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工作后用不到这么多数学知识,为什么还要学?上中校长:无用之用可能是最大之用

工作后用不到这么多数学知识,为什么还要学?上中校长:无用之用可能是最大之用

时间:2024-05-05 19:52:44 作者:
摘要:面对这一常见的“灵魂拷问”,在双休日举行的2020非常数学夏日盛典暨第四届华东师范大学非常数学夏令营名家论坛上,华东师大教育高等研究院院长丁钢教

“大多数人工作后不需要和数学打交道,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多时间学数学?考试为什么还要那么难?”

面对这一常见的“灵魂拷问”,在双休日举行的2020非常数学夏日盛典暨第四届华东师范大学非常数学夏令营名家论坛上,华东师大教育高等研究院院长丁钢教授、上海中学校长冯志刚、南京师大附中校长葛军金句迭出,畅谈数学与教育的关系,收到了许多学生和家长的关注。

无用之用可能是最大之用

在冯志刚看来,数学的学习有两个层面,学生时代读的数学,和以数学为职业的研究学习。

小学、初中、高中数学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渐难渐深。

如果一个人不从事数学工作,确实不需要解一元二次方程,那么,为什么还要读那么多数学知识?

这实际是培养一种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它对人生、对社会的发展相当重要,无用之用可能是最大之用。

丁钢则介绍,他曾经招过一个研究生,从小就是数学强项,在华东师大读理工类本科时得了挑战杯一等奖,但考研时却报考了文科方面的教育学研究生,这让丁钢非常意外。但这位学生却告诉他,因为自己从小就是科技英才的培养模式,一路保送,所以很想研究青少年特级英才培养的道路,这很有意义。

而他的研究也获得了许多部门的数据支持,所以硕士时又获得了挑战杯一等奖,这也是全国仅有的在文科理科都获得挑战杯一等奖的案例。

在丁钢看来,数学好的学生,可以在多学科发挥才能,比如数学建模、量化研究、数据分析等等,都会用到数学方面的能力。

数学不单是逻辑思维,与艺术也搭界

当天上午,华东师范大学前校长、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建磐为营员们做“音乐与数学”主题报告。

王建磐教授从2020年的高考题说开去,从“律学”的概念入手,层层深入,介绍了纯律、五度相生律、十二平均律等不同的律制,以及以十二平均律为主导的三律并用,回顾了我国古代历史上在律学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让同学们在数学、音乐、历史等不同学科间,感受知识学习的融会贯通和科学艺术的博大精深。

初中知识汇集_初中所学知识_学习初中知识

其实,许多同学不知道,王建磐教授在投身数学研究前,还曾做过编剧。

这也让丁钢感慨,“逻辑思维对数学学习很有好处,但是发展形象思维和想象力同样很重要。爱因斯坦说过,直觉思维是人的天赋,我们要去挖掘孩子的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而这也是中国特色的思维方式,比较直观,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这在数理逻辑方面是需要的。”

他甚至笑言,“如果不是一个真文青,也要努力成为伪文青,这对思维有好处”,大学欢迎的是全面发展的学生。

小学对数学的认识,影响孩子一生

葛军被江苏考生们戏称为“数学帝”,参与多届高考命题的他直言,小学里对数学的认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在小学里就一定要帮学生培养起良好的思考问题的方式,“要让孩子自己去玩数学,比如2+3=5,让孩子自己琢磨生活中有哪些是可以应用的,这其实是很有趣的事。”

但葛军也坦言,对数学题正确性的追求和对分数的理解,导致了偏差。

冯志刚也表示,考试的两个目的,一个是检验自己的水平是不是比别人差,另一个就是发现自己还有哪里不懂,从某种意义上说,既要重视分数,也要看淡分数。

考试有一定的难度不是坏事,“孩子如果没有挑战过难度,在对意志力的培养上,就失去了一些宝贵的东西,最好的难度就是让孩子跳一跳能够得着,让学习数学的过程,也称为一个挑战和享受的过程。”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