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就不爱看新闻,但现在,我也有了自己的新闻理想|兰州大学考研经验贴
本文作者
觅游全程班学员 J13473
直到现在,我仍然觉得如梦一般。
即使拟录取的名单已经公布数天,成为985研究生已然成为事实,但我仍然在数十个夜晚,梦到自己在奔赴初试的清晨路上,梦到自己没有考上。虽然我总是对自己、对研友、对家人说,没考上没关系,大不了来年再战嘛,但是我知道自己输不起,根本没有再战的勇气。
考研的复习是从去年2月开始的,但考研这个想法伴随了我4年。
从高考成绩公布的那一刻起,从往日985苗子选手一下跌入谷底,勉强达到一本线时,我不知所措,也别无选择。我至今惭愧,当时家人、老师对我寄予了厚望,并且我自己也认为进入名校早已是板上钉钉,可命运似乎给我开了巨大的玩笑,给了我沉重的一拳。所以我从进入大学的那一刻起,就下定决心考研。说来十分有趣,我与新传有着奇妙的“孽缘”,我从小就不喜欢看新闻,觉得它枯燥无聊,但谁能想到十几年后的今天我竟坚定地选择了新传,未来也将继续在新传发光发热。
刚进大学时,和许多出入新传门的同学一样,所了解的新传名校不多切片面,诸如中传、人大、深大之类,当时我也是这么想的,口口声声说我要上中传、深大。但随着我逐渐了解了新传,了解了这个专业的考研难度,那一刻我没有勇气了。因为我本科是一个普通双非一本,加上自己高考失利的经历,我变得自卑与敏感,时常困在过去的失败里,到了真正需要选择考研目标时,我却不敢回应我之前的雄心壮志。
我最开始定的目标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因为小时候在广东地区生活过十多年,因此抱有一定的地域情节在,并且当时也联系到了我们学校之前考上的学姐,了解了些许情况。其实我心里挺没底的,相比我的研友搭子阿成一开始就目标清晰(坚定的地域情节者,他选择了广大,恭喜他最终也考上了广大新传专硕),我一直处于模棱两可的反复横跳之中:我要不要去考一个级别更好的学校?我到底是要去一个地理位置更优越更熟悉的地方读研还是冲击一个相对竞争较小的知名院校?我有能力考吗?我考的上吗?……这些问题纠缠了我整个三月,当时我选择逃避这个问题,就是漫无目的地记英语单词。
有天,我的研友帮我一起择校,将地理位置稍微差一点的211以及发达地区的双非院校都找出来写在本子上,然后一个个分析。我们是这排除了一些学校,但列出的名单太多了,我们所掌握的信息也十分有限。于是,我找到了和我关系好的老师悦姐,她告诉首先避开上海、北京这些热门城市,并且告诉我希望我能求稳一次考上,她为我联系了几位之前考研成功的学姐,有福建师范大学、有湖北大学的。我和她们交流了一下,也初步有了点想法——还是决定考广外。
为了进一步确定我的目标的可行性,我去咨询了副院长,和他表明了我想考研的想法。我们交流了很愉快,我当时以为我终于有清晰的目标了,可以安心备考了。
或许是命运使然,副院长在我离开办公室前说,今天有位学长来找他聊天了,说他考上了兰州大学,说我可以和他聊聊,并把他的联系方式给了我。
回到寝室,我联系上了这位学长(去年在觅游400+上岸的Lee),和他聊了许多,他确实改变了我许多看法,例如此前我听闻兰州大学歧视双非、不保护一志愿、考研黑名单等负面消息,直到我见证学长考上,打破了我的刻板印象。迄今记得,学长说了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也正是这句话改变了我的未来,也就我今天所收获的成果:“要记住我们本身出身就是双非,我们没有可以失去的、也没有什么是输不起的,既然咱选择了考研,那咱要冲就冲985!”那天,豁然开朗,我几乎当晚就下定决心我要考兰州大学(在备考的阶段,我都再未成变更过目标),我想着学长都考上了,那我一定也能,我和爸妈说了我的想法,他们表示十分支持,于是我来到了觅游,开始了我大半年的备考旅程。至此,我看研路途中的第一站圆满成功。
从2023年2月份开始备考,我先从英语单词入手。我的四级成绩只有460,属于是低分擦过,至于六级,一连考了三次都没有过。因此,在没确定目标院校前,我每天会花三四个小时记英语单词,我知道我记性不好,于是选择一边记一遍写,看到会的就用黑笔写下来,并把记得的中文意思写下,不会的则用红笔写下。如此反复,每天记100个新词,复习300旧词,直至考前,我写下的本子已有几十本,现在看来也十分有成就感。这种笨拙的方法的确让我记单词的牢固性得到了提升,当我在记完第一轮单词时(大概是四月份底),我第一次做英语真题时,竟发现一篇文章95%的单词我都知道意思,这种收获感是十分直观的,因此,在接下来的二轮、三轮甚至到考前,我都一直坚持用这种方法记单词。在反复熟练的情况下,到了后期,每天复习闪过300词几乎不用一小时,这几乎成为我备考后期放松的手段。
英语的阅读,我是从长难句入手,当时跟着田静长难句的公众号学习,每天练习一句,在看视频讲解之前先自己分析一下句子结构。田静长难句适合新手学习,通俗易懂,在做真题阅读前,先打好长难句等语法、固定短语等知识点基础,有利于提升做阅读的正确率和效率,同时这也是一种翻译练习,可以有效地减少后期翻译题的练习时间。
关于真题阅读的练习,我一定要给未来考研的同学说说我踩过的坑:当时我自以为单词已经掌握,直接做题就好了。于是我在做题时会把每个题目以及选项翻译出来,再去阅读文章,这实际上是一种浪费时间且效率低下的做题习惯。我是到暑假期间做题的正确率大幅下降时,才发现这个问题。研友提议我去看一看唐迟的阅读方法论课程,我便去看了一下。的确,唐迟老师的方法论思路确实清晰,阅读先看题干,了解提问类型,跳过选项直接去阅读文章,再仔细对比细节等。此外,做完的阅读也要及时进行精翻,这能检验单词掌握情况、翻译能力等,一举多得。
关于其他题型则可以相对少花一点时间,完形填空较难,建议英语复习中后期再开始练习,做完一定要好好复盘(推荐易熙人老师的网课),新题型只要把往年题型练习好总结一下规律就好(但值得注意的是英二今年的新题型呈现出一种变难变灵活的趋向,因此建议考英二的同学也要练习一下英一的新题型,并且不能过度依赖做题技巧),翻译则无需额外训练(前期的长难句与阅读精翻足矣),作文直接推荐石雷鹏20篇,背好功能句,在考试写作时设法嵌套,这样一来分数也不会低(甘肃相对于来说是公共课水区,给分较松),但是考前一定要尝试动手练习一下,把握好时间(问就是我考场血泪回忆)。
每天都保证一定量的英语复习,即便是英语基础不太好,也能得到一个较为满意的分数。
我是文科生,所以自认为政治基础还不错,因此我是暑假开始学习的。教辅资料我买的是肖爷的精讲精练还有1000题(肖爷的题的权威性就不用多说了吧),网课则是跟着徐涛老师(挺幽默风趣的,建议2倍速食用),这样的好处是可以结合两位老师的知识视野,提高理解。其实政治前期不用投入过多时间,前期练习好选择题,把错题总结,特别是那些帽子题,看得人真的眼花缭乱、模棱两可。到了10月左右,可以买一本背诵手册,同时也可以去拼一个选择题题库(有其他老师出的选择题,扫除学习盲区)。11-12月重点练习肖四肖八选择题,但是如果遇到一些见都没见过的知识点也不要焦虑着急。因为有些是前沿知识点确实是知识盲区,在考前搞明白记住,一切都还来得及,此外,考研真题的难度是略低于肖四肖八的,所以如果在做题过程中遇上正确率不高的情况,不要过多焦虑,沉下心再去复习巩固一下。
最后想说的是主观题部分,这一部分提分最关键的时期是考前半个月,正好是肖四出版的时间。首先,先把肖四肖八的马原题(36)背熟,并且把腿姐关于马原原理答题资料补充一下。其次,剩下的题目就是反复背诵肖四上的答案。相信这对于学新传的小伙伴来说,应该不是一件难事,只要留出一定的时间给政治。我就是这么做的,我的主观题得分为40分。
虽然我的本科是网络与新媒体,新传考研的参考书目我大部分都学过,但是由于我之前玩心较重,因此课程上也没好好学习,直到我开始备考时,才发现自己就是一张白纸。处于基础薄弱的原因,我选择报了觅游的全程班。
新闻学
就和许多老师及学长姐说的那样,新闻学相比传播学更通俗易懂一些,适合先进行复习。因为我报班的时候,觅游的全程班课程已经开始一段时间了,所以我决定先提前复习一下新闻学,跟上全程班的进度。我复习的模块是先翻阅章节内容,进行细致阅读,然后再跟直播课程,课后进行思维框架搭建。新闻学的教材相对具有时滞性,因此在学习上可以灵活一点,结合时事热点进行学习理解。此外,最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多积累热点案例(侧影的热点课YYDS),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发生了啥等等,不用过于详细,能描述出基本事实即可。
传播学
这相对来说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理论也相对晦涩,因此我花费较多时间啃教材,有时候一句话都要反复看几遍,然后简化教材内容搭建知识框架,之后再去跟课。
东东学长、大羽学长总能跳脱出书本,给我提供新的思路以及便捷的方案。传播学的重点就是那些经典理论与术语,因此既需要理解又需要反复背诵记牢。
中新史
24兰大关于新闻史部分的考察可谓少的罕见,但这并不意味志可以放松警惕,此前几年对于新闻史的考察有20+分,并且24更新了新的新闻史参考书目,因此25考生需要重视中新史。此前,兰大关于新闻史部分的考察主要在党的新闻事业史(特别是延安时期),以及以梁启超为代表的近代报刊办报人及活动,并且具有反复考察的倾向。因此,25考研以这两块新闻史复习为重。此外,新闻史知识点较为复杂,可以先花一点时间阅读教材,整理每张思维导图,最后在合并同类项(这一点主要是合并那些同一时期发生的办报活动,构建全面史观视野)。
实务
实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实务理论,另一部分是实务操作。就实务理论而言,最简便的方法就是见一个背一个,直接以名词解释的形式背诵与练习,首先是把往年兰大考过的实务理论记牢背熟,再去扩展其他。就实务操作而言,兰大专硕重点考察评论与策划,23年考察的策划,24年考察的评论。因此,在练习的时候以这两种题型为主。提及评论写作,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历。
我十分不擅长评论这种观点输出型写作,因此,我早早就畏惧评论写作。我最开始写评论甚至一天一夜都写不出来,就傻傻地坐在电脑面前,脑子里想不出一点文字。我删了又写,写了又删,这进一步加深我的焦虑。直到考前,我都很难再规定时间内写完一篇800字的评论。但昱姐的评论课确实硬核,用犀利直白的语言告诉了我一种基本框架“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就是这样一个稍显“文字狱”的写题框架,让我逐步上手了评论写作,听课前我的评论一直在6-7分徘徊,练习到中后期,我的评论竟然时常保持在8-8.5分左右,甚至还拿了两次9分。即便334考的评论话题是此前从未练习过的国际政治热点话题,我也能不慌不忙地用此前课上学的框架去建立论点进行论述。因此,我十分感谢觅游的实务课程,并且强烈推荐实务操作基础薄弱的友友来昱姐这学习一下。
网络传播学
彭兰老师的网传有“新传答案之书”之美称,去年更新了第五版,我听有些小伙伴反馈说增加了许多新的陌生的概念,背诵量大大增加了。但是我想说,我们在复习经典传播学以及新闻学时,事实上已经将这些新颖的概念与理论引入了课堂,并且这些新概念也是在我们这个时代新诞生的,与我们有着强烈的接近性,我们可能就是这些新概念新技术的见证者与参与者,例如Chat- GPT,我们只需要充分调动所学知识,再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便可八九不离十的把握关键。我们无法保证考试的题目都是我们学过的,例如今年兰大专硕就考了“第三文化人”这一陌生概念,去年则考了“未来电视”。因此,兰大有每年都在试卷上出一个冷门题目来考察学生的习惯,因此在复习网传时就要培养这种思考习惯。
此外,彭兰老师的网传,里面的优质小标题以及框架可以充分利用,这是论述题展开的有效法宝。
背诵
相比较背诵知识框架与课本内容,我特别建议先背诵大量的名词解释。334与440题目,特别是论述题的答案组成,事实上可以拆分成众多名词解释的集合,因此我推荐买一本名词解释的书册或者找一份电子稿来进行背诵。我是先碎片化记忆名词解释后,再将这些名词解释套入此前整理好的章节框架加深记忆。这样的好处就是能较为深刻的了解一个名词或理论的具体内涵,在后期论题练习时能较为容易的联想到与运用。暑假期间要至少完成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基本名词解释的背诵,每天要给自己规定一定的背诵量,然后要及时复盘,减少遗忘,必要时动手默写,顺便练练手速,考试留给名词解释的时间不多,一个词200-300字左右,用时5-7分钟。中新史与实务理论的背诵可以从9月份开始,这个也可以先从碎片化记忆开始。
关于背诵,我想强调一点,背诵的目的不是为了一字不差复述,而是要以运用为目的,我所背的我要去思考能用在什么地方,是否有生活实例可以补充,这些都是提高背诵效率的方法。
练习
334与440的题型基本由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和实务操作题为主。
名词解释
5-8分,200-300字,反复背诵,确保基本知识无误,适当动笔,限时训练。
简答题
10-15分,600-900字,要有开头,简单引入,主题内容一般是3-5点,时间充裕的话补上结尾,不宜花费过多时间。
论述题
15-30分,800-1200字,开头结尾都要有,需要对题干中相关概念进行解释,控制在100字左右。主题部分分为两大部分,两大部分各分三点(最佳篇幅布置)。然后每个论点要有理有据,最好在平常练习时,给每个分论点补充上例子,这样在考场上才能行手拈来。
相关阅读
-
从小就不爱看新闻,但现在,我也有了自己的新闻理想|兰州大学考研经验贴
本文作者觅游全程班学员 J13473直到现在,我仍然觉得如梦一般。即使拟录取的名单已经公布数天,成为985研究生已然成为事实,但我仍然在数十个夜晚...
-
原文作者,圣安德鲁斯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这里是 数学上下三万年:爱在西元前数学上下三万年:大航海时代数学上下三万年:十九世纪上半叶的数学数学上...
-
转移时除了要保管好家里的贵重物品外,还要带上随身的日用品,多准备点衣物和干粮很有必要,免得不够用重新返回家中,发生危险。灾后出门,特别是去山区,一定要事先了解路段情况...
-
4月24日,华友钴业新能源产业集团成都正极材料基地——成都巴莫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通过PAS2060体系认证...
-
在全民缺觉时代,睡眠已成为重要的社会议题。...
-
原文作者,圣安德鲁斯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这里是 数学上下三万年:爱在西元前数学上下三万年:大航海时代数学上下三万年:十九世纪上半叶的数学数学上...
-
在全民缺觉时代,睡眠已成为重要的社会议题。...
-
9月16日上午,郑州大学纪委书记许东升带队到我县考察调研,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赵万俊,郑州大学科技处处长、教育部长江学者曹亦俊,郑州大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王利国...
-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顺利通过大后天的教师资格证笔试,首先要了解考情小学教师考试科目: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
酒有新闻 新闻有酒...
-
40岁的男人身体素质处于一个黄金时期,所以会很频繁的过夫妻生活,而夫妻生活持续的时间,个体差异很大,即使同一...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