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性本善”的全新阐释(七)(人性本善)

“性本善”的全新阐释(七)(人性本善)

时间:2024-06-16 18:04:21 作者:
摘要:四、人性本善经过前面分析,便不难得出“人性本善”。因为,人的利人性,不仅动机为人类,结果也必然对人类有利。由于利人本身就内含着为人类,所以其动机

生物的属性_生物属性人格_人的生物属性

四、人性本善

经过前面分析,便不难得出“人性本善”。因为,人的利人性,不仅动机人类,结果也必然对人类有利。由于利人本身就内含着为人类,所以其动机自不用说,而其结果当然也对人类有利。它首先保证了个人的健康成长,然后维护了社会的正常运行,最后推动着人类的整体进步。因为,个人不损害他人正当利益的成长就是利人性的基本体现,而这正是社会良性运行和人类进步的基础。所以,人性必然是利人类的,只能本善。

生物属性人格_生物的属性_人的生物属性

那为什么不是本恶呢?因为,恶在本质上是一种过失,是因过失才导致的动机不利人类。这与人天然具有的生物自利属性是相背的,人不可能会天然具有损人类的属性。个人利己向外自然延伸,只能是扩展到利自己的类属,而不应发展出损类属。因为,自己的类属也包含着自己,损类属也包含对自己的伤害,是一种间接损己,这与利己是矛盾的。显然,从利己到利人类具有自然逻辑关系,而到损人类则会出现逻辑相悖,只能是一种因过分追求利己而失去本真的情况。所以,人不可能有这种本性。即使出现了损人行为,也不能归结为人有这种本性。如同不能因人在后天成长中得了癌症,就判定他本来就要得癌症一样,恶也不能被视为人的本性。

生物属性人格_生物的属性_人的生物属性

毋庸置疑,恶在根本上与人的自利属性相悖,恰恰是对人性的违背。之所以有人将其看作人的本性,通常有以下原因。首先,仅仅从个人看人性,把人类看作单个人的简单相加,把人仅看作抽象的、孤立的个体,忽视了人的类存在和社会性。这就使得,考察人性时,往往仅看到由生物趋利性所决定的个人利己在人的行为中的重要作用,而忽略掉还可对其做进一步升华。然而,人类并不是单个人的简单相加,其本质上是一个利益相关的共同体。这就决定了仅从个人出发认识人性,必然会陷入混乱和偏差。

人的生物属性_生物属性人格_生物的属性

其次,误将引起恶的原因简单将归结为利己,甚至直接将其解释为恶。仅从个人出发考察人性,就难免会将个人的利己性看作人性。而在看到放纵自己就产生恶时,便可能以此来断定人性为恶。荀子性恶论就是这一思想的代表。但这里忽略掉了产生恶的关键在放纵,而不在利己。虽然利己是个人的天性之一,但没有放纵就不会有恶。所以,并不能简单将恶归结于利己,更不能将其直接等同于恶。试想,一个人正常劳动满足自身需求,怎么能被说成恶呢?

生物的属性_人的生物属性_生物属性人格

还有,把个人放纵自己的不好品性笼统用于人类,弄得似乎恶也对人类有积极作用,甚至得出“恶是历史发展动力”的观点。其实,这里存在认识偏差,将只适用描述个人的概念用于人类。就拿贪欲来说,是个人的不好品性,用来形容其对事物的过分要求,也对应着不好后果。而人类的不满足于现状,就不能用贪欲来表达。因为,对于人类,这意味着要追求进一步发展,从而推动人类进步。它是人们对事物的正常追求,完全不同于对事物的无休止求取,追求进步才是对其正确表达。显然,合理追求与过分要求不可同日而语,前面体现的是人类的合理追求,后面则体现出个人的贪婪。当误用贪欲来表达人类对美好生活的正常追求时,便会误认为其也推动人类发展,从而错将恶也解释为历史的动力。

生物属性人格_人的生物属性_生物的属性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