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淡看生活 > 药学专业知识二-鲁米那(苯巴比妥)

药学专业知识二-鲁米那(苯巴比妥)

时间:2024-05-24 14:05:36 作者:
摘要:药物过量15~20倍的过量药物可能引起昏迷、严重的呼吸和心血管抑制、低血压和休克继而引发肾功能衰竭、死亡。深度呼吸抑制是急性中毒的直接死亡原因。可致严重中毒

药物过量

15~20倍的过量药物可能引起昏迷、严重的呼吸和心血管抑制、低血压和休克继而引发肾功能衰竭、死亡。深度呼吸抑制是急性中毒的直接死亡原因。可致严重中毒,中毒致死的血药浓度为 6~8mg/100ml。

经口服中毒者,在3~5小时内可用高锰酸钾(1:2000)溶液洗胃。用10~15g硫酸钠溶液导泄(禁用硫酸镁)。

极度过量时,大脑一切电活动消失,脑电图变为一条平线,并不一定代表为临床死亡,若不并发缺氧性损害,尚有挽救的希望。

过量中毒

1、中枢神经系统:轻度中毒时,有头胀、眩晕、头痛、语言迟钝、动作不协调、嗜睡、感觉障碍、瞳孔缩小等。重度中毒可有一段兴奋期,病人可发生狂躁、谵妄、幻觉、惊厥、瞳孔散大(有时缩小)、肌肉松弛,角膜、咽、腱反射消失,昏迷逐渐加深。

2、呼吸系统:轻度中毒时,一般呼吸正常或稍缓慢。重度中毒时,呼吸减慢、变浅不规则,或呈潮式呼吸,严重时可引起呼吸衰竭。

3、循环系统:皮肤发绀、湿冷、脉搏快而微弱,少尿或无尿。血压下降甚至休克。

4、黄疸及肝功能损害。

一般应用5~10倍催眠量时可引起中度中毒,10~15倍则重度中毒,血浓度高于8~10mg/100ml时,有生命危险。急性中毒症状为昏睡,进而呼吸浅表,通气量大减,最后呼吸衰竭而死亡。

解救办法

(一)洗胃

立即用1:4000-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生理盐水、温开水反复洗胃。服药时间超过4-6h者仍需洗胃。洗胃愈早、愈彻底愈好。昏迷病人洗胃应防止胃内容物反流进气管内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二)促进毒物排泄

1、快速输液:静滴5%-10%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24h输液量应达2000-3000ml,心功能不全者应减少输液量。

2、利尿脱水:快速静滴20%甘露醇250ml,15-20min滴完,或于甘露醇中加入呋塞米20-40mg静滴。应注意及时补钾,并观察血清钾、钠和心功能的情况。

3、导泻:洗胃后由胃管注入硫酸钠15-20g,或注入生大黄煎液30g,或注入药用活性炭浮悬液,以促进毒物排泄。禁用硫酸镁,以避免镁离子吸收后加重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4、血液透析:清除毒物效果比利尿剂大15-30倍,如无条件可行腹膜透析。

5、碱化尿液:静滴5%碳酸氢钠,维持尿液pH值为7.8-8.0时,可使毒物排出量增加10倍。

(三)中枢兴奋剂的应用

仅适用于重度中毒者、呼吸高度抑制者及昏迷患者。

1、贝美格(美解眠)首选,50-100mg加入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100ml静滴,每分钟40-50滴,直至呼吸改善,肌张力及反射恢复正常后减量或间断给药。

2、汉防己毒素 6mg溶于生理盐水中,以每分钟1mg的速度静脉注射,至产生肌肉颤动和角膜反射恢复为止。

3、苯甲酸钠 0.25-0.5g或尼可刹米1-3ml,2-4h交替注射1次,苏醒后减半量至停药。

(四)防止并发症

肺部感染者应用青霉素,出现皮疹时应用抗组胺药物,休克者给予抗休克处理,并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用药注意

儿童用药

可能引起反常的兴奋,应注意。

老年患者用药

对本药的常用量可引起兴奋神经错乱或抑郁,因此用量宜较小。

点击查看>>《药学专业知识二药品更新汇总》

点击加入执业药师福利群:556265699

2017年执业药师报名考试以及报名资讯尽在中公医考网,请登录中公医考网了解相关资讯!

勾搭小编请关注微信公众号zgyaoshi

执业药师考试交流QQ群549313697

2017年执业药师网校取证协议系列班次火热招生中

点击查看>>《药学专业知识二药品更新汇总》

用于:

①镇静:如焦虑不安、烦躁、甲状腺功能亢进、高血压、功能性恶心、小儿幽门痉挛等症;

②催眠:偶用于顽固性失眠症,但醒后往往有疲倦、嗜睡等后遗效应;

③抗惊厥:常用其对抗中枢兴奋药中毒或高热、破伤风、脑炎、脑出血等病引起的惊厥;

④抗癫痫:用于癫痫大发作和部分性发作的治疗,出现作用快,也可用于癫痫持续状态;

⑤麻醉前给药;

⑥与解热镇痛药配伍应用,以增强其作用;

⑦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理化性质

为白色有光泽的结晶性粉末;

无臭,味微苦。

饱和水溶液呈酸性反应。

在乙醇或乙醚中溶解,在氯仿中略溶,在水中极微溶解,在氢氧化钠或碳酸溶液中溶解。

熔点174.5-178 ℃。

药理药动

药理作用

本品为镇静催眠药、抗惊厥药,是长效巴比妥类的典型代表。对中枢的抑制作用随着剂量加大,表现为镇静、催眠、抗惊厥及抗癫癎。

大剂量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有明显的抑制。过量可麻痹延髓呼吸中枢致死。

体外电生理实验见苯巴比妥使神经细胞的氯离子通道开放,细胞过极化,拟似γ -氨基丁酸(GABA)的作用。治疗浓度的苯巴比妥可降低谷氨酸的兴奋作用、加强γ-氨基丁酸的抑制作用,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单突触和多突触传递,抑制癎灶的高频放电及其向周围扩散。

可减少胃液分泌,降低胃张力。通过诱导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结合胆红素从而降低胆红素的浓度。可产生依赖性,包括精神依赖和身体依赖。

药代动力学

口服后在消化道吸收完全但较缓慢, 0.5~1小时起效,一般2~18小时血药浓度达到峰值。吸收后分布于体内各组织,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40%(20%~45%),表观分布容积为0.5~0.9L/kg,脑组织内浓度最高,骨骼肌内药量最大,并能透过胎盘。

有效血药浓度约为10~40μg/ml,超过40μg/ml 即可出现毒性反应。

成人T1/2约为50~144小时,小儿约为40~70小时,肝肾功能不全时T1/2延长。

约 48%~65%的苯巴比妥在肝脏代谢,转化为羟基苯巴比妥。本品为肝药酶诱导剂,提高药酶活性,不但加速自身代谢,还可加速其他药物代谢。

大部分与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盐结合,由肾脏排出,有27~50%以原形从肾脏排出。可透过胎盘和分泌入乳汁

临床应用

(1)镇静催眠

用于消除病人紧张和焦虑,治疗失眠,现已少用;与具有中枢兴奋作用的药物如氨茶碱、麻黄素配伍,以消除这些药物引起的失眠副作用;与镇痛药、解热镇痛药配伍以增强疗效;用于其它镇静催眠药撤药引起的反应。

(2)抗惊厥

大于催眠剂量的巴比妥类具有抗惊厥作用,用于小儿高热、子痫、破伤风及药物中毒所致的惊厥。常用苯巴比妥、异戊巴比妥钠盐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

(3)抗癫痫

苯巴比妥广泛用于抗癫痫或癫痫持续状态,甲苯比妥生物利用度70%~75%,主要在肝脏代谢变成苯巴比妥起作用。

(4)麻醉和麻醉前给药

硫喷妥钠和美索比妥静脉给药用于麻醉或诱导麻醉,美索比妥在儿童直肠给药也可以达到诱导麻醉效果。麻醉剂量的巴比妥类可减轻因手术、外伤或缺血引起的脑水肿,缩小梗塞面积,减少死亡率。

用法用量

成人常用量:催眠,30~100mg,晚上一次顿服;镇静,一次15~30mg,每日2~3 次;抗惊厥,每日90~180mg,可在晚上一次顿服,或每次30~60mg,每日三次;极量一次250mg,一日500 mg;抗高胆红素血症,一次30~60mg,每日三次

小儿常用量:用药应个体化,镇静,每次按体重2mg/Kg,或按体表面积60mg/m2,每日2~3次; 抗惊厥,每次按体重3~5mg/Kg; 抗高胆红素血症,每次按体重5~8mg/Kg,分次口服,3~7天见效。

用药须知

不良反应

可能引起微妙的情感变化,出现认知和记忆的缺损。

长期用药,偶见叶酸缺乏和低钙血症。

罕见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和骨软化。

大剂量时可产生眼球震颤、共济失调和严重的呼吸抑制。

用本品的患者中约1~3%的人出现皮肤反应,多见者为各种皮疹,严重者可出现剥脱性皮炎和多形红斑(或 Stevens-Johnson综合症),中毒性表皮坏死极为罕见。

有报道用药者出现肝炎和肝功能紊乱。

长时间使用可发生药物依赖,停药后易发生停药综合征。

禁忌症

禁用于以下情况:严重肺功能不全(如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及颅脑损伤呼吸中枢受抑制者慎用或禁用;肝硬化者禁用。严重肺功能不全、肝硬化、血卟啉病史、贫血、哮喘史、未控制的糖尿病、过敏等。

药物相互作用

本品为肝药酶诱导剂,提高药酶活性,长期用药不但加速自身代谢,还可加速其他药物代谢。如在应用氟烷、恩氟烷、甲氧氟烷等制剂麻醉之前有长期服用巴比妥类药物者,可增加麻醉剂的代谢产物,增加肝脏毒性的危险。巴比妥类与氯胺酮 (ketamine) 同时应用时,特别是大剂量静脉给药,增加血压降低、呼吸抑制的危险。

与口服抗凝药合用时,可降低后者的效应,这是由于肝微粒体酶的诱导,加速了抗凝药的代谢,应定期测定凝血酶原时间,从而决定是否调整抗凝药的用量。

与口服避孕药或雌激素合用,可降低避孕药的可靠性,因为酶的诱导可使雌激素代谢加快。与皮质激素、洋地黄类(包括地高辛)、土霉素或三环抗抑郁药合用时,可降低这些药物的效应,因为肝微粒体酶的诱导,可使这些药物代谢加快。

与环磷酰胺合用,理论上可增加环磷酰胺烷基化代谢产物,但临床上的意义尚未明确。

与奎尼丁合用时,由于增加奎尼丁的代谢而减弱其作用,应按需调整后者的用量。

与钙离子拮抗剂合用,可引起血压下降。

与氟哌丁醇合用治疗癫癎时,可引起癫痫发作形式改变,需调整用量。

与吩噻嗪类和四环类抗抑郁药合用时可降低抽搐阈值,增加抑制作用;与布洛芬类合用,可减少或缩短半衰期而减少作用强度。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