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2》全球首发,北京首次跻身全球前三位
GIHI2022
12月19日,施普林格·自然集团、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面向全球发布《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2》(Global Innovation Hubs Index,GIHI2022)。指数显示,北京首次超越伦敦,在全球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中位列第三位。粤港澳大湾区、上海均进入全球前十强,分别位居全球第六、第十位。
据了解,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是自然集团、清华大学着眼于评估全球典型城市、都市圈、城市群的创新能力与发展潜力而开发研究的一项重要指数。经过几年的努力,该指数指标体系不断优化、评估范围更加合理、客观性进一步提高、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也日益增强。
2020年9月19日,2020中关村论坛首次面向全球发布《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0》(GIHI),对全球50个城市(都市圈)的创新能力进行了测度。综合排名前十的城市(都市圈)包括旧金山-圣何塞、纽约、波士顿-坎布里奇-牛顿、东京、北京、伦敦等,北京位列第五位。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1(GIHI2021)在2021中关村论坛全体大会上面向全球发布。GIHI2021综合排名中,北京排名提升至第四位。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2(GIHI2022)通过科学中心、创新高地、创新生态等三个维度的31项指标,对全球100个城市(都市圈)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反映出了世界创新版图变化趋势以及国内重要城市的创新表现。
GIHI2022显示,旧金山—圣何塞、纽约、北京、伦敦、波士顿、粤港澳大湾区、东京、日内瓦、巴黎、上海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排名中分列前十强,北京首次跻身全球前三位。
此外,科学中心单项排名前20的城市(都市圈),包括纽约、旧金山-圣何塞、波士顿、北京、粤港澳大湾区、日内瓦、剑桥、伦敦、牛津等,北京位列第四位。创新高地单项排名前20的城市(都市圈),包括旧金山-圣何塞、东京、北京、纽约、京都-大阪-神户、首尔、粤港澳大湾区等,北京列第三位。创新生态单项排名前20的城市(都市圈),包括旧金山-圣何塞、伦敦、纽约、粤港澳大湾区、北京、多伦多、日内瓦、波士顿等,北京列第五位。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城市具有较强的创新要素聚集与辐射带动作用,旧金山-圣何塞、纽约、北京、波士顿等城市要素集聚水平突出;高素质人才和资源加快向纽约、北京、旧金山-圣何塞等科学中心聚集。共有19个中国城市(都市圈)进入榜单,且中国城市创新经济表现活跃,在科学中心、创新生态方面不断改善,创新能力得到整体提升。
指数报告认为,全球不同区域科学中心和创新生态的异质化竞争程度加深。体现在:
美国城市以科技人才资源、知识创造、开放与合作、创新支持见长,欧洲城市在公共服务和创新文化方面具备优势,亚洲城市则在科研机构与科学基础设施方面表现突出;
亚洲城市正在推动国际创新版图向多极化和绿色低碳方向发展;
中国主要创新城市表现不俗,5个城市进入科学基础设施和科研机构前20强,北京在科学基础设施方面位居全球第一;
在绿色低碳发展领域表现突出,8个国内城市跻身绿色低碳发展前10强,北京在可再生能源技术专利合作网络中居于全球首位;
另外,北京持续汇聚世界顶级科研设施、一流科研机构和科学家,在创新型产业集聚、数字经济发展等方面表现突出。
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大中华区总裁汤恩平博士表示,创新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引擎,国际开放合作对创新产出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当前,中国创新实力不断提升,北京在全球创新网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期待有更多的中国城市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清华大学副校长曾嵘在致辞中表示,清华大学将进一步发挥高校人才智力优势和学科优势,与自然集团深度合作,持续做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研究。
清华大学教授薛澜在主题发言中指出,我国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走上快车道,北京、粤港澳大湾区、上海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均进入全球前10位,北京首次跻身全球前3,同时,共有19个中国城市进入全球百个科创中心城市榜单。建议发挥好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的辐射与带动作用,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主任许强表示,北京是全国科技基础最为雄厚、创新资源最为集聚、创新主体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具备全面建成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有利条件。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近年来,北京市战略科技力量取得标志性成果,科技体制改革实现突破性进展,科技支撑高质量发展取得实质性成效,科技开放创新呈现活跃性局面,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和显著成效。下一步,北京将着力培养和聚集顶尖科学家、青年科技人才,着重提高大学基础研究能力、科研院所技术攻关能力、企业引领发展能力,进一步做强龙头企业和国际影响力企业,特别是在打造国际化的创新生态环境等方面不断加强。随着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粤港澳大湾区和上海等国内创新城市的科技实力在不断提升。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北京将与国内各省市携手共进、共同努力,为科技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自然集团有关负责人、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科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科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等有关方面专家和负责人在线参加会议。
相关阅读
-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2》全球首发,北京首次跻身全球前三位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
中国日报网...
-
新华社 |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100强(2023)》发布,城市群在中国科创中心表现突出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科技创新活动的集中地、全球科技创新要素的蓄水池和全球创新网络的集散中枢。2日召开的2023国际科技创新发展论坛上...
-
Oktopus Video-Guided Hydraulic Grab电视抓斗可以完成箱式采泥器无法完成的采样任务. 由于他的高自重 和极大的边...
-
把握经济脉搏,洞察产业万象,感受“发烧”科技的魅力,AWE十年,智竞未来,再次整装待发。此次盛会将联合全球家电和消费电子领域的佼佼者,呈现不一样的科技爆点。看一看表,还有6个......
-
中国日报网...
-
新思武汉全球研发中心落成,25周年开启新征程武汉中心的另一大特色是新思第一次在中国买地盖楼,表明了新思在武汉发展的决心。尽管投资巨大,“但武汉中心最宝贵的资产不是大楼,而是人......
-
期货投资的确奇妙,的确残酷。人生搏击,期货可能是最好的舞台。...
-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市县域重点产业链发展推进会精神,推动延平老工业基地“老树开新枝”。3月下旬,区委书记黄桂诚带队“走出去”招商,推动林产化工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
一、概述熊猫直播是央视网(cctv.com)创新理念、倾力打造的一个国际化新媒体产品,于2013年8月6日正式发布。直播内容以大熊猫这一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为主题...
-
启明星 | 4家启明创投投资企业荣登2023德勤粤港澳大湾区高科技高成长40强及明日之星榜单
报道四川省和重庆市的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和现代时尚,促进川、渝两地的交流和互动...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