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我们想过的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因为我发现,对于生活价值和意义的追寻,对于自己究竟想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的探索,如果离开了对于那段经历的正视,将是一道永远也过不去的槛。接纳自己,是一个多么平常的词,而真正从内心全然做到,又是多么的艰难。
那些存在于心底,没有被接纳和看到的脆弱、哀伤,甚至不堪回首,永远不会因为你的漠视,因为你的不关注,而自动消失,总有一天,他们会成为你行进途中的巨大暗礁。
从存在主义和积极心理学的观点看,所有的人生正如同一颗种子,天生有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的需要和能力,所需的,无非是移除阻碍它的成长障碍,为它保障充足的阳光、水分和有营养的土壤。
(自拍于一号公路沿途
)
被看见,才能被疗愈
在成长过程中,曾试着将内心被压抑的感觉,甚至某些看起来不堪回首却真实细腻的经历,试着倾诉给觉得信任的朋友。但往往,才刚刚说出寥寥数语,就被无心地打断,“我们这一代的中国父母基本都这样,大家都有问题”,急于渴望被看见的内心某个角落,也就到此紧闭。
他们说的对吗?我相信是对的。但,被伤害的感受,压抑的情感,会本能地想要寻找突破口。如果负面情绪无法被释放,正面情绪也同样会被压抑。
致力于积极心理学传播的TAL博士说,悲伤的情感一旦被压抑,感受幸福和快乐的情感管道也同样会堵塞,因为他们共用一根神经管道。就像很早看到的一句话,大意是,如果你对痛苦和悲伤的感受力很丰富,那么恭喜你,你对幸福和喜悦的感知也会同样深刻。这无所谓好与不好,因为,那就是情感觉察和表达的规律,是一种无关乎人为价值判定的物理存在。
熟悉我的朋友也许知道我曾接受过一年心理治疗,那是在看了《少有人走的路》那套书以后,自我诊断心理不够健康,希望变得更健康,可以更快地成长。所以,就决定主动求助专业人士。
一些朋友曾问我:那段心理咨询的经历究竟带给你什么?事实上,我也很认真地思考过这个问题。
如今想来,正是那段经历,使我第一次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完整的存在,无论是善良的部分还是阴暗的角落,无论是自卑的时刻还是自恋的瞬间,无论是内心平静还是躁动不安,无论是坚韧果敢还是脆弱无助,都可以,而且应该被完整地接纳,被完整地看到。
也是第一次,我真心地觉得自己可以保持尽量真实,而无需担心因为不被接纳而惶恐不安。
同时,正是这种被看见,被接纳,那些曾被深埋的伤口渐渐结疤,而那份矗在心底、时常浮现的空洞感和虚空感,也终于一点点被填补。
但这并不能一蹴而就。也许,那就是一种炼狱,会需要一辈子的修习和跨越的。好在,当开始正视暗处,在不断探究和希翼中,渐渐遇到了一些同路人,知道许多卓越的心理学家,往往也由此开始。
所以,如果有一天某位朋友跟你诉说内心的脆弱,真的不需评判,也无需多言,只需要意识到,他只是想被看见,想被接纳;他只是感受到了孤独,希望有人分享,而那个他试图信任的人,就是你。
(摄于自驾途中,一号公路沿途)
关系的本质,在于相互了解
前两天,一个朋友问我,研究心理学以后会不会怀疑关系的意义,觉得社交无价值。
这是个很好的问题。我确实曾经这样怀疑过。但现在,已经毫不怀疑,因为越朝内挖掘、向深处探究,越明白真正好的关系具有多么重要的价值。
其中,给我触动最大,让我醍醐灌顶的一点,就在于,TAL博士讲过的一句话,健康关系的首要目标在于,通过关系被了解,而不是被认可。
原话是,“但是Devid Schnarch想说的是,如果我们想要长期的、成功的、健康的、有激情的关系,那么首要的目标,最基本的目标,就是通过关系被了解,被了解,而不是得到认可。这确实改变我很多,不再得到认可,而是追求被了解,实际上大大促进了我的社交能力,大大促进了我的教学,因为我们之间的关系不再有那么大的压力。”
对此,我也深有感触。
在相当长时间里,我一直永远觉得自己不够好,总是被某种无形的焦虑驱赶,疲于奔命,需要不断上进不断优化自己,觉得只有变得完美才会被认可,似乎只要有某种缺陷,就不配得到自己和别人的信任、关爱。
但这其实是一种巨大、深重的自我戕害。
因为这种认知所产生的压力实在太大了。巨大的压力会带来深深的焦虑,而当一个人被焦虑控制时,就无法好好享受当下,无法感受到事情的乐趣,注意力就会不由自空被所焦虑的事物占据。在前面这种认知里,注意力即是被对自己缺陷的贯注占据,自卑也就接踵而至。
产生的结果是什么呢?
当一个人注意力无法安定,心浮气躁时,其实是无法也没有能力关注到、觉察到他人的感受的,当然,也就无法与对方共情。当心灵无法相融时,隔离和孤独就此产生,关系就可能变得疏远。
而,当我们急于追求被认可时,会有什么反应呢?
据我的观察,炫耀和吹嘘就是一种典型表现。炫耀时,心底的期冀其实是因为感觉到了不安,感觉到了与他们的比较害怕不如别人,所以希望被认可,被点赞。但事实上,这真的是一种自己施加给自己暴行!
真正在乎你的人,又怎么会真正地嫌弃你,怎么会真的因为你的不足和匮乏而远离你?相反,他们会因为你的真实的脆弱而更呵护你,而那些表面的泛泛之交,看到你炫耀时,只会在心里嫉妒厌恶你。所以这又何必。
当将任何关系的首要目标设定为被了解,而不是被认可时,就可以安心地成为真实的自己了。这在某种意义上,何尝不是彻底扔掉了枷锁,达到一种心灵的解脱呢?
所以,我会将真诚定义为一种无上的美德。“真善美”中,“真”要居首。
(摄于一号公路,排成一字的海鸥)
该如何为人生赋予意义
新年伊始,总是免不了对于自己,对于未来,设立一些期冀。
而这种期冀,免不了要回到那个很本质的问题,我们究竟想要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据积极心理学创始人,Martin E.P. Seligman的理论,他经过科学及实验的研究,开创性地提出,人生的福祉(well-being)是由五要素(PERMA)构成,即,积极的情绪(positive emotion)、投入(engagement)、积极的人际关系(relationships)、意义和目的(meaning and purpose)、成就感(accomplishment)。
如果这是一个可以对焦的目标,在新年伊始,如果真的有一两个想要提升的能力或者达成的目标,那么不妨放在这个框架下,比量一下。因为我自己的感觉是,如果我们当下做的事,不能被大的价值方向和长远的目标整合,就不免产生迷茫。
反正我是个常常感到迷茫的人,所以,这不过也是对自己内心的一种整理。
现在很喜欢的,正在学习的就是Martin E.P. Seligman的积极心理学内容。后续打算根据自己的心得,整理一些学习笔记。
在此,祝自己新年快乐,也祝看到这篇文章的你们新年快乐。
2019年1月2日
于MILLBRAE 图书馆
(随手拍了一张窗外的景色,作个纪念)
相关阅读
-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
怎样才能发现孩子的兴趣与爱好呢?应该从哪方面开始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还有特长?
怎么看出孩子的兴趣和特长?3-6岁孩子的课余时间应该都是以自由玩耍为主,在自由玩耍中,我们要尽可能鼓励孩子接触生活中不同方面的知识与事物,尽可能发掘出孩子的兴趣。...
-
深圳高端家装装修公司东易日盛装饰告诉您,从装修设计的角度上说,硬装是软装的基础,软装是硬装的完善,两者之间是相互相承的,离开了软装的所谓设计是苍白的,没有硬装做基础...
-
2021年12月24日至2022年1月16日,“山货上头条”助农项目推出为期24天的“冬季山货节”活动,抖音电商开设线上专区推介16省111个县市的特色农产品。...
-
把隔壁美妻催眠之后 - 看着妻子的粉nenrou鲍被朋友的yingrejiba激烈caogan,双目赤红地lu动
正和自己丈夫坐在客厅看电视的乔景白猛然听到敲门声,语气颇为随意地对他丈夫说道:“老公,你现在去开门,看看外面是谁来找你?”“说不定是来找你的。”谭云樵面上温和地笑了一下...
-
深圳高端家装装修公司东易日盛装饰告诉您,从装修设计的角度上说,硬装是软装的基础,软装是硬装的完善,两者之间是相互相承的,离开了软装的所谓设计是苍白的,没有硬装做基础...
-
2021年12月24日至2022年1月16日,“山货上头条”助农项目推出为期24天的“冬季山货节”活动,抖音电商开设线上专区推介16省111个县市的特色农产品。...
-
生活即禅,笑看平凡。这句话道出了人生的真谛,告诉我们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寻求内心的宁静。生活,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它赋予了我們相同的呼...
-
我还真的住在林子里,亲身感受,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人看,睡前就稍微答一下。记得小学二年级的某天中午,我被饥饿催促着向家里跑去,进了小区就看见自己家单元门口停着一辆卡车,装满了家具...
-
1、想深了,就复杂了。复杂的事,看淡了,就简单了。有些事,笑笑就能过去。有些事,过一阵就能让你笑笑。 2、半生以过,我还在苦苦挣扎怎么样才能原谅你的过错,也放过我自己...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