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初中地理学科知识体系梳理

初中地理学科知识体系梳理

时间:2024-07-06 08:06:41 作者:
摘要:2022版课程标准颁布核心素养的培养,地理课程内容在11版的基础上有了提升,初中区域认知地理知识点分布较为庞杂,看似多而杂的各地理要素是有体系与联系的

2022版课程标准颁布核心素养的培养,地理课程内容在11版的基础上有了提升,初中区域认知地理知识点分布较为庞杂,看似多而杂的各地理要素是有体系与联系的,对于刚刚接触地理的学生有一些难度,如何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在一起,帮助学生形成知识内在联系,从而更好的迁移学习,为地理的学习提供地理学习的思维方式与方法。

一、明确学习目标,课堂学习更有方向

经过几个学期和孩子们共同学习,学生如何明确学习目标,重点击破,这个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我,原因是教师的知识储备不代表学生的知识储备,教师的视野和学生的视野也是不同,在教学中,要是按照原有的传统的授课方式,我想对于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极大的阻碍,学生出现了过度依赖教师,过度依赖课本的学习方式,并且硬背知识不会灵活运用的现实。怎样才能让学生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并且是想要自主的研究问题呢?所以我先做了一部分尝试,就是帮助学生明确每一部分内容在初中地理的位置,这一节在整个这一章节中的作用。

二、知识体系与内在联系串联

在初一的区域地理课堂开始环节中,增加了师生共同绘制知识体系的环节,利用两分钟时间,由多名学生说出在教材中发现的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这个时候的总结学生的知识体系一点点的建立,从散点状到线状,对教师的要求也相对高一些,实现要精确的梳理好每节课的条理,师生共同的总结中,学生了解每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了目标是有了学习的基本方向,学生上课学习更有针对性,但在学习过程中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需要教师渗透到课中的各个环节。通过活动与探究学生理解各要素的内在联系,才能为今后的知识体系建立奠定基础。

整理体系知识有哪些_整理体系是什么意思_知识体系整理

(一)认识全球的作用

七上的部分地球自转与公转、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对比、从降水和气温角度学习气候,为区域地理的学习打下基础世界的人口和宗教、包括聚落的形成都为自然与人文地理建立了联系,为之后的城市分布、发展及人地协调发展提供思路。

(二)认识区域的构建

从地理位置的总结概括与评价,地理特征的总结、地理过程的教学、地形、气候、河流和资源等,地理位置、地形影响气候的分布,而河流的走向又由地势来决定等,大洲、地区和国家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对人文地理生活的影响,如气候、地形和河流对农业的影响,资源的分布对工业的影响,而人文条件也同样作用于人文地理生活等。

(三)区域地理知识体系构建基本方法

区域地理要素联系是区域认知这一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涵。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形成的区域特征,比较区域差异,总结区域分异规律、分析区际联系、区域的发展等。地理因果关系区域地理的基本学习方法在七下开始逐步渗透,为八上和八下的学习提供总体思路,八上是总体地理概况,八年级下册的四大区域划分更有特点和资质的了解中国区域地理,而每一个区域尺度又有不同。

三、知识体系构建的实践

课上通过和初一学生们一起学习的过程,发现初一的学生因为刚刚接触地理,对地理充满了极大的兴趣和爱好,在上课的时候学生们会围绕着教学内容展开提问,这些问题有的是关于初中课程内容的,有的是很有深度的在地理学习过程中高年级学生思考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我发现了孩子们看问题的视角和学生们自己的课外知识储备情况。能问出这样的问题我想孩子们是在积极的思考,要不这样的问题是不会出现在课堂中的。

(一)把握契机

借助这个时机开展目标学习和知识体系构建的基本方法学习。教师最开始需要在课堂上展现自己建立知识体系的过程,接下来很重要师生共同总结知识体系的过程;从而为后面鼓励学生建立个性化的知识体系梳理。

(二)发现问题

最开始和老师一起总结,逐步放手由不同的学生去黑板上梳理同一节课的知识体系,当然这个对于学生们有些困难,出现的问题是:

1.知识体系过于详细

2.内容条理不清晰

3.不同的学生同时完成往往有重复出现的内容。

4.课堂梳理和调整需要时间过多。

5.刚开始下面的同学还在观看上面同学完成的内容并补充,后来出现部分溜号状态。

(三)逐步改进

真的出现的这些问题及时在课堂中进行了调整,孩子们对于补充不全的可继续完成黑板补充,这样学生们能及时关注知识内容,后来过渡到黑板上同学完成体系的时候,下面的同学也建立自己相应的体系,黑板上的同学画图,下面的同学也自己绘制图。

同学们在下面同一时间内,完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完成后,将自己的作品,可以手机投屏展示评价。展出的同时自己要进行讲解,讲解后进行学生互评,学生们评价最有价值的内容、自己书写、体系建立是否明确等内容作出全面评价。评价的过程也是学生们最关注的地方,同时也是自己思考的过程,是自己知识体系重新构建和调整构建的过程。

学生们积极的展示自己构建的知识体系,因为同学们一致好评的体系,会成为下节课学生们共同学习时使用的知识体系。学生们争先恐后,不断修改、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构建,这对于课程的学习时由很大的帮助。在这样的体系下学生们积极寻找知识内容,同时对于探究性的问题积极探索。

课后逐步过渡到学生课后独立完成知识体系构建。从学生上交的内容上来看,经过逐步的引导,总体都有很明确的大框架,体系下一级别的内容有详有略。各要素比较全面,但要素之间的联系或共同作用体现的还不明显,但这恰恰是地理学习比较难理解的地方,这也为今后教学提供指导。

附:学生课后自主编制学习体系

知识体系整理_整理体系知识有哪些_整理体系是什么意思

整理体系知识有哪些_整理体系是什么意思_知识体系整理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