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实生物遭公众号文章“做空”,医药行业关系网渐渐浮出水面
对于有关媒体的报道,君实生物的回应是全面失实,但后续市场反应如何,我们将继续关注。
出品|每日财报
作者|黄仲平
11月12日,一篇题为《江湖就是人情世故》的公众号文章将君实生物推上了风口浪尖。此篇文章一出,君实生物当天股价便急速下挫,盘后,上交所火速发布问询函,就文中质疑进行了问询,引发业内外的广泛关注。
遭遇如此“做空”,君实生物是否能顶住压力持续高歌猛进,抑或是就此被撕开一片不为人知的医药行业内幕,在当下新一轮国家医保谈判正值关键时期,更多的事实和讨论将浮出水面,值得关注。
君实生物的发展历程
为何君实生物能获得今日如此成就,我们得先从其“胞兄”众合医药说起。
2008年,王永昌和马静创办了众合医药,主营试剂销售,两人分别持股51%和49%,后来单继宽受让王永昌股份后,众合医药实控人就变为单继宽和马静夫妇,众合也开始从事新药研发工作,主要的研发产品就有今天非常热门的阿达木类似药(TNF-α单抗)、PCSK9单抗、BLyS单抗等。
后来夫妇二人参与了国家科技专项之重大新药创制的申请,并在2011年开始融资,公司现在的实控人熊俊就是在此时以投资人的身份进入众合医药,后经多次融资,熊俊成为众合医药的实控人,并率众合医药于2014年在新三板挂牌。
就在熊俊入主众合医药后的2012年,众合医药的创始人单继宽与彼时任职于众合医药的张卓兵又创办了君实生物,双方各持股50%,同样,新公司也是主营单抗药物的研发。
到了2013年二人开始转让股份,接受股份的不是别人,正是熊俊的父亲熊凤祥,后经多次融资后,熊凤祥和熊俊又成为君实生物的实控人。也是在2013年,当前的公司运营总监冯辉和首席科学家武海也加入了君实生物,二人参与了公司核心产品PD-1单抗的注册申报、专利申请等多项工作,最终君实生物于2015年挂牌新三板。
“一山不容二虎,一虎亦无需二山”,君实生物挂牌不久,就展开了对众合医药的吸收合并。
2015年10月,君实生物向众合医药全体股东发行股票换股吸收合并众合医药。彼时,君实生物和众合医药分别以各自进展最快的研发产品PD-1单抗和TNF-α单抗作为相对估值的参考,并结合两家公司的财务状况以2:1的价值比对君实生物和众合医药进行估值。最终,以众合医药每股净资产作为众合医药的换股价,以众合医药的净资产×2为基准计算君实生物的换股价。
合并完成后,熊凤祥和熊俊父子直接持股30.87%,仍是公司实控人和第一大股东。基金经理出身的熊俊目前在公司担任执行董事,负责公司整体管理;而2018年年初加入公司,出生于医药世家的学霸李宁博士任总经理,负责制定集团业务策略及管理运营。
君实生物的回应
对于公众号文章所述事情,11月13日,君实生物通过港交所以及公司官方微信公众号,同步发布了澄清公告。公告称,经确认,公司认为该自媒体报道内容全面失实,与客观事实严重不符、相悖。
在港交所的公告中,公司详细罗列了旗下PD-1与其他国产PD-1产品在获批的适应症上安全性数据对比情况。
数据显示,君实生物的特瑞普利单抗,在用于“既往接受全身系统治疗失败后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适应症上,受试者数量为128例,所有级别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7%,三级及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9%。
而信达生物的信迪利单抗,在用于“至少经过二线系统化疗的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适应症上,受试者数量为96例,所有级别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9%,三级及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恒瑞医药的卡瑞利珠单抗,在用于“至少经过二线系统化疗的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适应症上,受试者数量为75例,所有级别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三级及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7%。
君实生物表示,2018年12月17日,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用于治疗既往标准治疗失败后的局部进展或转移性黑色素瘤经国家药监局(NMPA)有条件批准上市,于2019年2月底正式上市销售。这是国内首个获批的国产PD-1单抗,以临床II期关键注册临床试验结果有条件获批上市的治疗用生物制品1类创新型生物制剂。
澄清公告中还指出,特瑞普利在进行新药申请时,国内并无针对既往标准治疗失败后的局部进展或转移性黑色素瘤的抗PD-1单抗获批,且特瑞普利与既有疗法相比对疾病的严重结果有明显改善作用,属针对治疗严重疾病或降低疾病进展至更严重程度且具有未被满足临床需求的药品,符合有条件批准的相关条件。
2020年7月15日,君实生物登陆科创板,成为第一家在新三板、科创板、港交所挂牌上市的生物医药公司。上市首日,君实生物股价最高涨至220.4元,总市值一度突破1500亿元。随后便持续下挫,而公众号文章发布当天君实生物的股价更是暴跌至75.18元,市值蒸发千亿,13日继续下跌6.22%,现价71.27元,截至目前,公司总市值为600多亿。
君实生物的产品
君实生物共有 21 项在研产品,13 项是由公司自主研发的原创新药,8 项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发。
公司多样化的在研药品管线分别处于不同研发阶段,其中:JS001(特瑞普利单抗)已正式上市销售;9 项产品已获得 IND 批准,其中,有条件获批上市销售的 JS001 正在开展适应症拓展的临床试验且正于美国开展 Ib 期临床试验;
UBP1211 (修美乐生物类似药)已提交 NDA 并获受理;JS002(重组人源化抗 PCSK9 单抗注射液)正在开展临床 II 期试验,JS004(重组人源化抗 BTLA 单抗注射液)是全球首个获得临床试验批准的抗 BTLA 单克隆抗体注射液,正在中美两地进行 I 期临床试验;
JS501(安维汀生物类似药)、JS003(重组人源化抗 PD-L1 单抗注射液)、JS101(Pan-CDK 抑制剂)、JS005(重组人源化抗 IL-17A 单抗注射液)已进入 I 期临床试验;
UBP1213(重组人源化抗 BLyS 单抗注射液)正在进行临床试验准备;
12 项产品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 其中 JS108(注射用重组人源化抗 Trop2 单抗-Tub196 偶联剂)已向 NMPA 提交 IND 申请并获受理。
根据公开资料,JS016 是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合作开发新型冠状病毒中和抗体,双方已就此签订技术转让(专利申请技术实施许可)合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以“2019 新型冠状病毒抗体”应用领域独占方式许可君实生物实施其所拥有的相关专利/专利申请,用于 2019 新型冠状病毒抗体的开发。
君实生物及其关联方在全球范围内独家拥有在许可专利申请技术基础上进行 2019 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新药研发、生产和商业化的权益;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应向君实生物提交与许可专利申请技术有关的技术资料,提供技术服务和技术指导。君实生物向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支付许可专利申请技术使用费。
早期创始人陈博的离开
2019年10月25日,拟在科创板上市的君实生物收到了上交所的问询函,要求其补充说明的问题之一就是联合创始人陈博退出公司的原因。
据悉,陈博是君实生物最早的一波创始人之一,曾担任君实生物的有限执行董事、总经理、君实生物首席科学家、君实生物董事。离开君实后,陈博创立了康诺亚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君实生物方面回复,陈博认为自身适合初创企业的经营管理,因而退出君实生物并自主创业。
陈博在2011年的时候,与中科院院士舒红兵的妻子,武汉病毒研究所所长王延轶合作开过两家公司,无锡华鑫惠源(已注销)、武汉华鑫康源(存续)。王延轶于2018年退出武汉华鑫康源股东行列,同年她升任武汉病毒所所长。
陈博不仅曾是王延轶的公司合伙人,而且与舒红兵是“人源化抗Blys抗体”的共同发明人。
君实生物的人员组成
上交所在问询函中也要求君实生物补充披露研发人员的具体构成,核心技术人员的科研背景,以及近期核心技术人员的变化情况。
11月14日君实生物在回应上交所问询函的公告中表示:截至 2020 年 11 月 12 日,公司全体员工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员工数量为 1,630 人,占员工总人数的 70.08%,其中博士 45 人,硕士 370 人。公司 2017 年 末、2018 年末、2019 年末、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及截至 2020 年 11 月 12 日,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分别为 101 人、159 人、415 人、526 人及 620 人,占员工总人数比例分别为 32.48%、26.50%,29.20%, 28.05%及 26.66%。研发人员数量呈显著增长趋势,目前已较 2017 年末增长 513.86%。
君实生物目前的研发人员中,有 38 人为大专学历,这些员工大多从事研究工作的配合和支持工作,暂未直接参与核心的研发活动。参考同行业科创板上市公司公开信息,大专学历的研发人员占研发人员总数的比例大多在 10-15%。
2017年1月1日年至2020年10月12 日,君实生物核心技术人员为 SHENG YAO (姚盛)、冯辉、张卓兵、HAI WU(武海)。该四名核心技术人员自君实生物设立早期即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并在上述期间主持或参与了君实生物的相关研发活动, 在技术研发领域发挥着引领和带头作用。
截至2020年10月12日,该四名核心技术人员的科研背景如下:
2020年10月15日,君实生物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官网披露了《关于公司副总经 理暨核心技术人员离职的公告》(临 2020-030)。公司时任副总经理、核心技术 人员 HAI WU(武海)先生因个人原因,于2020年10月 13 日申请辞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辞职后,HAI WU(武海)先生仍担任公司董事。公司核心技术人员数量由4人变化为3人。
另外有消息称,2019年8月,君实生物挖来了国家药物审评中心的首席科学家王刚,任公司工业事务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质量官。
附:君实生物董事长熊俊先生简历:
熊俊,男,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74年出生,1996年7月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获投资经济管理学学士学位,2007年12月获得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熊俊先生职业经历:曾于2004年3月至2006年7月任国联基金管理公司研究员及基金经理助理;2007年至今,任上海宝盈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2013年3月至2015年11月任众合有限及众合医药董事长;2013年3月至2015年11月任众合有限及众合医药总经理;2015年5月至今任君实生物董事长,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兼任君实生物总经理。
相关阅读
-
上篇说到,在埃迪卡拉纪(6.2~5.42亿年),地球上生命演化出现了一个小高潮,随后走向大灭绝。但不久,生命又迎来了它的另一次狂欢,开启了更为壮丽一幕!...
-
江西省抚州市景点,博雅旅游网提供大觉山旅游风景区,流坑古村(千古第一村),三翁花园,抚州名人雕塑园,梦湖,曹山景区,御龙湾国际旅游度假区,佛岭国际公园,曾巩文化园,灵谷峰...
-
华人家庭最愁的事:小时候不会说英文,长大了不会说中文...
-
你好,世界。非同寻常的2020已经过去了9个月。这一年,有人悲观,恐怕这是全球经济由盛转衰的转折。也有人乐观,认为黑天鹅事件的影响是短期的,世界终将向好。在当下...
-
改变世界的15个颠覆性创新,ARK发布2021年度大创意报告
每一天,人们都在不断探索世界。每一天,都会有无数新的想法诞生。伴随着这些新的想法,每一天,都有人把挑战变为机遇。世界瞬息万变,下一个想法是什么?下一个机遇又在哪里?近日...
-
乳酸菌是能发酵葡萄糖或乳糖产生乳酸的异养厌氧细菌,无芽孢、革兰氏阳性,是人类和动物的正常菌群,但极个别的也可能致病。 嗜水气单胞菌也是一种条件致病菌...
-
Best of What's New2022 POPSCI 百佳科技成果奖自 1988 年以来,大众科学每年都会隆重介绍那些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的科技创新。...
-
科睿唯安发布 “全球百强创新机构” 榜单:29家日本企业上榜,日美合计占70%
美国学术和专利信息调查咨询企业 “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 2月24日发布了 “2021年度全球百强创新机构” 榜单...
-
历经三个多月的赛事比拼,2017星创师智能创业大赛于9月16日在北京举办了隆重的颁奖典礼。...
-
同时可以邀请好友一起参与,成功邀请到有效好友会奖励现金最高可以达到15元。同时平台还会给用户额外奖励,金额1-3元不等。...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