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ADHD(注意力缺陷及多动障碍)?
我先简单的介绍下自己,本人是一名确诊的混合型成人adhd(多动症,注意力缺陷多动冲动障碍),心理学硕士毕业,在19年确诊了ADHD后,就开始投入ADHD相关课题研究(注意:多动症在儿童、青少年、成人群体中普遍存在。)。
我分两个部分回答:第一个部分结合心理学知识和自己的经验系统介绍为大家ADHD;第二个部回答哪些医院可以诊断ADHD,以及可以获得哪些帮助。
第一部分:ADHD系统科普。(这个回答已经被知乎日报收录。)
ADHD是如何产生的:
事实上,大多数精神障碍的病因都是不明确的,所以关于精神障碍的病因,精神病学大多用因素来描述,ADHD也是如此。
关于ADHD病因,生理病理方面的假说主要有神经递质说、脑发育障碍说[1]。其中ADHD儿童大脑纹状体多巴胺病变是非常经典的一个理论。
无论是对儿童ADHD[2]还是成年ADHD[3]的研究表明,ADHD是一种高度遗传家族性的的器质性疾病[4],遗传率高达70~80%。
关于ADHD的基因:2018年一项关于ADHD大型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表明,常见的遗传变异能够解释大约30%的多动症遗传可能性,共有12个位点具有全基因组意义(例如:FOXP2、 DUSP6等基因 )[5]。
极少数情况,环境因素也会导致ADHD[6]或者与基因产生交互作用[7],尤其是一些产前风险因素,孕妇孕期压力、早产、低出生体重等[8][9][10]。
2008年,一项关于罗马尼亚被收养者的证据表明,那些从小在孤儿院长大的孩子,患ADHD的比率要比正常家庭长大孩子大得多[6]。
总的来说,ADHD主要由遗传导致的,很小一部分ADHD形成可能是由环境导致或基因与环境互动形成的。
ADHD是什么?
多动症的全称是注意力缺陷多动冲动障碍,英文名称: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以下简称ADHD),《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11](以下简称DSM5)把ADHD定性为神经发育障碍,和孤独症、智力障碍等属于同一大类疾病。
关于ADHD的分型,目前还存在争议,DSM5认为ADHD有三种主要表现,第一种是以注意力缺陷为主要表现,一般将这种类型的称为ADD(这是比较早的一种说法),第二种以多动冲动为主要表现,第三种是混合表现——既有注意力缺陷又有多动冲动症状,一般把这三种统称为ADHD。
事实上,多动症这个疾病的中文命名很不科学。
一是很容易给人造成误解,认为多动症就是外在行为多动,事实上还有以注意力缺陷为主要表现ADHD,这种类型的ADHD行为不多动,甚至可能看起来无比安静,但是内心却在“策马奔腾”;
二是ADHD(主要是多动冲动型和混合型)进入青春期或者成年期后,临床症状会发生变化。随着大脑(前额叶)发育,外显的多动行为会逐渐减少,症状更多的是内心不安、精神多动(大脑极其活跃,像被发动机驱动一直想事情)。我个人认为这是外在多动的一种内化,患者依然多动只不过转为精神多动。
关于ADHD的症状:
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儿童ADHD,第二个部分是青少年&成人ADHD。
儿童ADHD[12]
注意力缺陷型:
无法集中注意力
粗心犯错
听讲不专心
丢失东西
分心、遗忘
无法完成任务
无组织
多动冲动型:
坐立不安、扭动、难以坐在位子上
在不合适的环境跑动或动作多
话多
无法安静做游戏
打断别人说话
混合型:前两者的结合。
青少年、成人ADHD[13][14]:
注意力缺陷型:
注意力分散
思考和制定计划往往很慢
说话离题
从事感兴趣或者提供及时满足的活动会表现“过度集中”
多动、冲动:
内心不安或躁动话多
大脑无休止的精神活动
“感觉寻求”行为
有损人际关系的冲动
混合型:
前两者的综合
大家可以看到,随着儿童ADHD年龄的增长,相应的症状也会有所变化。
对于注意力缺陷以及多动冲动大家应该很好理解。但是对于成人ADHD的内心不安和精神多动这方面的特征大家可能不是很有概念。
关于内心不安,我举个我个人的例子:我经常会有一种世界末日来临,大难临头的感觉。以前,不知道ADHD的时候,我就会变得很焦虑,整天提心吊胆。
我之前神经衰弱和这个逃不了关系,因为大脑精神活动过度以及带来的肌肉紧张,是非常消耗身体能量的(氧气和葡萄糖)。
所以,曾经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面,我天天什么都没干,却哈欠连天,嗜睡,不了解我的同学还以为我吸毒了。
当我全面了解到ADHD这个特征的时候,内心不安的时候我就会有意识的向几个朋友交叉印证一下确认一下我现在处境是否乐观,从而获得一种安全感。
其实这种内心不安,对于创业者来说,是非常必要的,能够让你有危机感,对竞争对手时刻保持警惕。但是,如果不安过度的话,必然会牺牲自己的情绪(心理)健康。
关于精神多动,我也举个我个人的例子:大脑极度活跃,会控制不住的去思考一些事情,就像被一个发动机驱使一样,有时候头脑中会充满各种thoughts(偶尔会有一种要“爆炸”的感觉,满脑子的思想跳来跳去)。
睡觉的时候(我睡眠浅,很多时候醒来发现大脑还在活动),大脑经常还在进行思维活动。
注意,这种思维活动不是做梦的画面或是幻想,而是真正的在思考一个问题,而这个问题可能并不是我关注的,譬如说:大脑会突然想起怎么去学吉他,然后会思考步骤,需要掌握哪些和弦、学习乐理、如何按弦等等,就像我们清醒的时候在思考问题一样。
所以,我经常发现,我一觉醒过来,可能突然就顿悟了一个道理,明白了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
我的同学经常说我为什么没那么努力进步却那么大?其实,这都是“大脑”不受控的“功劳”,背后的代价就是牺牲睡眠质量(一种被动反省)。
人在基因面前,是没有自由意志的。
后来,我了解到,大脑不受控和默认模式(DMN)这个大脑网络有很大的关系,ADHD群体的这个神经网络是过度激活的,而这个神经网络和创造力、走神、做白日梦有很大的关系。
很多年前,我还不知道命运中馈赠的ADHD,其实早已暗中标好了价格。
ADHD的诊断和治疗:
关于ADHD的诊断,先说结论,和大多数精神障碍诊断一样,现在还没有任何一个特异性的生理指标,可以诊断ADHD[15]。
各个年龄段的ADHD主要通过问诊+量表,辅以脑电、近红外、血液检测等一些生理指标来诊断。(量表有SNAP—IV,DSM—5 筛查量表等),不同的医院评估和诊断的工具可能不太一样。
譬如说: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有一个测事件相关电位的脑电检查项目(ERP),测的ERP成份是p300,这个成分和注意力、工作记忆等密切相关。
虽然很多ADHD这个脑电成分异常,但是异常不能证明就是ADHD。
因为其他很多精神障碍患者(例如:抑郁症)P300成分也是异常的,所以这个测脑电项目只是给诊断起一个辅助作用。
DSM5中有一条要求患者必须在12岁以前出现症状,这给12以前没有诊断过的ADHDer的确诊无疑增加了很多困难。
所以,有些医生要求成人去诊断ADHD需要有家长陪同,提供发育、成长史资料。
下面两张图是DSM5关于ADHD的诊断标准:
总的来说,ADHD的诊断主要是通过患者自述、医生访谈以及ADHD诊断量表获得患者症状学特征,辅以其他生理指标交叉印证来实现的。
ADHD的治疗
这一块我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块来回答,先说结论:关于ADHD的治疗,研究表明,药物联合其他治疗方式(心理治疗、ADHD教练等)效果是最好的。
药物治疗:
目前关于ADHD的一线药物治疗主要有哌甲酯和安非他命两种中枢兴奋剂药物。
近年来,对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的多动症药物治疗的系统综述和网络荟萃分析的研究表明,
儿童和青少年多动症的首选药物是哌甲酯,成人则是安非他命[15]。
药物原理目前还不明确,研究者理论假设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神经递质的再摄取或者增加神经元细胞囊泡中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释放来发挥作用的。
还有其他非中枢兴奋剂药物,例如:择思达、胍法辛,可乐定、安非他酮。
中国药物治疗现状:
1.中国医生一般只给患者开择思达和专注达(哌甲酯的一种类型—利他林缓释剂)两种治疗ADHD的药物,安非他命等疗效比较好的其他一线药物在国内禁止销售。
由于ADHD病因的复杂性和个体差异性,很多ADHD患者需要不断的更换药物来找到适合自己的药物和剂量。这一点在国内很难实现,医生只开择思达和专注达两种药物。而国外光安非他命和哌甲酯药类药物就高达8种。
2. 对于儿童adhd药物治疗,医生的说法是需要长期服药两年左右,才有可能达到治疗效果。对于成人adhd,药物只能暂时控制症状,没有治疗效果。(adhd进入成年期后基本会伴随一身。对于成人adhd,很少有“治愈”这种说法)
3.治疗ADHD的一线药物,对大约20%的ADHD人群是无效的。
4.由于国内药物种类有限,所以有很多网友会通过网络非法购买只有国外(巴基斯坦、印度等国家)才能买到的治疗ADHD的药物。
之前就有新闻爆出过,有药贩子在国内非法贩卖利他林被冠以贩毒罪送进监狱。
这一幕,是不是在电影《我不是药神》上演过?
非药物治疗:
关于儿童ADHD的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感觉统合训练、脑电生物反馈训练、行为矫正、正念训练。
关于青少年、成人ADHD的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结构化心理教育,认知行为治疗(包括正念以及基于正念的认知疗法)以及ADHD教练等形式
关于成人ADHD,我还要说两点:
第一:虽然中国没有研究做过成人ADHD的流行病学调查,但是我按照3%的患病率估计,中国成人ADHD人口是不少于4000万的,但是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有成人ADHD这个疾病的存在,更不用说治疗了。这个庞大的成人adhd群体不仅被社会忽视,连患者本身可能都不知道有adhd这个疾病的存在。
第二:即使想去医院诊断成人ADHD也是困难重重。我目前所了解到的,能够诊断成人ADHD的医院,目前国内只有8家左右。
总的来说:
在中国,由于整个社会层面(包括精神科医生)对ADHD的认识尤其是成人ADHD的认识是普遍不足的,导致儿童、青少年ADHD大多只能在一线城市能够得到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更不用说成人ADHD了——就诊率和确诊率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都极其低下。
关于ADHD的诊断和治疗——路漫漫其修远兮,we将上下而求索。
我真诚的希望有更多的成人adhd群体能够在网络通过文字、视频等形式发声,让这个看不见的群体逐渐被社会看见,让他们得到应有的治疗和帮助。
好的,第一部分就介绍完了,接下来介绍下第二个部分:哪些医院可以诊断ADHD,以及可以获得哪些帮助。
中国有哪些医院可以诊断ADHD?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中国有12家医院可以诊断成人ADHD(可以诊断成人ADHD医院的必定可以诊断儿童ADHD)
以下为可诊断成人ADHD医院及其医生(所有信息均整理自网络,大多由ADHD网友提供)
1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王玉凤 顾伯美 钱秋瑾 孙黎
2上海新华医院
张劲松、夏卫萍、王周烨
3广东省人民医院
戚元丽
4深圳康宁医院
齐云柯 石顺治 王中磊
5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
李轶琛 (仅开药)汤珺
6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
王敏建 王大开 冉曼丽
7长沙湘雅二医院
崔夕龙
8厦门仙岳医院
卢大力
9南京脑科医院
焦公凯 李玉兰 王民杰 徐良 邹冰(如果挂号处挂不了六楼的号,需要去二楼成人精神科初步确定一下是否是成人ADHD,如果是再转移到六楼)(具体看这篇文章)
10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科:
李元媛
11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曹晓华
12杭州市第七人民院:
廖文静、周国岭、周圆月
我的公众号“ADHD互助联盟”整系统的介绍每家医院的基本信息、挂哪个科室、检查、诊断流程,大家可以去看看。
ADHD可以获得哪些帮助?
1.加入ADHD家长群和成人ADHD群,获得相应的社会支持和经验。大家可以私信我,拉你们进群。群里面有A娃也有A娃家长,大家可以讨论如何养育A娃?如何应对ADHD。
2.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我们学习ADHD方面的科学知识,充分的了解ADHD才能战胜ADHD。
目前我整理了四本经典的关于ADHD的畅销书,知乎放不了文件,大家可以关注我的公号“ADHD互助联盟”"ADHD书籍"获取,也欢迎大家关注我的知乎,里面有大量的ADHD科普文章。
3.坚持运动、冥想。去北京大学医院诊断过的成人ADHD对这四个字应该不陌生,因为这是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的诊断成人ADHD的医生给我们推荐的。
4.学会情绪管理、时间管理。很多ADHD没有这个意识,大家也可以去我的专栏去看看相关文章。
结尾
我本人是一个老ADHDer了,虽然读到了研究生,但是之前被ADHD摧残的痛苦不堪。我在去年被诊断为成人ADHD后,回来就在知乎和公众号做ADHD相关科普,已经坚持更新一年多了。
ADHD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道自己是ADHD,也不知道如何应对ADHD。
我去年去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确诊ADHD的时候,只知道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和上海医院可以诊断成人ADHD,现在医院已经更新到12+了。当时关于ADHD的科普很少,现在,无论是知乎还是公众号,有越来越多的ADHD家长和ADHD群体本身都在做这方面的科普,非常感谢各位的付出。
中国ADHD诊疗的环境越来越好了,希望大家能够及早的发现自己ADHD问题,获得相应的帮助,我以前经历的人间地狱,希望不要在大家身上重复了。
最后,跟大家介绍一下我自己~
人在风里
我是涛哥,一个研究ADHD (多动症)的ADHDer,我的公众号,叫【ADHD互助联盟】。
我学习心理学接近七年了,研究生期间做ADHD相关科研。我把我做adhd科研两年多的科普和对ADHD的认识都写成了干货。
很多ADHD儿童家长和成年ADHD同胞私信说看了我的科普文章受益匪浅,对adhd认识越来越深刻,驾驭adhd的能力也在提高,里面还有很多涛哥战胜adhd的故事,来公众号【ADHD互助联盟】就可以看到我的分享。
期待你的关注和收获哦~我的这些回答或文章也可能帮助到你:
参考资料:
[1] 李凌江、陆林.《精神病学第三版》
[2]Larsson H, Chang Z, D’Onofrio BM, Lichtenstein P. The heritability of clinically
diagnosed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cross the lifespan.
Psychol Med (Paris) 2013;1–7.
[3] Faraone SV, Larsson H. Genetics of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Mol Psychiatry 2018.
[4]Faraone SV, Perlis RH, Doyle AE, Smoller JW, Goralnick JJ, Holmgren MA, et al.
Molecular genetics of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Biol
Psychiatry 2005;57(11):1313–23.
[5]Demontis D, Walters RK, Martin J, Mattheisen M, Als TD, Agerbo E, et al.
Discovery of the first genome-wide significant risk loci for ADHD. Nat Genet
2018 In Press.
[6]Stevens SE, Sonuga-Barke EJ, Kreppner JM, Beckett C, Castle J, Colvert E, et al.
Inattention/overactivity following early severe institutional deprivation:
presentation and associations in early adolescence. J Abnorm Child Psychol
2008;36(3):385–98.
[7]Faraone SV, Biederman J, Monuteaux MC. Toward guidelines for pedigree
selection in genetic studies of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Genet
Epidemiol 2000;18(1):1–16.
[8] Botting N, Powls A, Cooke RW, Marlow N.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s and other psychiatric outcomes in very low birthweight children at
12 years. JChild PsycholPsychiatry. 1997;38(8):931–41.
[9] Milberger S, Biederman J, Faraone SV, Guite J, Tsuang MT. Pregnancy, delivery
and infancy complications and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issues of gene-environment interaction. Biol Psychiatry 1997;41(1):65–75.
[10] Cohen MJ, Meador KJ, Browning N, May R, Baker GA, Clayton-Smith J, et al.
Fetal antiepileptic drug exposure: adaptive and emotional/behavioral
functioning at age 6years. Epilepsy Behav 2013;29(2):308–15.
[11]《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
[12]中国《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
[13]Brown TE. ADD/ADHD and impaired executive func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Curr Psychiatry Rep 2008;10(5):407–11.
[14] Barkley RA.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adults with ADHD: the role of executive
function and self-regulation. J Clin Psychiatry 2010;71(7):e17.
[15]Cortese S, Adamo N, Del Giovane C, Mohr-Jensen C, Hayes AJ, Carucci S,
et al. Comparative efficacy and tolerability of medications for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in childre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 Lancet Psychiatry 2018;5
(9):727–38.
相关阅读
-
在互联网日益发达,人们的知识素养越来越高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朋友更加认可知识付费这个观念,愿意为获取知识支付费用,目前最火的知识付费app有哪些呢?...
-
写隋末唐初的穿越小说,大家看得很爽的同时,我在写隋末如意公主的过程中也在不断的查阅资料,希望给大家展现一个真实的隋末生活,真实的隋末的器具,日用品,写着发现...
-
今日早报 每日热点15条新闻简报 每天一分钟 知晓天下事12月18日
365资讯简报,每天精选15条热点新闻简报1条微语,每天一分钟,知晓天下事! 8.山西:2023年解聘不合格评标专家1008名,3年以来已解聘不合格评标专家3016人。...
-
必须要推荐给姐妹们,特别是家有正处于青春期的小女孩,一定让她看看这本书,非常非常有用,关系到她们的身心健康,从科学的角度面对自己成长过程中遇到的...
-
在互联网日益发达,人们的知识素养越来越高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朋友更加认可知识付费这个观念,愿意为获取知识支付费用,目前最火的知识付费app有哪些呢?...
-
化学和生物都是孩子进入初中之后新增加的科目,他们对这些学科的学习刚开始有些迷茫,也可能会存在逃避的想法。面对孩子这样的表现,家长会十分的着急,想要知道初中化学和生物哪个比较简......
-
写隋末唐初的穿越小说,大家看得很爽的同时,我在写隋末如意公主的过程中也在不断的查阅资料,希望给大家展现一个真实的隋末生活,真实的隋末的器具,日用品,写着发现...
-
今日早报 每日热点15条新闻简报 每天一分钟 知晓天下事12月18日
365资讯简报,每天精选15条热点新闻简报1条微语,每天一分钟,知晓天下事! 8.山西:2023年解聘不合格评标专家1008名,3年以来已解聘不合格评标专家3016人。...
-
必须要推荐给姐妹们,特别是家有正处于青春期的小女孩,一定让她看看这本书,非常非常有用,关系到她们的身心健康,从科学的角度面对自己成长过程中遇到的...
-
1、亚马逊:亚马逊是美国知名的网络电子商务公司,成立于1995年这个平台的产品种类很多,是知名网上零售商和全球第二大互联网企业。 2、微软:微软是美国跨国科技公司...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