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三伏天养生知识大总结!想看的都在这里!

三伏天养生知识大总结!想看的都在这里!

时间:2024-05-21 21:05:34 作者:
摘要:三伏时间三伏酷暑,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对氧气和养分的需求量增加;另一方面,由于气压偏低、人体大量排汗,体内水分流失多,使血液黏度上升,血液循环受阻,所以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三伏时间

三伏天的知识_三伏知识问答_三伏天相关知识

三伏天相关知识_三伏天的知识_三伏知识问答

三伏酷暑,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对氧气和养分的需求量增加;另一方面,由于气压偏低、人体大量排汗,体内水分流失多,使血液黏度上升,血液循环受阻,所以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三伏天不论男女,都要以坐月子的态度来养生。三伏天养生知识想学的都在这里,值得珍藏!

三伏天的知识_三伏知识问答_三伏天相关知识

据医院急诊室大夫介绍,每年三伏酷暑的时候,都会接诊大量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所以大家要额外注意,伏天几件事情千万不能做:

三伏天相关知识_三伏天的知识_三伏知识问答

7岁男孩连吃3根冰棍导致消化道大量出血,24小时内输血量高达8000毫升以上,相当于把全身的血液换了5遍!天快热了,吃冷饮需节制,千万引以为戒!

三伏知识问答_三伏天的知识_三伏天相关知识

7岁男孩连吃3支冰棍引发大吐血

详情请戳视频,建议在wifi下观看:

夏季少吃瓜,换吃参

预防中暑是大家首先想到的问题。夏季瓜果众多,特别是西瓜,确能解暑,但不可多食,因其性寒,日常可配些红糖姜茶以平衡其寒性。

夏天最好的补气药是红参,和姜。

2、不吃冰饮、雪糕,冷粥祛湿最好

如果怕热,可以喝常温的凉白开,朴素而养身。如果你能坚持一个三伏天不碰冰饮、雪糕,即使不专门去“冬病夏治”,体内的顽固寒气也能自己好大半。

尤其是一到冬天就特别怕冷、手脚冰凉的亲,记住了哦!

三伏天相关知识_三伏天的知识_三伏知识问答

“冷粥不冰,过伏天”

夏天不能吃冰淇淋,不能吃生冷的,但是冷粥来上一碗还是可以的。这个冷粥,不是说加了沙冰的那种,而是经过冷藏之后,恢复到室温稍带凉意的粥。

山楂冰粥能开胃养脾、消脂益气,更适合老年人食用。

具体做法:

1、山楂洗净备用,糯米洗净,冷水浸泡2小时后沥干水分。

2、锅里注入凉水,旺火煮开,倒入山楂,煮15分钟后,捞出山楂;倒入糯米,中小火煮熟,加入冰糖。晾后存入冰箱的冷藏柜,适时取出后,放致室温食用。

三伏知识问答_三伏天相关知识_三伏天的知识

3、吹干头发再睡

很多人认为,夏天气温高可以不吹干、擦干头发就睡,但实际上这是很不好的习惯!

夏天时,人洗澡特别勤。有的人头发湿漉漉的,就坐在空调屋里,甚至头发不吹干就睡觉,导致“湿邪”在不知不觉中入侵身体。所以,夏天也要把头发擦干再入睡。

三伏知识问答_三伏天相关知识_三伏天的知识

4、颈椎、腰身不要对着空调

从外面一身汗回来或者在运动后,对着空调使劲吹凉风,湿气会借机顺着张开的汗毛孔进入人体,损伤阳气。

现在冬天很少见到真正着凉感冒的病人,夏天反而比比皆是,就是因为用空调导致汗液挥发不出来淤积体内。

在空调房里穿衣服,要过肘过肩,女性不露腰,男性不露颈椎。

三伏天的知识_三伏天相关知识_三伏知识问答

即使吹空调,也不要整天整夜地吹,可以开一会儿再关,温度也不要调太低,保证室内外温度差不超过7℃,同时注意不要让空调直吹身体。肩背部不要直对着空调,如果温度不能自行调节,可以在肩上搭个披肩,晚上洗个温水澡。

5、纳凉熬夜是大忌

很多人喜欢熬夜,从中医角度来说,睡眠不足就是脾虚的症状,表明体内湿气过重。

三伏这几天应该要补一个午觉,30~60分钟都可以。过了1个小时的午觉,就会影响晚上的睡眠了。

三伏天的知识_三伏知识问答_三伏天相关知识

6、久坐不动

夏天动一动就出汗,现代人不像以前,爱动久坐会使人供血不足,加重乏力和肌肉酸痛,影响湿气的排除。

夏练三伏,就是告诉我们,夏天不可以完全不动,应该要稍微活动一下。

三伏天的知识_三伏天相关知识_三伏知识问答

7、夏练三伏,但别傻练

常说的“夏练三伏”,并不是让大家不分时间、地点、情况地去锻炼。

医学研究表明,夏天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的时候,人体会出汗;且情绪调节中枢就会受到明显影响,人也容易心烦意乱。

这个时候练一练的方法很简单:端坐、闭目、吞津,就是一个好方法。

方法:两臂自然下垂,放在腿上,双目和口微闭,调匀呼吸;待口中津液较多时,将其吞咽,可连续吞咽3次;然后,上下牙叩动10~15次,可起到养心安神、固齿健脾的效果。

三伏天相关知识_三伏知识问答_三伏天的知识

伏天要做的事情

热水洗澡

祛湿邪

很多人在进入伏天后,会感到四肢乏力、全身发困、浑身酸困、汗出过多而黏腻不爽。有时候吃东西,也感觉没有胃口,吃下去难以消化,整天肚子胀胀的。

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湿邪。而对付湿邪的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洗热水澡。

进入伏天后,大部分人就会把洗热水澡这个习惯给排除了,觉得夏天要洗冷水才够清凉。其实天气越热,湿邪越重,热水洗澡就显得更有必要,而且洗完以后身体会觉得神清气爽,并不会觉得出汗难受。

三伏知识问答_三伏天相关知识_三伏天的知识

吃丝瓜

赛人参

伏天吃丝瓜赛人参,这是因为丝瓜里边含有人参所含的成分——皂甙,非常适合伏天食用,解暑防燥。

翠绿的丝瓜,无论是做清汤,还是做凉拌丝瓜都能令人胃口大开。

天热的时候,凉拌丝瓜最好。选颜色深、有光泽的嫩棱子丝瓜,去皮,切条。做凉拌丝瓜不用酱油、醋和味精,只用少许盐,姜丝,和香油,这样才能突出丝瓜的原味。入口凉丝丝的,嫩脆多汁、满口清香。喜欢吃辣味的可以适当放些辣椒。

三伏知识问答_三伏天的知识_三伏天相关知识

伏天开空调

26℃最合适

空调致病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室内外温差过大。虽然人体有一定的体温调节能力,但这个能力是有极限的。

专家建议,室内外温差不应太大,一般在8℃至10℃左右。夏天虽然可能出现38℃以上的高温天气,但是一天中大多数时间的温度都在35℃以下,所以26℃左右的室内温度是比较合适的。

三伏天相关知识_三伏天的知识_三伏知识问答

空调开了3小时要去透透气!

这些三伏天的注意事项,

你记住了吗?

颈椎最怕空调,风扇来代替

天气热自然很多家庭都长时间开着空调,空调可以迅速降温,但常吹空调会影响人的排汗功能。排汗是人体自我调节的降温过程,长期呆在空调房中,人体对温度的调节能力就会降低,中枢调节能力下降,会引发各种不适。

另外,颈椎对着空调吹,周围的软组织会产生病变,形成肌肉和皮下组织的慢性炎症,造成颈部持续痉挛、后背酸痛等后果。

三伏天的知识_三伏知识问答_三伏天相关知识

因此,最好少开空调,用风扇代替来降温。还可以多开窗,加速空气流通也有助于降温。特别是老人,由于机体衰弱,对温度的调节能力有限,更要少吹空调,出门可带把扇子。

即使吹空调,也不要整天整夜地吹,可以开一会儿再关,温度也不要调太低,保证室内外温度差不超过7℃,同时注意不要让空调直吹身体。肩背部不要直对着空调,如果温度不能自行调节,可以在肩上搭个披肩,晚上洗个温水澡。

喝水最怕快,姜茶老少咸宜

伏天气温高,人体容易脱水,因此大量补水是防止中暑的最佳方法。但是,很多人习惯大口大口地喝水。水喝太快,水分会快速进入血液,在肠内被吸收,使血液变稀、血量增加,心脏不好,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人就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导致心肌梗死。

因此,夏天喝水不能喝太快,要少量多次。每次只喝100~150毫升,身体吸收得更好,也不能贪凉,10度以上的温水对身体最好。

三伏天的知识_三伏天相关知识_三伏知识问答

每天喝水时,可以选择适当的喝点姜茶。【后面会详细介绍】

眼睛最怕晒,物理防晒效果好

在烈日下,眼睛是最脆弱的器官。专家提醒,眼睛喜凉怕热,不注意防晒,很容易提前老化,并引发各类眼疾。

三伏知识问答_三伏天相关知识_三伏天的知识

如果要在上午10点到下午4点外出,一定要进行物理防晒,比如戴上太阳镜、帽子或打遮阳伞,太阳镜颜色以茶色、淡绿色防紫外线效果最佳;可以多吃点养眼的食物,比如桂圆、山药、胡萝卜、红枣等;夏天细菌繁殖快,尽量少用手揉眼睛;流水洗脸,可减少眼睛疾病。

锻炼最怕早,游泳最避暑

夏天天亮得早,不少人早早到公园去晨练。清晨,植物经过一夜的新陈代谢,吸收氧气,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使树木花草多的地方二氧化碳的浓度增高。

研究表明,夏季空气污染物在早晨6点前,烧煤和汽车尾气排放等产生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各种有害物质在空气中聚集较多,正是污染的高峰期,呼吸了这些污浊的空气对人体会产生有害的影响。

三伏天相关知识_三伏天的知识_三伏知识问答

另外,日出之前,因为没有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附近非但没有过多新鲜氧气,相反积存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对健康不利。因此,夏季晨练时间不宜早于6点。

夏天人体能量消耗大,适合进行一些“低调”的运动,游泳就非常好。因为水的散热能力比空气高15倍,游泳时人体能够保持体温恒定,不易中暑。

家里最怕灰,每周勤打

夏天闷热、湿度大,使得灰尘更容易附着在空气里,进入人的皮肤和体内。由于肉眼很难发现,人们常常疏于清理,它们长期漂浮在空气中,并大量附在物品表面,成为空气中尘螨及霉菌孢子的栖身地。这些脏东西会趁机进入呼吸系统,进而引发哮喘、鼻炎等多种疾病。

建议夏天应增加清洁的次数,两三天打扫一次。

肠胃最怕凉,睡觉护好腹部

夏天冰淇淋、冷饮、冰冻水果,吃起来那叫个爽!但夏季也是肠道疾病的高发期,专家建议,这个季节少吃太凉的东西,尤其早晨起床时和晚上临睡前。

三伏天相关知识_三伏知识问答_三伏天的知识

睡觉时,不要赤膊,要身穿睡衣,这样可以护好腹部,防止“风邪”进入体内,伤及脏腑。需要注意的是,不是穿得少就一定凉快,当温度高于37℃的时候,皮肤反而不能散热,还会吸收外界的热量,所以,从种程度上说,夏季男性不要赤膊出门,女性也不要穿过短的裙子。

三伏天养生一定这样做

三伏天不同于平日,天气热身体消耗大,饮食上要记住“三三”法则!

生姜和它一起吃,男性越吃越强,女性越吃越瘦!

三伏知识问答_三伏天相关知识_三伏天的知识

俗话说的好“冬吃萝卜,夏吃姜”。为什么夏季那么炎热,人们还要吃辛、温的生姜呢?

其实,在夏季,人们更容易被风邪所入侵。因为夏季闷热,湿度比较大,这时大家较宜贪凉,很容易导致感冒。下面我们来看看,夏季人们食用生姜的好吃有哪些。

祛湿

夏季很多人喜欢吃冰激凌、雪糕等冷饮,并且很多人喜欢长期呆在空调房间不出门。这都会导致人体内的湿气无法正常排出,导致肥胖。

吃姜也是化解体内湿气的一种好方法。生姜有解表化湿功效。换句话说,吃生姜对于很多湿气重的女性朋友来说,有很好的减肥功效。

升发阳气

夏天早上吃姜,保健养生的效果最好。原因是姜最擅宣发阳明经的阳气。夏天早晨正是气血流注阳明胃经之时,此时吃姜,正好生发胃气,促进消化。

而且姜辛温,能加快血液流动,有提神的功效。

壮阳养生

中医认为生姜是助阳之品,自古以来素有“男子不可百日无姜”之语。生姜有壮阳的功用可能和其味辛通阳有关。

宋代诗人苏轼在《东坡杂记》中记述杭州钱塘净慈寺80多岁的老和尚,面色童相,“自言服生姜40年,故不老云”。

三伏知识问答_三伏天的知识_三伏天相关知识

预防中暑

夏季特别是伏天炎热,汗出甚多,在当下情况下,人们往往采用空调、冰镇饮料等解暑去热。其实,效果且适得其反。

过度饮用冰镇饮料、寒凉过度的后果是不但伤及脾胃、胃痛腹泻,也会造成口中黏腻、口干舌燥,无汗,暑热不解的后果。

这是因为热甚于外、脾胃空虚,寒凉败胃,阳气不得内收。这是如果饮用辛热的生姜凉茶(常温)温胃护阳、阳气内守,暑热就不会浮盛于外,人体自然就会感到神清气爽,通体舒泰。

三伏知识问答_三伏天相关知识_三伏天的知识

开胃健脾

现在科学研究发现姜中含有姜醇、姜烯、水芹烯、柠檬醛和芳香等油性的挥发油;还有姜辣素、树脂、淀粉和纤维等姜在炎热时节有兴奋、排汗降温、提神等作用。

解毒杀菌

夏季人们喜食冷饮、冰棒、雪糕以及凉菜等冷制品,这些食品易受外界病菌污染,食入不当会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而生姜所含的挥发油有杀菌解毒作用。

三伏天的知识_三伏天相关知识_三伏知识问答

对付空调病

空调房里呆久了,容易导致四肢酸痛,此时可煮一些浓浓的热姜汤,用毛巾浸水热敷患处,有散风舒筋活血作用。

禁忌:阴虚内热者忌服。

【生姜加一物】

看了上述文章我们可以知道,夏季多食用生姜对身体是非常有益处的。除了将生姜加入道菜肴中,还有没有更养生更有效的食用方法呢?

当然有!下面小编给大家推荐一款非常适合在夏季食用的生姜食用方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家尝试制作,一起来看看吧。

生姜+醋

制作方法:

1、先把生姜切成薄片。最好使用鲜姜,鲜姜有非常好的药用功效,还可以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消化。姜片不用切得太厚,但一定要切得均匀。

2、醋要选用原香醋,如果用醋精和勾兑醋则起不到中医所讲的作用。豫西一代用柿子醋泡姜也有千年的历史了,当地人虽生活条件很低,但是平均寿命较长。

3、把切好的姜放到瓶子里,随后把醋倒入瓶里,这个瓶子一定要洗干净,瓶子里面不能有油,以免生姜变质。

醋一定要没过姜片,不能让姜片露出来,随后把这瓶用醋泡的姜片放到冰箱的冷藏室里储存。

三伏这段时间做的好,全年不生病,是有一定的作用的,如果恰巧你也看到了,就把它传递下去吧,让更多人受益!

三伏天养生一定这样做

三伏天不同于平日,天气热身体消耗大,饮食上要记住“三三”法则!

三伏天的知识_三伏知识问答_三伏天相关知识

2017年三伏天时间表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