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恶劣自然环境导致新疆虎悄然灭绝(图)
新疆虎的最后时刻
文│南香红
新疆虎(资料图)
1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已经很难想象塔里木的老虎曾经像俄国军官普尔热瓦尔斯基报告的那样“像伏尔加的狼一样多”了。事实上,它的灭绝仅仅是在几十年间的事情。当1934年,斯文·赫定再次来到塔里木时,一个罗布人说:十多年前一只很老的老虎慢慢吞吞地沿着河里的林地向塔里木河上游走了。
以现在的罗布泊境况,说这里曾经出没着老虎的话,无异于痴人说梦!这是怎样的一块干旱之地,是怎样的一块死亡之海!
科学家们把罗布泊称作地球上的“干极”,比如南极北极,青藏高原之“高极”一样。罗布泊成了亚洲中部最为干旱的地方,年降水量仅为2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600毫米,略加运算就可以得出一个惊人的数字:蒸发量为降水量的130倍。这里翘楞的盐壳坚硬如铁,锋比利刃,密如刀丛。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称其为“可怕的索尔的海洋”,索尔是维吾尔人对盐壳的称谓。
更早见识罗布泊凶残的是唐高僧玄奘。他从印度取经回来,想凭吊楼兰古国,一路走来强烈地感受到了罗布泊的残酷:“从此东行,入大流沙。沙则流漫,聚散随风,人行无迹,遂多迷路……乏水草,多热风。风起则人畜昏迷,因以成病。时闻歌啸,或闻号哭,视听之间,况然不知所至,由此屡有丧之,盖鬼魅之所致也。”
然而这里确实有虎。一张新疆虎的虎皮保留在瑞典民族博物馆里,它是1900年瑞典地理学家、探险家斯文·赫定在罗布人手里购得的,因为是被毒死的,这只老虎相当完整。它是一只未成年虎,重220磅,雄性。
新疆虎悄然灭绝。生命金字塔的塔尖折了,物种从高级到低级环环相扣的链条断裂。或许这还不足以提醒人们一个乾坤颠倒沧桑巨变的时代的到来,接下来的变化如噩梦一样,那条沙漠里的生命河塔里木河的死亡,罗布泊越来越干,最后也走向死亡,罗布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生存条件,不得不开始迁徙流浪。新疆无虎。华南无虎。中国无虎。没有虎的中国大陆是一个多么寂寞而又了无生机的世界,没有虎的世界又是一个多第危险的世界。
■一
1876年,普尔热瓦尔斯基来到塔里木河尾闾的罗布泊,看到了他从来没有见到的世界——动物、植物、湖泊和人。
罗布泊之行成为普尔热瓦尔斯基短暂的人生中一项长久地被人们提及的“伟业”——他首次考察了罗布泊,向世界提出了一个争论长达一个多世纪之久的罗布泊是游移湖之说;他在罗布泊捕获了三只野骆驼,制成了当时世界上唯一的野骆驼标本;他首先向西方世界报道罗布人的存在。
如果说普尔热瓦尔斯基的罗布泊还有什么考察遗憾的话,就是他遭遇了新疆虎,但却完全没有办法对付它们。
那是罗布泊宿营的第一夜,在寂静的夜晚,人似乎更能接近荒原的呼吸。普尔热瓦尔斯基的梦境被长长的虎啸声惊醒,马圈里的马惊恐地嘶鸣着,慌乱打乱了夜的寂寥。远处的虎啸隐隐的、沉沉的。但它给荒原带来的冲击波一波波地敲击着普尔热瓦尔斯基的心扉,他感到了荒原的激动和力量。
普尔热瓦尔斯基在罗布泊的考察活动,先从新疆南疆重镇库尔勒开始,他沿着孔雀河的古河道向南,去与塔里木河汇合,他穿过盘根错节、枯干凄凉的胡杨林带,找到了一个罗布人的小村子——阿赫塔尔玛村。他测量了这个当时罗布泊最大的村子,并在这里扎下了营寨。他向世界报告了罗布人的情况,称他们是他“在中亚见到的最野蛮的部族,贫穷而又软弱的罗布人在精神上也是贫困的,他们所理解和想象的世界就局限在四周环境的狭小框子里”,只知道“捕鱼、捉鸭,再加上一些其它生活琐事”。
对于塔里木有老虎生存,普氏并不是第一个知道并记录的人。哈萨克人乔坎·瓦里汗诺夫1858年下半年至1859年初到喀什游历,他的《准噶尔概况》中记载,“在亚高山地带,我发现了虎、雪豹、野猪、野鸡、地鸨、欧斑鸠等,上述这些动物也栖居在平原地带。”
早普氏一步的沙俄军官库洛帕特金上尉1876年9月奉沙皇之命来新疆与浩罕入侵者阿古柏进行秘密会晤,他看到从喀什噶尔到阿克苏阿古柏行宫的路上,“沿途是茂密的胡杨林,每隔一段距离,还用四根木桩架起一座小棚屋,供那些天黑仍在赶路的行人过夜,以躲避老虎的袭击。”
但是这两个人可能只是听说了老虎,而并没有真的见到老虎。而普氏在阿赫塔尔玛村周围的8天考察中,真的和老虎遭遇,在一次出行中他的役马被一声虎啸吓得脱了缰,而普氏也积极投入到猎虎行动中。
1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已经很难想象塔里木的老虎曾经像俄国军官普尔热瓦尔斯基报告的那样“像伏尔加的狼一样多”了。但是捕获一只老虎毕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次普氏的猎虎行动没有什么收获。
这个为了探险终身未娶,临死还要穿上野外考察衣服并在墓碑上写上“旅行家普尔热瓦尔斯基”的俄国军人,野心是非常明显的。正如他在新疆准噶尔盆地中捕获新疆野马并把它们命名为“普氏野马”一样,捕获一只新疆虎并把它们制成标本,也是他不惜以生命为代价而行之的事。但他根本不是那些斑斓大虎的对手,他也只能给世界带去新疆虎的口信而没有新疆虎的标本。
■二
1885年2月初,普氏再一次来罗布泊岸边的新阿不旦村考察,普氏看到:“早在古代就已消失的楼兰古国周围,沙漠静悄悄的,即便是这个有人居住的村落周围,湖区也是死一般的沉寂,偶有野猪出没于芦苇丛中,或遭到老虎的袭击。”
和老虎相伴为生的罗布人,最了解这种猛兽的习性。这一次普氏有时间和当地人闲聊,他得知,近期村子里的羊总是受到老虎的攻击,这些老虎的胆子越来越大了,甚至在大清早进入羊圈咬死羊,不仅如此,老虎还一改从来不袭击人的习性攻击了人,把一个罗布人摁倒在地,抓得满脸是血。
普氏也细心地观察了罗布人的猎虎方法,罗布人手里少有铁器,更没有弓弩枪械,但他们能猎到老虎。因为罗布人深深了解这里老虎的习性,老虎猎获了猎物,吃不完的,常常会藏在草丛里,等肚子饿了再回去吃,罗布人就在老虎回去的必经的路上挖陷阱,将铁夹子固定在一个大木门框上。老虎落入陷阱被夹住后,会着急地大吼大叫,但罗布人却躲得远远的,十天半个月之后,直到听不到虎叫了,才去看陷阱,此时的老虎早已筋疲力尽,只有被捉的份了。
罗布人猎虎自有一套办法。有时候罗布人是用从植物里提取的毒药抹在肉上,诱使老虎吃肉并中毒,然后跟踪着它们,等到药性发作时才捕获。普氏学习了罗布人的方法,他用的是氰化钾,可能是常常吃毒药,罗布泊的老虎具有了抗药性,三只老虎居然都抗住了剧毒,把毒饵吃光后在普尔热瓦尔斯基的眼皮底下摇摇晃晃走回了丛林,看得普氏目瞪口呆。
还有一次,普氏埋伏了整个晚上,老虎来了,他一排子弹打了出去,老虎竟然毛发未损,迅速消失在丛林中。普氏又想出一个主意,把打到的一头野猪放在湖水中间还未消融的冰面上做诱饵,设想老虎上了冰之后没有地方躲藏,然后便可以围猎成功。塔里木虎显然受到了野猪的诱惑,天不黑就出来向着食物潜行,但没想到的是,它们是害怕冰的,特别是天一黑它们根本不向冰面踏一步,因为冰容易割破老虎爪子,它们早已熟悉了冰。
一次次捕虎不成,普氏赔进去一条狗两头牛,领教了这种百兽之王的智与勇,望虎兴叹而去。
■三
1899年,斯文·赫定到达这里的时候,罗布泊大部分地区已经成为人类难以生存的荒漠。但是,斯文·赫定初来的第一夜,还是受到了虎的惊扰,在斯文·赫定的考察报告里,留下了一张虎落陷井的速写:一只虎困在罗布人的陷阱里,前左爪被一个圆形的夹子夹住,那只老虎蹲着身子仰天长啸,似乎想一跃而起冲出陷阱。
尽管如此,其实新疆虎留给这个世界的时间并不多了。就在此后的几十年内,这种老虎悄然灭绝。
1927年底德国探险家艾米尔·特林克勒报告说,罗布人告诉他已经有近二、三十年没有怎么见过老虎了。新疆巴楚的一位猎人告诉他,叶尔羌河河畔的最后一只老虎死于1916年。
1934年,斯文·赫定再次来到塔里木时,一个罗布老人说,十多年前一只很老的老虎慢慢吞吞地沿着河岸的林地向塔里木河上游走了。斯文·赫定因此首先作出了新疆老虎已经绝迹的判断。
接下来关于新疆老虎的消息便时隐时现,真假难辨。《巴音郭愣蒙古自治州州志》载,1961-1962年州境内有人用枪打到过老虎,但是,1959年的新疆综合科学考察的结果却是新疆南疆无老虎;而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的动物学家谷景和教授一次曾说过:“新疆虎的绝迹在60年代前后,我最后一次见到老虎是在霍城(新疆伊犁地区),那一次猎获的老虎制成了标本”。
1979年2月,印度新德里召开了一个保护老虎的国际会议。会上正式宣布:世界上原有8个老虎亚种,3种已经灭绝,其中一个就是新疆虎(里海虎)。
科学界研究表明,200万年以前老虎起源于中国,然后逐步向东西南北四面发展。向西的一支,通过蒙古、我国内蒙、新疆和苏联中亚各加盟共和国抵达伊朗北部和高加索南部直至土耳其。这就是新疆虎的祖先。
■四
对于新疆虎最后灭绝的原因,罗布人向斯文·赫定的讲述有点离奇:罗布泊不知什么时候出现了一种特别大的食肉蚂蚁,它们对新生虎的胎衣最感兴趣,成千上万的蚂蚁围住还没有脱去胎衣的小虎崽,直到最后把小虎崽杀死。斯文·赫定对这种说法很是相信,因为这是出于罗布人之口,“他们非常朴实,想象力也非常有限,如果没有实际事实做依据,他们不会编造出这样一个故事来。”
笔者后来采访中国华南虎,将这个离奇的新疆虎的灭绝原因讲给老虎专家们听,试图想从某个侧面证实其真实性,但听到的人都瞪大了眼睛,所有人都没有听说过或者从资料到看到类似的事,没有人相信这是真的——大型的食肉动物、百兽之王会灭绝于蚂蚁之手,这对于老虎来说真是太悲哀了。
食肉蚂蚁的泛滥是不是因为环境的巨变而引起的?当自然的某种平衡被打破之后,常常会出现生物界的变异现象。或许我们还没有证据将此归结于环境的恶化,但自然-生物-人类是有一个相互依赖的链条的,如果这个链条的某一环节断裂,很难说会出现什么样的局面。
虎是生物链中列于顶级序列的动物,它的消失,意味着多种虎以下级别的动物的消失,还意味着一个完整的生物链的断裂。
现在的罗布泊早已有近一个世纪没有虎了,不仅仅是老虎,濒危、消失的物种的名单足可罗列长长的一串。塔里木河里特有的裂腹鱼、大头鱼都已经是濒危动物,现在我们只能从当年西方探险家拍下的照片里看到那足有一人长的大鱼;还有野猪、马鹿、雪豹、塔里木免、新疆野马等等。这里不再是动物的天堂,也不是人类的家园。
近百年来,罗布泊因来水断绝,渐趋缩小,直至干涸。如此巨大的变迁足以使繁荣的人类文明跌落于黄沙,更不用说是一种动物——老虎了。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新疆虎走向灭绝是必然的命运。
现在人们只能从西方探险家的笔记里了解新疆虎的习性了:它们在穿过芦苇丛时,会把头低下像蛇一样爬行;它们走路时非常的小心,绝不会踩断芦苇或树枝发出响声;它们会模仿雄马鹿呼唤雌马鹿的声音,来诱捕机敏的马鹿;它们在春天时产仔,一般生2到4只,有时候母虎会自己吃掉一两只,可能是为了使健康的小虎更好地活……■
相关阅读
-
新疆虎的最后时刻文│南香红新疆虎(资料图)1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已经很难想象塔里木的老虎曾经像俄国军官普尔热瓦尔斯基报告的那样“像伏尔加的狼一样多”了。事实上...
-
罗布泊双鱼玉佩事件,有何悬疑之处,被列为中国十大未解之谜之首
首先要解释的是,这次事件虽然叫双鱼玉佩事件,可是和鱼没关系,跟玉佩也没关系,只不过是这次事件中出现了与卫斯理的科幻小说中有相似的情节,科学家在对生物进行研究时...
-
10月11日下午,《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第一阶段会议,即将在云南省昆明市拉开帷幕。...
-
今年凯度集团发布了202年全球最佳价值品牌排行榜,其中苹果以8804.55亿美元的价值位于第一,其中谷歌微软名列其后,排行榜123位大家列举了具体的排名,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
污水的生物膜处理法是与活性污泥法并列的一种污水好氧生物处理技术。这种处理法的实质是使细菌和菌类相关的微生物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一类的微型动物附着...
-
罗布泊:彭加木失踪真的和“沙民”有关吗?解密不为人知的内幕!
沙民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出现在史书记载中:光绪六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募沙民千人驻守虎门。--《清史稿兵制》不过,这个沙民应该是指的生活在沙漠中的族群,属于普通人。...
-
本报记者 陆成宽 近日,《自然·通讯》报道了一项关于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的研究成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沈延安研究团队发现,在奥陶纪末生物灭绝事件的过程中硫同位素产生了非质量分馏...
-
来自周丹医生的专业解答,快打开看看是否又获得了新的知识点~...
-
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海绵宝宝”劫后余生本报讯 日前...
-
生活中存在的4个诡异现象,大部分人都会经历,科学至今无法解释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相信科学了,不过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或是听到一些奇怪的现象,让人不能理解。接下来一起来看看生活中存在的4个诡异现象...
-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一个班级的常规好差,直接影响到幼儿的成长,环境和教...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