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③④把基层民主中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与-余杭高级中学.ppt
*2009浙江高考 《政治生活》条目解读 余杭高级中学 严建强 2009.4.16 一、新题特点 1.从目标看——综合性 既有学科知识的综合,又有能力的综合 2.从选材看——贴近性 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本土、贴近探究 3.从内容看——集中性 考主干知识,考与社会热点结合紧密的知识 4.从功能看——甄别性 新题特点 重基础知识的甄别、重能力的甄别 5.从设计看——灵活性 题目设置灵活,且突出知识的活用 例1.(样卷·34)2008年10月14日,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在网上公示后,各界人士用信函、传真或网络邮件等方式提出了各种调整修改意见。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我国公民具有提案权 ②我国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③我国公民拥有依法参与民主决策的权利 ④我国政府坚持依法执政、科学执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 ② ④需要学生对分布在《政治生活》不同单元中的内容进行逐一甄别,即考查学生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例2. (2008·江苏镇江模拟)“同历决策过程,共享决策成果”,这十二个字是对近年来我国公民直接参与决策的过程及其结果的真实写照。
人们在参与民主决策的过程中真切感受到了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步伐,但也发现,还存在着征求公众意见信息宣传乏力,邀请公众参与方式单一,参与内容随意性强等缺陷。针对材料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你认为国家应如何提高公众参与决策的热情,提升决策质量?请分析说明。题目涵盖知识面较广, 需要考生有较强的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能力并对书本知识整体把握和整合的能力(特别是后者) 例3:(2008山东文综·28)(3)山东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大而强、富而美”社会主义新山东的发展目标,真抓紧实干,取得显著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需要全省人民的共同参与。某校高一(3)班学生以“山东省基层群众自治状况”为课题,组成了研究性学习小组。该小组搜集到以下资料:从2007年9月到2008年2月,山东省81055个建制村中,已有80490个村通过投票选举完成村民委员会换届,选民参选率高达94、6%。 该小组针对所搜集资料中蕴含的政治生活道理展开了热烈讨论。假如你是小组成员,请全面阐述自己的观点。题目切口比较小,但需要学生材料现象进行概括,同时对村民自治原因,怎么更好实施等提出自己的观点。
能力要求较高。 ◆贴近本土 这在二张模拟试卷、样卷和其他省份的高考卷中都比较突出。浙江高考首次自主命题,以浙江本土重大时事或巨大变化为背景材料的可能性比较大。 ◆贴近时代 背景多是一年来特别是2008年下半年来的时政。样卷及模拟卷甚至有2008年12月、2009年1-2月的事情,距考试时间非常近。且是重大的国际国内时政如汶川大地震、神七飞天、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新医改、应对金融危机、“三通”、“消费券发放”、就业、美国总统竞选等与《政治生活》可以结合的一些时下人们热论的问题。 ◆贴近生活 许多背景材料中的时事,都是学生学习、生活和今后工作密切相关的(百姓公交、医改······)◆贴近探究新课程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这一理念在一些试题中已经体现。(如08山东文综38)。《政治生活》考试条目有2个条目是综合探究中的,因而也应引起重视。 《政治生活》频考条目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8 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7 党的地位、性质、宗旨、执政方式、执政宗旨 6 政府性质、宗旨、工作原则、职能(也包括国家性质与政府职能的关系 5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4 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 3 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与真实性 2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 1 主要考查全国人大的权力。
但监督权与决定权容易混淆。 1.重基础甄别——考易混、易错知识点: 例1.(2008江苏·8)2008年3月1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审议通过,表明全国人大在行使A.监督权 B.立法权C.决定权 D.任免权 (1)易混 (2007广东)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5年来共听取并审议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41个专项工作报告,15个决算、审议和计划执行情况报告。这体现全国人在常委会的A.监督权 B.立法权C.决定权 D.任免权 例2.(一模·9)杭州某社区通过“海选”产生了自己的居委会。这 ①有利于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②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具体体现 ③是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一种手段 ④是群众自治的一种形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把基层民主中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与我国人民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权利的形式放在一起,学生很容易出错。 (2)易错 《政治生活》易错、易混知识点: 1、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坚持三大基本原则 2、公民政治参与的四个途径 3、人代会与人代制 5、人大的职权之间及人大职权与人民代表的职责 6、共产党执政与政府依法行政 7、权力机关与最高权力机关 8、政府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中的具体内容 9、新型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例(2007江苏·36)辨析“公民纳税越多,享有的公共服务也越多”。
高考的4种能力要求均有体现。要求多角度运用知识,多维度思考问题,从宏观上把握和运用知识 2.重能力甄别例1、(杭二模·31)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浙江首次通过电视和网络直播公开选拔颂导干部。这一做法①能激发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热情②有利于选拔过程的公正公平③有利于公民监督干部的选拨和任用④有利于通过民主选举选拔国家干部A.①②③ B.①②④C . ②③④D.①③④例2、(2007江苏·36)辨析“公民纳税越多,享有的公共服务也越多”。二、对条目宏观把握的思考 社会主义 政治文明 建设 人民民主专政 决定 巩固 本质、特点 人民民主的 广泛、真实性 领导力量 中共(执政) 参与主体 公民(人民) 管理实施 政府(行政) 重要内容 制度建设政策保障 外部环境 国际环境 宏观把握模块知识 领导力量 中共 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性质、宗旨、指导思想 完善 执政方式 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主体力量 公民(人民) 有序政治参与 准则 享有政治权利 履行政治义务 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途径方式 权利和渠道 民主选举 民主决策 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 选举制度选举方式 多种方式、 直接参与决策的意义 村民、居民自治 及其意义 负责任行使监督 组织管理 政府 主要职能 宗旨和工作原则 依法行政 意义要求 提高水平 接受监督 意义 体系 树立权威 权威及体现 来源及树立 根本 政治制度 基石 人代会 法律地位、职权 组成人员 人大 代表 组织活动原则 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其优越性 我国的宗教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宗旨 基本立场 基本准则 走和平发展道路 重要内容 即制度或政策保障 人代制 职权 产生 民主集中制 我国的政党制度(见前) 外部环境 国际社会 主要成员 主权国家 国际组织 (联合国) 相互 关系 决定因素 维护我国国家利益 时代主题 世界格局 维护和平与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 国际关系 和平与发展 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生活在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的国家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 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 内容——政治权利、政治义务 原则 参与社会公共管理 主要主体 原则 参与政治文明建设 关注国际社会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公民 政府 履行职能 坚持原则 依法行政 接受监督 公民——有序参与 政府——树立权威政府的具体要求 树立权威 成员及关系 时代的主题 格局的变化 建立新秩序 我国的政策 根本政治制度 中特政党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宗教政策 决定 按编者意图及书本知识整体把握 根本的是把”三者”有机统一 三、对条目的微观把握 *
相关阅读
-
声音类副业流行好久了,也有不少机构在做训练营,快速教你怎么把声音变得专业、有表现力,还会给你介绍有声书、音视频课程等等配音的单子。...
-
大湾区金融业“成色”如何?日前披露的2023年度《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显示,在金融板块,全国共有24家银行、7家券商机构、14家保险机构上榜...
-
男性朋友因为自身原因而出现久别第一次碰女人时,会因为自身的敏感程度较高,且精液的一个积存情况过满而易引起射精过快,所以在处于这样的状态下射得快不一定就是早泄...
-
回顾2020年四季度发生的社会热点网络舆情事件,发现其中引发网民热议的有学校类、家庭暴力类、疫情类、消费类等事件。蚁坊软件有对整个2020年四季度社会热点网络舆情事件进行了整......
-
2月24日早上,马来西亚警方正式公布了对“金正男”(朝鲜方面认为死者是“金哲”)尸体的尸检结果。声明中称,死...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3.2《参与民主生活》课件 (共58张PPT).pptx
2017年3月1日下午,在北京举行的2017年学生提案提交全国政协大会新闻说明会现场,来自全国各地学校学生共提交了6份提案。其中,河北衡水中学模拟政协社团学生提供的提案素.....
-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2课时 参与民主生活.pptx,正 文;第2课时 参与民主生活;选举方式;【误区】参与民主生活就是“参政”。...
-
我国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成效、面临的挑战及建议,科学...
-
新东方在线考研频道小编为考生总结相关的时政热点问题,下面为大家分享:2023考研每日时事政治:2022年12月国内外新闻,希望能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
-
11月7日,2023年全球华人经济和科技峰会在深圳隆重举办, 金融壹账通 受邀参加了本次活动。此次峰会旨在汇聚全球华人精英,促进 东西方 跨文化交流。...
-
当今中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显著变化。专家指出,中国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促进科技成果为更多人所及所享,为全球科技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