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赚钱方法 > 3年花掉10万,我对知识付费的5点总结!(了解它们能帮你省钱)

3年花掉10万,我对知识付费的5点总结!(了解它们能帮你省钱)

时间:2024-05-10 21:54:28 作者:
摘要:今天下午掰指头算了算,自己这几年为知识付费花的钱,一算不得了,把一辆车的首付都弄没了。前前后后差不多10万,我能会想起具体数值的,就有6万多了。

付费知识有哪些_付费的知识_付费知识有用吗

今天下午掰指头算了算,自己这几年为知识付费花的钱,一算不得了,把一辆车的首付都弄没了。

前前后后差不多10万,我能会想起具体数值的,就有6万多了。具体明细我就不透露了,我来数数自己花过钱的项目。

线上学习训练营、成长社群、在行、在行一点、得到、混沌大学、饭团、知识星球、小鹅通、千聊、荔枝微课、知乎等等等等。

如果把为知识付费的行为成为,被割韭菜,那我已经被割到秃头了。(考虑到我的头发真的快秃了,这个比喻非常合适)

这些钱到底花得值不值,究竟应该怎样为知识付费,今天我就把自己总结的5点心得,全部告诉你。

第一,千万不要因为好奇而花钱

为知识付费将近10万,我最大的一笔开支,在一个社群,这个社群里,我前前后后花了4万多,但是说实话,我不觉得亏。我计算过,加入这个社群之后我赚到的钱,是学费的好几倍。

为了避嫌,我就不说名字了。但如果你熟悉我,你肯定知道是什么社群。

那究竟是什么样的知识付费产品,让我吃了亏?

就是那种因为好奇,让我花钱的产品。举例来说,我之前因为好奇,购买过咪蒙的职场加薪课,但是到现在,我都还没听完所有的课程。当然了,类似没听完的课程,我估计还屯了30个以上。类似于做PPT,书法,运动之类的课程,我都没怎么听。这些课,对目前的我来说,不是最重要的。

为知识付费的最好办法,就是在付费前,先思考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再思考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如果你清楚自己想要提升某方面的能力,并且这套课程很适合你,那就购买吧。

相反,如果你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别买。

学习这件事,最讲究主动性,为了好奇花钱的结果是,你什么都学不好。

第二,实践,是让知识变成钱的最好办法

当我们为知识付费的时候,要先建立一个观念:我花这笔钱,是为了投资自己。如果达不到投资目的,这笔钱就别花。

既然是投资,那就要区分投资目的,我不是很懂金融,但我总结了3个和投资相关的目的:

1.你花钱,是为了学到知识,帮助自己在职场上赚到更多钱

它可以是,你学会了PPT技巧,提升了办公的效率,也可以是,你掌握了文案写作能力,并因此找到了工作。

2.你花钱,是为了发展人脉,寻找合作

这种投资目的,更适合有产品的人,如果你在创业期,想要推广自己公司的产品,花钱加入某个社群,认识一批牛人,推销自己的产品,就很合适,至于你学不学到东西,那反倒是次要的。当然了,如果你是一个微商产品的代理商,也属于有产品的人。

3.你花钱,是为了学习别人的赚钱方式

这种,属于高段位的操作,花钱学习,不是为了学课程内容,而是为了学习发起课程的人,到底是怎么赚钱的。我听说过一些人,他们花钱加入某个知识付费社群,然后一个月时间不到,也捣鼓出了同样类型的产品。这种空手套赚钱模式的人,实属666

不管你带着哪种投资目的去学习,都没问题,重要的是,不要忘记自己的初心,千万别一开始是为了学知识,结果天天研究怎么发展人脉,最终一件事都没有搞定。

第三,死知识治标,活知识治本

如果我们只沉迷于,学习知识付费产品本身,我们就无法成为高手。真正成就高手的,在内容之外。

举例来说吧,得到APP上有一套品牌营销的课程,主讲人是上海华与华营销咨询公司的创始人华杉。听他讲课,是一种享受,理论加案例都有,并且内容还很通俗易懂。

但如果,我们只靠这套课程上的内容,去开一家营销咨询公司,那估计一年不到就会挂掉。

原因很简单,课程上教的是大仗的打法。你一个三五人的初创公司,按照这种理论去经营,肯定不合适。

具体到实际操作,你可以看这套课程的最后几讲,里面提到了华与华帮助老娘舅提升业绩的案例。你会发现,真正提升业绩的做法,整套课程里,一点都没提到。比方说,设计门店海报,统计经过门店的路人数据等等。

想让知识付费给你帮更大的忙,我们不能只听别人讲了什么,还要看别人做了什么,很多做知识付费产品的牛人,都有自己的社交账号,出版过相关的书籍,接受过采访,做过演讲等等。

既然要学习,就要全面学习,看看牛人究竟是怎么变牛的,而不是听他分析自己的成功之道。

阴谋论一下,某些真正对他们帮助最大的知识,他们可能不会说出来,但在社交平台上,会不经意间表露出来。

这些,才是最值得你学习的。当然了,不排除一种情况,他们自己也没觉察到,这个知识点对自己最重要。

第四,追求知识的有效性,而不是性价比

如果说知识付费也分消费层级,那我现在算是走上了轻奢级的道路。

三年多以前,我对知识付费了解得不多,对此抱着一个谨慎的态度,超过99的线上付费课程,我都不会买。那时候的我,追求的是性价比。

但现在,我变了。

你可以把这理解为,血的教训。

同样是教授一门技能的知识付费产品,我们在付费之前,最先考虑的,不应该是它的性价比高不高,而是它到底对我有没有用,我能获得的方法论密度高不高。如果不高,那么1块钱都是浪费,如果很高,那么1万元,都划算。

怎样判断一个知识付费产品的方法论密度呢?

如果这个产品,我们假设是课程,这个课程的老师,在其他平台做过同样主题的分享,或者写过同样类型的文章,不妨先看一看,先判断他讲的,对你的帮助大不大。

或者,看这个人在相关领域,有没有取得成绩。

我结合自身来讲吧,被人民日报转载文章那会儿,是2016年,那时候的我,根本没考虑过开写作班,因为我自觉能力不足,没有方法论可讲。

但后来,我在文案写作领域做出了成绩,用1篇文案卖出了15.9万元的故宫日历,多篇文案的转化率高达5%之后,我才有底气开课。

我现在为知识付费,都会先做判断,如果课程的主讲人我不熟悉,那么即便这个课程对我有帮助,我也会犹豫。

先判断自己能得到多少有效的知识,再付费,这样能让你省很多钱。

第五,客观看待知识付费,非传销,也非法宝

我为知识付费过,别人也为我的知识付过费。

在我眼中,知识付费是一个很好的商业行为,我们必须学会客观看待它。

讲起来挺好笑,最早我为知识付费,开始积极学习时,我的一些朋友和亲戚认为我进入了传销组织。(可能,他们怀疑的是课程分销这方面)

但后来,我身边的人慢慢理解了,我为对自己有用的知识付费,我为购买我时间的人,提供有价值的内容,我从不强迫身边人或任何人购买。

知识付费不是什么新鲜产物,它只不过是把上学,参加培训,换了一个新名字而已。

我们家是一个特别开明的家庭,我跟我爸我妈我哥我嫂子,都说过我目前做的工作,开发知识付费产品(其实就是写作培训),是我目前的工作内容之一。

首先,知识付费不是传销活动。其次,知识付费,也不是什么帮助你快速成稿的法宝。

很多人,包括过去的我,总有种错觉,认为买了某知识付费产品,就能快速复制别人的成功。但是,别逗了,即便这个知识付费的开发者,真的把所有成功的秘诀都告诉你了,你能一下子学得完吗?

学不完。

这就好比,让马云丢掉手头一切工作,全力辅佐你,你们也造不出第二个阿里巴巴了。

为知识付费,别妄想复制别人的成功。而是,从别人的经验中,找到对自己最有利的那部分知识。

虽然我们造不出第二个阿里巴巴,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学习知识,扩大自己的优势,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让自己生活得更好。

想要实现这些美好的结果,还是得回到第一个话题:

在为知识付费之前,你一定要清楚,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以及,第二个关键:

学到的知识,你必须使用到生活和工作中。而不是,为知识付费之后,就丢到收藏夹,再也不管不顾。

最后,讲点心里话。

虽然花了近10万,但我不会停止为知识付费。

我一直有个想法,想存下一笔钱,去外国留学,学习非虚构写作,学习行为经济学。大概,这会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至于为什么我想花这笔钱,是因为我想以此,让自己的知识变得更系统化。

对现在的我来说,这是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但是,不管了,人这一辈子,活着总得有点追求嘛。

如果花钱学习,能让自己生活得更好,哪怕心里感觉更好,那就别犹豫,用力去花吧。

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学习回报率更高的投资了。(原则是,你必须行动起来,使用那些你学到的知识)

付费知识有用吗_付费知识有哪些_付费的知识

关于知识付费,你怎么看?

不妨把你的想法,写在评论区,我们一起讨论

以及,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为你提供个人成长和营销领域的干货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