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全球科技 > 全球城市竞争力200强发布 南昌、福州、济南、沈阳等中国39城上榜

全球城市竞争力200强发布 南昌、福州、济南、沈阳等中国39城上榜

时间:2024-05-23 10:03:50 作者:
摘要: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与联合国人居署合作的第四部研究报告——《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19-2020:跨入城市的世界300年变局》11月12日下午在宁波正式发布。

世界科技城市_全球10大科技城市排名出炉_全球科技城市等级排名

全球10大科技城市排名出炉_全球科技城市等级排名_世界科技城市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与联合国人居署合作的第四部研究报告——《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19-2020:跨入城市的世界300年变局》11月12日下午在宁波正式发布。本次报告对全球1006个城市的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竞争力进行了测评排位。

报告从全球城市的经济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竞争力、城市评级等方面来全方位评价城市发展。

经济竞争力方面,全球前20强为纽约、伦敦、新加坡、深圳、圣何塞、东京、旧金山、慕尼黑、洛杉矶、上海、达拉斯、休斯顿、香港、都柏林、首尔、波士顿、北京、广州、迈阿密和芝加哥。中国有20座城市入围经济竞争力百强。

全球科技城市等级排名_全球10大科技城市排名出炉_世界科技城市

可持续发展竞争力方面,全球前20强为新加坡、东京、纽约、伦敦、旧金山、巴黎、香港、大阪、洛杉矶、芝加哥、巴塞罗那、莫斯科、斯德哥尔摩、首尔、慕尼黑、斯图加特、波士顿、马德里、深圳和法兰克福。中国有9座中国城市入围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百强。

城市评级方面,报告还将样本城市分成3层,共2类、5组、10级。即:A+,A,B+,B,C+,C,D+,D,E+,E。第一类是强国际性城市,第二类是弱国际性的城市。第一等为全球城市(A),第二等是国际枢纽城市(B);第三等是国际门户城市(C);第四等是区域枢纽城市(D);第五等是区域门户城市(E)。

A+等级城市有3个,纽约、伦敦和东京;A等级有2个,北京和巴黎,这也意味着中国城市正成为全球重要一极;B+等级城市的数量为3,包括首尔、上海、芝加哥。中国有4个城市进入C+等级城市行列,分别为广州、深圳、成都和南京;有18个城市进入C等级城市行列,分别为杭州、武汉、天津、重庆、苏州、宁波等。

No.1

中国城市南强北弱

经济竞争力方面,深圳、上海、香港、北京和广州5个城市跻身前20强;前100强中有20个中国城市进入,前200强中则有39个中国城市。

全球10大科技城市排名出炉_世界科技城市_全球科技城市等级排名

从整体来看,2019年中国城市经济竞争力排名升少降多,均值有所下降。具体排名马太效应显著,区域格局上呈现北降南升的变化,即中国北部城市下降多,南部城市上升多。上海、南京、宁波、泰州分别是前10名、50名、100名、200名当中名次上升最快的城市,这四个城市均位于长三角地区。具体来说,泰州前进38名、西安前进21名,福州前进20名,东莞前进20名,扬州前进19名,济南前进16名,珠海前进14名,泉州均前进11名,南通和南昌等4个城市均前进8名,重庆和徐州均前进1名,也就是说排名上升的除了济南、西安等少数北方城市,大部分为南方城市。

而另一方面,前100名当中天津由2018年的第42名下降40位到第82名,前200名当中烟台倒退了9名,沈阳、大连也分别后退了30和60名。

中国城市、中国经济的南强北弱趋势,越来越严重了。

作为东北两个重要核心、副省级城市的沈阳、大连,在经济竞争力方面倒退几十名,虽然因为统计指标不同,这次排行未必与两地的实际GDP增速一致,但也能说明东北城市竞争力的下降。

不仅是东北,北方的华北和南方的华东、华中,差距也在拉大。

十多年前,山东和江苏的GDP总量相差不多,两者交替领先,而在2010年之后,山东与江苏之间的GDP差距越来越大,2018年江苏GDP超山东1.6万多亿元。十多年前,河北的GDP远高于湖北,但在2016年,河北被湖北超越,2018年湖北GDP已经超河北3000多亿元

当南方很多县城都以房价过万引起抱怨的时候,北方的鹤岗这一地级市却以几万元能买一套房闻名。房价高当然未必是好事,但房价的背后,体现的也是资本、年轻人的选择。

为了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发展,很多北方城市也开始提倡发展夜间经济,夜间经济成为各大城市竞相追捧的经济新动能,甚至有「灯光一亮,黄金万两」的说法。

根据商务部一份城市居民消费习惯调查报告显示,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大型商场每天18时至22时的销售额占比超过全天销售额的50%,重庆2/3以上的餐饮营业额发生在夜间,广州服务业产值有55%来源于夜间经济。

夜间经济延长了经济活动的时间、提高了城市基础设施的使用率,也增加了社会就业、能够带动区域消费经济发展,是城市经济的新蓝海。但哪怕是夜间经济,也一样是南强北弱。

根据今年发布的阿里巴巴夜经济报告,口碑的夜间到店消费则呈现南强北弱趋势,在全国夜间消费最活跃的10个城市中,南方城市占9席,北方城市仅北京上榜。在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发布的「夜生活指数」中,夜生活指数排名前20名中,八成为长江以南城市,北京排名第四,排在前三位的是深圳、上海和广州。

滴滴网约车数据也显示,夜间出行前10城市是:北京、佛山、深圳、东莞、上海、丽江、西安、泉州、厦门、广州。北上广深和部分珠三角及东部沿海城市佛莞厦为双高峰不夜城,武汉、福州、长沙等存在大的晚高峰与小而长的夜高峰,而东北城市夜间22:00后基本不出行,很难有晚高峰。

世界科技城市_全球科技城市等级排名_全球10大科技城市排名出炉

No.2

产业强则城市强

虽然在夜间经济等消费指数上,北方城市逊色于南方城市。但一座城市的根本始终在产业上,位居经济竞争力前列的中国城市,也都是产业强劲、拥有优势产业的城市。

虽然就全球前20强而言,全球综合中心和科技中心总体提升,专业性城市和制造中心总体下降。但就中国而言,此次位居经济竞争力200强的39个中国城市——深圳、上海、香港、北京、广州、苏州、南京、武汉、台北、成都、杭州、无锡、长沙、青岛、重庆、天津、佛山、宁波、郑州、常州、东莞、澳门、南通、高雄、济南、合肥、泉州、厦门、西安、福州、扬州、珠海、镇江、烟台、泰州、大连、徐州、南昌、沈阳——很多都是制造业高地。当然,澳门等城市虽然制造业不发达,但是博彩、旅游等经济很发达。非产业城市能够进入排行榜的屈指可数,一座城市还是要依靠产业。

在中国,制造业发达的城市则意味着城市传统产业发展强劲,而新经济也是根植于传统产业发达的基础之上。没有发达制造业为基础的新经济,在国人眼中往往都会被认为泡沫。

正如杭州以阿里巴巴为核心的繁荣的互联网经济,让杭州的程序员收入不次于北京上海,甚至一时间「制造业过时论」在杭州也颇有市场。与此同时,「杭州除了互联网还有什么」的疑问也从未消失。

但杭州市政府深知传统制造业与数字经济间之间不是对立的。最近,杭州就发布了《关于实施「新制造业计划」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计划到2025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2500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6800亿元。

全球科技城市等级排名_全球10大科技城市排名出炉_世界科技城市

互联网经济和传统制造业一直是相辅相成的,当前的新旧动能转化,也绝非简单的腾笼换鸟——抛弃传统制造业只拥抱互联网,最终只会使得城市经济一脚长一脚短。互联网行业本质上属于服务业,只有服务于实体经济、服务于传统制造业、服务于产业链上的无数厂长、经销商们,只有真正「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互联网行业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成长动力,而非成为脱实向虚的泡沫。

一座城市的崛起与衰落,只有从产业的角度去挖掘,才能找出根本原因。

从表面上看起来,是阿里巴巴巨大的带动效应,让杭州电子商务极为发达,程序员、互联网工程师大量聚集,大量阿里的离职创业者也活跃了杭州的创业氛围,这些人反过来又吸引了华为、网易等公司把研发基地设在杭州,并吸引大量北京、上海等地因高房价而前往杭州寻找就业机会、买房定居的人才。

实际上,杭州在产业端的与周边城市形成了极强的互补与链接。依托阿里巴巴,杭州周边的诸多传统产业逐步上网,比如湖州织里的童装,安吉的笋干、茶叶,海宁的皮革、家纺,平湖的箱包、服装,柯桥的纺织,诸暨市大塘镇的袜业等等,杭州的互联网经济带动了周边城镇各自优势产业的发展,而这些外围的产业也支撑了杭州互联网经济的蓬勃发展。

而且,除了大量中小制造业企业围绕杭州形成供应链优势,吉利汽车、万向集团、海康威视、娃哈哈、农夫山泉等产业巨头也位于杭州。杭州的制造业只是在互联网经济太过耀眼的光环下被暂时忽视而已。

产业兴,城市兴;产业强,城市强。

位居经济竞争力200强的39个中国城市,深圳自不必说,产业链极为强大,在通信、汽车电子、计算机及外围接口、消费类电子、光电、仪器仪表等领域,均构建了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打造了全球独有的完整而高效的制造产业链。

成都作为西部网红城市,「十二五」期间工业年均增速约14.4%,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首位,工业经济对成都GDP增长的贡献将近一半。可以说,正是成都强大的传统制造业,才为成都建设西部经济中心提供了强大的产业支撑,为成都建设西部科技中心提供了广阔的产业落地空间。而传统产业有着对科技创新项目的大量需求,科技创新不能成为空中楼阁,越是看起来传统制造业包袱重的地区,科技创新项目也越有落地空间。

成都的制造业强劲,也为成都建设西部文创中心、西部对外交往中心提供了基础,为成都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提供重要的物流、人流、信息流。可以说,制造业等传统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轴和动能轴,是丢不得的。

合肥,曾经哪怕在安徽省内也是一座不能服众的弱省会城市,如今在强省会的发展策略下,已经超越青岛、顺德成为中国家电之都。除了家电产业,合肥还在显示器等产业中大刀阔斧地引进,2008年,合肥在与深圳的竞争中胜出,将京东方6代线引进到了合肥。中国一直饱受「缺屏少芯」之苦,除了显示器产业,合肥还在争抢芯片产业链上下游的项目,合肥长鑫等存储器巨头带动了一系列配套产业的发展,形成了涵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材料、设备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宁波,作为此次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的发布地,同样也是产业重地。宁波制造业发达,第二产业比重达到51.3%,是中国南方唯一的第二产业占比超过第三产业的副省级城市,国家级制造业「隐形冠军」企业数量居全国首位,比如为国际大牌供货、掌控全球针织运动服饰供应链的申洲,插座大王公牛,旋梭占到全球市场份额40%的德鹰……还有慈溪家电、余姚塑料、宁海模具、象山针织、奉化气动元件、海曙纺织服装等等门类齐全、层次多样的产业,让宁波成为制造业高地。

沈阳,都说「投资不过山海关」,但沈阳依然入选全球经济竞争力200强。沈飞、新松机器人、华晨宝马等一批制造业企业闻名全国,机床、冶金、矿山机械、造船、航空、汽车等制造企业都比较强大。

世界科技城市_全球10大科技城市排名出炉_全球科技城市等级排名

No.3

为什么拥有制造业优势 仍然需要产业升级

这些城市,都是中国的产业高地,并在产业的基础上,或为交通枢纽,或为副省级城市,或为大区中心,或为省会,或为省内双核城市之一,拥有产业之外的多重优势。

但这些产业城市们,无一不在继续探索新旧动能转换,寻求城市发展、产业拓展的新路径。无论制造业优势多么明显,都无法阻止这些城市谋求产业升级的决心。

因为中国已经高速发展了40年,在成为制造业大国的同时,很多领域仍然不够强,我们还没有站在产业链的最高端。缺芯少屏、缺核少魂仍然是我们的痛点。

与此同时,目前我国制造业月平均工资已经达到4000元左右(国家统计局统计,2018年制造业平均工资46727元/年,相当于3893.9元/月),广东省2018年制造业平均工资已经达到4616元(55393元/年),浙江省制造业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已达73055元/年,也就是6087.9元/月,私营单位制造业则为50886元/年(略低于私营单位整体的52564元/年),也就是4240.555元/月(数据见《2018年浙江省全社会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统计公报》),那些较为发达的产业城市制造业平均工资更是已经超过6000元。

在中国,考虑私营和非私营单位平均之后,制造业的平均工资一般略低于居民的平均工资(就以浙江为例,非私营单位工资高于私营单位,而私营中的制造业工资又略低于私营整体,全部居民平均之后肯定超过私营整体),但这个工资水平已经远高于东南亚等国,对比美国的成本优势也进一步缩小。我们不可能选择降低工资来提高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要想匹配得上中国制造业的的高工资(相比东南亚等国),就要谋求产业升级,凭借技术优势获取更高的利润空间。

一座城市,仅仅靠传统制造业仍然是不够的,在新旧动能切换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尽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尤为重要。而沈阳、宁波、成都、佛山等产业高地的产业升级之路,智见都深度参与过。

就以沈阳为例,随着产业结构升级,沈阳制造业的附加值、竞争力和赢利能力提升的潜力很大。沈阳在新经济领域的发展不足,而智见作为新经济服务平台,在帮助地方政府引进科技创新项目、对接一线投资人、提供专业咨询服务等领域优势明显,已经在沈阳市和平区落地了智见产业加速器,助力沈阳产业升级。

而智见的这些服务,也已经产生了落地影响。比如,传统的机床厂只是硬件服务商,但沈阳某机床企业基于磨削机床品类开发出工业互联网智能云服务平台,促进了企业由传统的设备制造商向现代工业服务商的战略转变。这就是产业升级的力量,让传统制造业、传统工业能够获取微笑曲线更高一端的价值。

全球科技城市等级排名_世界科技城市_全球10大科技城市排名出炉

No.4

10月主要经济数据 新经济和房地产的博弈仍在进行

在11月14日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的10月份主要经济数据中,10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7%,市场预期5.4%,前值5.8%。有分析指出,工业增加值不如市场预期,可能是因为市场预期普遍按照9月数据线性外推,或者参考10月六大发电耗煤量的超高增速来预测10月经济数据,而这些数据并不与经济发展一致。

数据还显示,1到10月,制造业投资增长2.6%,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0.3%。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3325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0.1%;商品房销售额124417亿元,增长7.3%。商品房库存减少,10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4932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6%,比9月末减少23万平方米。

这个数据非常有趣,在对于未来经济发展普遍信心不足的当下,房地产投资仍能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且销售额超过12万亿元,这些数据都表明房地产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依然非常大。

1-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4778亿元。也许前十个月居民花了超过12万亿元买房,听起来很多,但前十个月社零总额超过33万亿元,也意味着买房的支出只相当于社零总额的三分之一略强。当然,社零总额是全民的,对于买房者来说,购房仍然是掏空六个钱包的最大额消费。

在房地产这个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外,高新技术等产业升级方向的投资增速也超过平均值。

1-10月份,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4.2%,快于全部投资9.0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4.5%和13.7%。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3%,比规模以上工业快3.6个百分点;其中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分别增长14.0%、8.5%和7.0%,比规模以上工业快9.3、3.8和2.3个百分点。光纤、太阳能电池、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分别增长59.4%、28.4%和9.4%。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分项指数中,生产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分别为50.8%和50.1%,均高于临界点。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4.2%,位于较高景气区间。

房地产和以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为代表的新经济产业,还将会继续博弈。到底谁能够真正带动一座城市的发展,我们也将拭目以待。也许,这将会是一条耗时很长的博弈之路。

中国的产业城市们到底是选择产业转型升级之路,还是选择依托房产开发拉动经济增长之路,也许不同的选择就意味着城市的不同命运。智见也将继续参与、助力中国产业城市的新经济发展。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