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淡看生活 > 「学习·方法」掌握全新的知识需要多久?看看学霸如何高效学习

「学习·方法」掌握全新的知识需要多久?看看学霸如何高效学习

时间:2024-07-03 13:14:29 作者:
摘要:有人说,要成为某个知识领域的专家,至少要花10000个小时进行学习。但 JoshKaufman却推翻了这些观念,提出了:只需要20个小时就能不错

有人说,要成为某个知识领域的专家,至少要花10000个小时进行学习。但 JoshKaufman却推翻了这些观念,提出了:只需要20个小时就能不错地掌握一个全新的知识和技能。

10000个小时,让人一听就容易产生畏难情绪,20个小时却让人感觉舒服很多,也容易去实施。如果在最初的20个小时内熬过初学阶段的不适感和挫败感,就能很轻松地踏入一个全新的领域。

学霸知识点_学霸知识点总结_学霸学习新知识

20个小时=2个沉睡的夜晚=1周娱乐时间的总和,听起来的确很不错。学霸斯考特·杨(Scott Young)12个月之内,自学完成了传说中的MIT计算机科学课程表内的全部33门课——从线性代数到计算理论。按照他的进度,读完一门课程大概只需要1.5个星期。

关于他的学习方法,时间管理牛人Warfalcon是这样评价的:

1.坚持下去

每天学习10小时,10天左右就要考试一次并通过,这个学习效率非常高,更不用说重复了33次。

在学习一门新的知识时,短时间集中注意力不难,但持续一段时间之后,如果做不到很好地放松,两三个月就会达到一个瓶颈期,理解能力和心理状态都无法继续,这钟瓶颈期会重复出现,就像考研时,很多人前几个月都能坚持下去,但到6个月或8个月之后就很难坚持下去。

重复3次左右会面临一个临界点,度过之后,事情就会变得容易继续了。

2.刻意练习,没有“寓教于乐”

一位著名的小提琴家说过,如果你是练习手指,你可以练一整天;可是如果你是练习脑子,你每天能练2个小时就不错了。

高手的练习每次最多1~1.5个小时,每天最多4~5个小时。没人能承受得了更多。女球迷可能认为贝克汉姆那样的球星很有魅力,她们可能不知道的是,很少有球员能完成贝克汉姆那样的训练强度,因为太苦了。

结合20个小时要学一门新技能的目标,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学习一门新的知识时,短时间集中注意力不难。高手的练习(俗称刻意练习)每次最多1~1.5个小时,每天最多4~5个小时。没人能承受得了更多。”就个人而言,一天高效学习的时间安排在8个小时左右,是可以的,且要保证利用好这8个小时。

学霸知识点_学霸知识点总结_学霸学习新知识

在开始学习之前,你需要建立仪式感。人会借由仪式感,来给自己一种强烈的自我暗示。

为了学习你会提前准备什么?

物质:在正式学习之前,有的同学会在桌上将用得到的物品一字排开,以防临时需要某些东西时手忙脚乱到处乱翻。

精神:在前一天晚上,要想好第二天又要进行高效学习了,需要完成的目标有哪些,然后安心睡去,为第二天的高效学习养精蓄锐。

时间:如果8点是正式学习的时间,那就保证8点之前赶到那里,坐在椅子上调整出最舒服的学习姿势,做好基本的前期准备。

拆解量化目标,越细越好

每个新知识或技能都有最关键的基本部分,专注这个部分学习的效率就会提高。这里就运用到了“PDCA”循环原则(Plan,Do,Check,Action),即在每个行动开始之前都要拟定目标或计划,然后再开始实施,对过程中的关键点和最终结果进行检查,纠正偏差,对结果进行标准化,并确定新的目标,制订下一个计划。所有的行动都有这样的一次“循环”。

第一遍该怎么看书

1.看目录:知道这一章的重点在哪一节,重点节的内容大概是用来解决什么问题的。

2.看章后习题,圈出术语:这个术语基本上就是本章的知识点了。

3.根据术语去书中找概念和对术语的解释:如果有些术语理解不了,可以在网络上搜索术语的解释。

4.术语理解后,带着术语去理解书中的图表、例题、案例。牢牢抓住书本中的例题、案例、图表。因为例题讲的是具体情境,图表具有可视化,案例就是讲具体应用——这些内容都比理解文字描述容易得多。所以,只要配合最少量的文字看懂了案例、图表,就达到了对知识的了解,接着再去看例题就知道了知识的运用场景,之后再反复地做题,从而达到了对知识点的掌握。

能量值爆发期,利用越高效越好

每个人的高能学习时间段可能不一样,但要注意一个词——“预计”。

观察自己长期的活动状态,估计出自己能量爆发态出现的时间点。例如:一位同学的能量爆发时间点是上午8点~10点、下午2点~5点、晚上6点半~10点,一共8.5个小时。这些时间点确定后,就要为这8.5个小时做准备。比如,中午午睡就是必要的;选择一个休息时间点眯一会儿,这也是必要的;休息间隙戴上耳机听喜欢的音乐,这也是必要的;自己喜欢在休息的时候做一些运动,也是可以的。总之,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保证能高效利用这8.5个小时而准备的。休息、放松是最好的缓解疲劳的方法。

学霸知识点_学霸学习新知识_学霸知识点总结

坚持20小时,越过挫败壁垒

在高效学习的过程中,刚开始时都会或多或少地感到沮丧、挫败,或对自己的智力感到怀疑,但阻碍我们进步的,其实多数不是智力因素,而是身体能量和情绪能量。

1.身体能量

通常情况下,大脑快速运转1个多小时,就会感觉很疲劳,也就是说脑力运动会消耗大量的能量。所以,你需要及时补充能量。2个小时的高效学习时间,最好分为两段,一段50分钟左右,中间休息一会儿,补充些能量。

2.精神能量

举个例子:一个人决定用跑步来锻炼身体,开始时信心满满地表示要跑一个月,结果没过几天就懈怠了。这个人并不是累了,而是情绪上感到疲劳,产生了厌倦感。这时候,解决情绪疲劳的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放松。

村上春树跑步几十年,他会在跑步感觉良好的时候主动结束,这样,就会对第二天的跑步充满期待。当时间一长,我们能记住关于一件事物的主要部分其实是事物留给我们的感觉而不是事件本身。村上春树以充满愉悦感的时候作为结束点,跑步对他来说自然就会是一种“愉悦感”能隔天继续体验的事情。这是很智慧的。许多创作长篇小说的作家往往也用这种方法,比如,写到高潮部分时主动停下来,这时高潮情绪很强烈,第二天再接着创作,就容易找回感觉,继续写下去。

所以,在晚上的学习时段,即最后一个高效学习时段之后,接着再学习一段时间,当感到愉悦、收获满满、学习仍然高效的时候,试着停下来,记住这种兴奋感,你会发现第二天继续学习的时候精神是愉悦的。别以为这样学习会很苦,其实真正沉浸在学习氛围当中时,大多数学习时光都是在极大的愉悦感中度过的。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