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江观察》:发恳切之声 与新时代同频共振
人们常说,评论是媒体的眼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热切呼唤党媒评论对此作出反应,与新时代同频共振。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在2016年“2·19”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将其定位于“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特别强调“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度强调要提高“四力”。评论,无论是凸显党媒自身“居高声自远”的核心优势,还是满足互联网时代受众辨析信息真伪的需求,或是出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迫切需要,都是党媒提升“四力”的重器,而更多地受到关注和重视。
顺应这个趋势,浙报集团于2016年底启动新一轮媒体融合改革后,《浙江日报》专门改组成立了全媒体评论理论部,负责报、网、端、微等数个端口的评论理论采编发等工作。目前除了出版报纸端的评论理论版面以外,还同时运营浙江在线和浙江新闻客户端上的“观点”频道,“学习有理”和“弄潮号”两个微信公众号。从事评论理论的工作团队迅速壮大,目前已有近20人。
2016年3月7日《浙江日报》第9版
报纸上的评论理论版面规模也不断扩大,目前评论理论部每周承担的版面数量达7个。评论的阵地从报纸扩展到新媒体端,每天稿件的更新量达到20篇。报社还对评论理论担当的角色予以“加码”,拓展其“议论”空间。
评论对象不仅只围绕浙江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及时发声,深度发声,在党中央出台大政方针、国家发生大事盛事时,也是积极参与,快速发出“中国好声音”。
评论题材不仅关注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等时政“硬新闻”, 也将社会热点、民生关切纳入眼界,诸如徐玉玉、魏则西、雷洋、罗尔等热点事件发生后均及时发出自己的声音,在热点舆论引导上不沉默、不缺席,体现了党媒的担当。
评论体裁既有社论、之江平、本报评论员等“庄重体”,也有《新闻评说》《之江观察》《钱塘论坛》《今日时评》等“时评味”,品类丰富、风格多样。
正是在报社上上下下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浙报评论的层次和质量才有了明显的提升,也为《之江观察》等重点栏目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文风软 叙事活 事件新 观点明 思想深
《之江观察》栏目定位为省级政经大报的拳头评论产品,着力于系统论述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调研式”“观察式”评论,深度阐释各级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及时评判重大新闻事件,提炼剖析社会现象,积极回应民生关切,弘扬主旋律,凝聚“最大公约数”。
2016年5月11日《浙江日报》第12版
作品的形式体裁主要有两种:一是围绕某一重大主题,以多篇评论进行组合式主题评论;二是对单一事件进行“热评”,在评论版头条呈现。
内容品质方面,注重文风的软、叙事的活、事件的新、观点的明、思想的深;注重顶天立地、姓党名报,既理直气壮弘扬主旋律、聚焦核心圈,又高度关注热点新闻事件。特别是在重大热点新闻事件面前,敢于横刀立马,立于舆论沸腾之潮头来引导热点舆论,传播党媒好声音。
《之江观察》栏目的主要特点有:
观察地方,解析新潮流。《之江观察》的一大特色,是开创了浙报调研式评论的先河,为评论注入了调研元素。在评论员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供对某地某个发展现象、发展成效、创新政策乃至存在问题的独到解析。评论员主动去观察分析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和现象,继而走出办公室到基层一线进行调研观察,再以夹叙夹议的形式写出深度观察式评论。
这一创新做法,一方面打破了现在报纸评论最为流行的生产范式,即新闻事件发生——评论员跟进关注——选取角度撰写评论——发表的常规套路,改由评论员主动设置议题、通过调查研究积累素材、经过深思熟虑提炼观点,最后到写出系列评论予以引导。另一方面,也打破了当前报纸评论生产中十分普遍的评论员只是待在办公室,通过从网上或其他渠道收集二手资料进行评论创作的生产方式,开创了评论员“走转改”的新渠道。
比如,《乡村民宿发展需要精心呵护》《一次决策调研的大逻辑》等评论都是本报评论员深入调研的成果。这些来自一线、生动鲜活吐露着泥土芬芳的观察性评论,既提供了外界看浙江的窗口,也为基层治理提供有益启示,体现了党报评论深度、权威的特征,也为摆脱评论创作的程式化进行了有益探索。
2016年7月6日《浙江日报》第4版
服务大局,高扬主旋律。《之江观察》的另一个关注重点,是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省委中心工作开展系列评论,浓墨重彩,做深做透,突出权威性和指导性。
比如,2016年的不同节点,我们先后开辟“学习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系列6篇、“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有感”系列8篇、“接力长征”系列5篇、“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系列5篇,均是重点解析阐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主题评论。
另外,以《壮哉少年志 筑梦向未来》为主题的4篇评论聚焦习近平总书记给浙江大陈岛老垦荒队员后代的回信等,彰显了党媒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职责使命。
澄清谬误,引导热舆论。《之江观察》不仅关注“庙堂之高”,也透析“江湖之远”,在主流媒体及时回应社会热点、民生关切上作出了一系列勇敢探索,为受众提供权威可信的分析视角和价值判断。在2016年发生的多起重大舆情面前,《之江观察》均未缺席。
比如,针对“魏则西事件”舆论持续过热,我们以4篇组合式评论《魏则西事件:应怎样吸取教训》予以关注、激浊扬清;《法治阳光穿透雷洋案疑云》《正视信息泄露的“公地灾难”》《让电话那头从此天下无贼》等评论,聚焦雷洋案、徐玉玉案等热点事件,在暄嚣的社会舆论中拨开迷雾,等等。这些热气腾腾的评论,或澄清谬误,或惩恶扬善,或娓娓道来,或激情昂扬,让受众感受到既有情怀、又有理性、耳目一新的党报锐评,打破了受众对传统党媒在热点事件上反应迟钝的“刻板印象”。
创新形式,增强引导力。《之江观察》还在形式上作出创新,积极尝试组合式评论,即对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及重要会议以及热点社会现象,采取围绕同一主题,从不同角度,同时用多篇评论予以聚焦。这种方式,可以对重大政策、中心工作阐释更加全面,评论更加透彻,笔力更加集中,解析更加到位,也更有利于形成声势、壮大舆论引导效应。
比如,前述《壮哉少年志 筑梦向未来》《魏则西事件:应怎样吸取教训》《将“三改一拆”进行到底》《一切辉煌,皆为序章》等皆为围绕某个主题的组合式评论。
同时,借助浙报集团开展的媒体融合改革,《之江观察》评论在应用新媒体方面也作出了积极尝试。目前,评论理论部运营“弄潮号”“学习有理”两个微信公众号,以及浙江在线、浙江新闻客户端两个“观点”频道。《之江观察》的评论,均在报端网微多个平台推出,与受众互动,增强了传播效果。(作者王玉宝 张永贵分别为浙江日报全媒体评论理论部主任助理、副主任)
本文版权归中国记协所有,转发请注明来源。
相关阅读
-
俗话说:“坟上万物生土堆,先富后贫子孙亏”,是什么意思,万物生,俗语,图解易经,坟墓,墓地...
-
今天是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十周年,也是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总体国家安全观涵盖政治、军事、科技等诸多领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
中国十大公共广播系统生产商有哪些?“2018年度中国公共广播系统十大品牌评选”是由品牌排行网主办的全网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品牌综合实力排名评选活动。此次评选...
-
教学相长、及时而教、不陵节而施、长善救失、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不躐等、藏息相辅等。8.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被称为“教育学之父”,其著作...
-
目送2021远去,我们面对的仍然是一个跌宕起伏的世界:新冠疫情此起彼伏,世界各国经济复苏参差不齐;但展望2022,我们充满希望:一个深化改革和深度融入世界的中国...
-
《政治学原理(专)》课程阶段练习二.doc...
-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就是要激励广大团员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奋勇前进。...
-
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李克强栗战书汪洋赵乐际韩正出席 王沪宁主持新华社北京5月10日电 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
-
2024年4月15日是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今年的主题是“总体国家安全观,创新引领10周年”。谈及“国家安全”,似乎总让人联想到“国土军事”...
-
中国共产党章程(1)...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