度舆情事件盘点!结合材料吃透专题,论述答题不再发愁!

时间:2024-03-07 07:57:54 作者:
摘要:这是一篇具有押题性质的舆论事件盘点。舆论专题一定是备考冲刺期的复习重点内容之一,舆论考题一般会结合近一年以来的现实新闻事件作为题目材料

这是一篇具有押题性质的舆论事件盘点。

舆论专题一定是备考冲刺期的复习重点内容之一,舆论考题一般会结合近一年以来的现实新闻事件作为题目材料,在这篇文章里整合了今年以来十大新闻舆论事件,快点击收藏吧!

2月份的新闻热点_二月新闻热点事件2023_二月份新闻热点

01.“刘鑫”微博众筹事件

“江歌案”于去年终于尘埃落定,二审宣判,刘鑫被判偿还江歌母亲近70万元。今年1月2日晚,刘鑫通过微博账号@L-N-X-wisteria 发布长文,称对于判决赔偿的70万元,“法院既然这样判了,我只能扛。如果有人愿意帮我,我叩谢你们,我会一笔笔记下,大恩大德,希望有机会报答。”发起了微博众筹,引起一场今年年初的舆情大爆发。

据上游新闻报道,截至3日晚,竟然有722名网友对该文章进行了打赏。刘鑫发布的微博显示,她一共收到网友打赏2.56万元。

二月新闻热点事件2023_2月份的新闻热点_二月份新闻热点

近年来,关于江歌案,主流媒体例如央视、人民日报等媒体均以一种理性的姿态,冷静描述其中包含的法理依据与法律事实,一些探讨网络舆论暴力与案件中法律问题的报道陆续出现。央视发表网评《江歌案一审判决,重申法理情的底线》,明确指出:刘鑫该承担的法律责任是逃不掉的,司法判决重申了法理情的底线。

人民日报评论《江歌案:法律事件与道德事件》表示,法律是实现正义的基本途径,但并不是实现正义的全部,还需要用公序良俗、舆论监督和非正式制度来对法律的作用形成补充,并发布了详细判决书,判决书中还原了真相,有事实有情理。

新京报称,现代法治讲究真凭实据,也强调程序正义。官方媒体积极的正面舆论引导,试图将网民情绪拉回理性范畴。

02.宝马 MINI 冰淇淋事件

4月20日,有网友爆料称,在上海车展宝马MINI展台,工作人员发放冰激凌时疑似区别对待中外访客,引发热议,并使得舆情快速发酵。事后宝马MINI官方连发两条道歉微博,不仅未能平息舆论,反而引发新一轮的舆论“讨伐”,网友纷纷指责其“中外双标”、“变相甩锅”、“转移矛盾和视线”等,嘲讽其回应为“史诗级公关灾难”。

这一事件暴露了宝马MINI中国在品牌形象和公关能力上的严重缺陷,也触动了国人对于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态度和期待的敏感神经。作为一个高端汽车品牌,宝马MINI中国应该更加重视中国消费者的感受和需求。

二月新闻热点事件2023_2月份的新闻热点_二月份新闻热点

03.插队母女全网“社死”事件

5月1日,一名女子趁着放假带着自己的外婆去浙江金华横店游玩。在门口排队时,由于看不见前面的标志,她和外婆排在了“年卡通道”和“团队通道”处。

引起全网愤怒的是吵架的视频,在视频中,一名女子因为插队而被排在后面的男生阻拦,从而大发雷霆,“你不要动手好不好,你凭什么拉我?你动手干什么?你以为你是一个男的我就怕你是不是?你就喜欢欺负弱小,我告诉你,你今天惹错人了,我不是那种好惹的人。”

二月份新闻热点_2月份的新闻热点_二月新闻热点事件2023

随后插队议题、两位女子身份问题都引发全网热议,因在视频中婆婆表情夸张被全网戏嘲并被部分商家制作成表情车贴售卖,二人因此全网“社死”。

04.丧子之母跳楼事件

5月23日,武汉市汉阳区弘桥小学一年级男生谭某在校内被老师驾车撞倒碾压死亡,事件还没有得出结论。在10天后,他的妈妈坠楼身亡。

6月2日,多家媒体证实,“小学生校内被老师开车撞死”事件中的小孩母亲,在小区内坠楼身亡,迅速引发网友的关注和同情,并且矛头一致指向了此前出现的“网暴”言论,有人断言,这位母亲是因为受不了网络舆论跳楼自杀的。

2月份的新闻热点_二月新闻热点事件2023_二月份新闻热点

武汉一名小学生在校内被老师开车撞倒、碾压身亡,这本是一件令人痛心,而又极其肃穆的事件。但是,当被撞身亡的男孩母亲出面维权和悼念的时候,舆论风向却转向了孩子母亲杨女士,更可悲的是,网络上开始出现大量恶意评论,对其穿着和身材长相肆意评价。母子二人相继离世,持续引发网络舆论热议。

05.江西高校“鼠头鸭脖”事件

2023年的6月,人类似乎发现了地球上仅存难得一见的新物种—鼠鼠鸭。

二月份新闻热点_2月份的新闻热点_二月新闻热点事件2023

6月1日,一则“江西一高校饭菜中疑吃出老鼠头”的视频在网络传播,视频画面的饭菜中,疑似有异物出现。6月3日晚,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官方微博发布通报称,经调查,视频拍摄地点确实在校内食堂,当事学生本人在事发当时即邀请同学共同对“异物”进行了对比,确认“异物”为鸭脖,该学生已现场作出书面说明,对视频内容进行澄清。6月4日,南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回应称,经送检核实,异物确为鸭脖。

然后后续调查结果的公布,使得事件产生了反转,根据国内权威动物专家对提取的当事学生所拍现场照片和视频进行专业辨识,判定异物为老鼠类啮齿动物的头部。南昌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昌东分局、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认真调查取证,发布“异物为鸭脖”结论是错误的。 当官方最初回应不能让公众满意的时候,公众的“逆反心理”愈演愈烈,甚至开始不满、反感、否定、排斥致使新议题产生发酵,产生巨大的社会负效应。

06.河南女记者卧底缅北救出6人

今年3月份,21岁的小朋,被久未见面的表哥以3万元的价格卖到缅甸。河南都市女记者卧底调查追踪120天全国奔走,帮助小朋和其他受害人家属发声广泛寻求帮助。终于,缅甸电诈团伙在看到都市频道反诈调查后,打来电话要求把小朋相关报道视频下架,就0赎金放人。为保护小朋,都市频道下架了视频,随后电诈团伙0赎金释放了小朋。

《缅北归来》系列报道受到社会的强烈的关注,除了小朋之外,还有另外五位幸运儿获得解救,这些受害大概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目前都已安全。卧底这四位记者也表示,他们还会继续把宣传报道做下去的,只是希望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轻信高薪承诺,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卧底调查让记者背着涉嫌违法的风险,同时舆论监督过猛,更容易滑向舆论审判。

2月份的新闻热点_二月新闻热点事件2023_二月份新闻热点

07.“北极鲶鱼”事件

今年3月,一位微博名为“北极鲶鱼”的网民被扒出发表争议言论,后续又和网友们陷入激烈争吵......“家里有9位数”、“感觉贪了”,辱华词汇极端言论更是信手拈来。

9月10日,人民网深圳抖音账号发布一条消息,有网友晒出一则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答复函,表示该答复函是针对深圳“前交通局长孙女”炫富事件的答复,其中“不予公开”一词激起千层浪。

2月份的新闻热点_二月份新闻热点_二月新闻热点事件2023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的回应,被网友们质疑为“权力的傲慢”,然而也有人提醒大家,“不予公开”的决定其实是合理合规的。有相关人士表示,事件发生后,深圳市纪委监委第一时间派驻第二纪检监察组对原深圳市交通局货运管理分局局长钟某赐的有关问题调查核实,也就是说“北极鲶鱼”的相关问题,已经移交深圳市纪委监委调查。

10月10日,深圳市纪委监委发布消息,开除深圳市原交通局货运管理分局局长钟庚赐党籍,按二级科员确定其退休待遇;收缴违纪违法所得。“北极鲶鱼”事件广受关注,折射出百姓群众对破坏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深恶痛绝,更揭示全社会对违规用权、以权谋私等特权思想的深度反感;更进一步表明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压倒性态势,没有人能够成为例外,更没有人能凌驾于党纪国法之上。

08.未成年人霸凌事件

山西大同小学生霸凌事件,受害者是四年级的一名男同学,之所以在网络上引起了公愤,是因为施暴者的行为极其残忍。这件事情在网络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除了施暴者令人发指的霸凌行为,还有就是处理结果,让家长和广大网友不满意。霸凌者家长给出一封道歉信,承诺承担受害者的医疗费用,只对施暴的孩子加以训诫。因两名施暴者均系未成年人。因此,公安机关只能予以训诫,责令接受家庭教育指导。但这份通报未能平息公众的愤怒,反而让舆论再次沸腾。

2月份的新闻热点_二月份新闻热点_二月新闻热点事件2023

不少网友表示,对施暴者的惩戒太轻。一方面,这种恶性犯罪对受害男童和家庭的伤害极其严重、极其深远。另一方面,公众担心,这样的纵容会让两只小恶魔成长为大恶魔,将来对社会安全造成更大的威胁。

09.上海失踪女童事件

10月4日下午,当时黄元新正在上海的海滩上与父亲玩耍。父亲去取手机后离开了一会儿,但当他回来时,却发现女儿不见了。家人和警方立即展开大规模搜寻行动,希望尽快找到失踪的女孩。

10月18日上午,上海警方接宁波警方通报:宁波市镇海区某滩涂发现一具女童遗体,衣着等特征与浦东南汇新城海滩失踪女童相似。经法医提取女童遗体生物特征检测比对及家属辨认,确认该遗体系浦东失踪女童黄某某,符合溺水死亡特征,排除刑事案件。此消息一经公布,引起众多网络的悲伤和愤怒。人们很难理解女孩父亲的行为,质问他为什么把女儿独自留在海滩上,自己去拿她的手机,导致了如此悲惨的结局。网友们表达了对女孩的同情和焦虑,也对父母的行为表示愤怒和遗憾。

二月份新闻热点_二月新闻热点事件2023_2月份的新闻热点

引发舆论的源头一般有自然诱因和社会诱因。在上海失踪女童事件中,包含原生家庭、儿童成长、社会援助、人口拐卖等冲突性议题,极易动员情绪化表达。孩子的人身安全事故刺痛公众的心。

10.成都恶犬伤人事件

10月16日,成都市一小区内,一位母亲手牵着2岁女儿刚走出所住单元楼楼道,就遭遇一只体型巨大的黑狗突然袭击,该犬死死咬住女童不放,母女两人经历了长达10多分钟惊心动魄的抗争,女童身受重伤,母亲也在过程中被咬出多处外伤。

大家担心视频中孩子的安危,震惊于养狗人文明法治意识的匮乏,害怕同样的事发生在自己或自己孩子身上。此事发生后,许多人心痛女孩遭到如此“无妄之灾”,更是谴责狗主人的不当管理。但是,此事走向开始愈发奇怪,女孩的母亲发起了200万的众筹,被众多人指责“吃相难看”。此后多地严惩流浪狗,其中一些举措也被不少网友认为“过于粗暴”,还有明星为流浪狗发声,再次在舆论场上引起广泛争论。

二月份新闻热点_2月份的新闻热点_二月新闻热点事件2023

事件有了,我们要如何作答此类舆论问题呢?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2023年的这些舆情事件起源基本都和社会问题与公众诉求相关。在当前社交媒体高度发达的情况下,这些舆情事件不仅呈现出了很强的突发性,更是对当事人的应对和网民的媒介素养都提出了严峻考验。地方性、小概率的事件同样会在短时间内产生网络舆情。舆论的风暴场会席卷“在场”的每一个人,事件当事人、相关部门和媒体记者、网络“吃瓜群众”,实时在线追踪舆情,已成为社会事件的舆论呈现日常。

其次,随着快速的舆论风暴场袭来,“舆论失焦”现象现在已越发常见,公众和媒体的关注点往往会偏离问题的核心,使无谓的舆论过于泛滥。比如在丧子之母跳楼事件中,就是由男生谭某在校内被老师驾车撞倒碾压死亡事件所引发的此生网络暴力,人们由车祸事件转移到母亲的打扮、妆容上,进行人身攻击和性别审判,从而引发再一次的悲剧上演。舆论失焦使得此生舆情频发,舆论风暴往往极易转变为对当事人的网络暴力,需要得到我们的重视及反思。

最后,舆情事件的处理和回应能力对于缓解危机和恢复声誉至关重要,往往决定了事件的走向和结果。例如,宝马 MINI 冰淇淋事件,这一事件暴露了宝马MINI中国在品牌形象和公关能力上的严重缺陷,使得一个由冰激凌引发的小舆情导致全国人民的抗议和抵制,在当下,舆情公关处理的速度和焦点成为扭转舆情事件的关键契机,一旦丢失,舆论恐怕会不减反增,带来更加恶劣的负面效果。

同学们可以将抓取一两个新闻事件进行完整的梳理和了解,分析新闻源是什么、舆情是如何产生的、舆情的焦点是否转移、是否产生了网络暴力等,结合已有的舆论理论知识,进行事件+理论的分析答题过程,在最后的关键时期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定会马到成功!

(资料、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