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爬山虎的脚》走进语文课堂教学点滴
《爬山虎的脚》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文章。统编版教材全面实施后,随着对课堂教学实践调研,《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前后多次修改,基本构建起清晰的教学思路。
多次观摩语文课堂教学,针对丰富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对语文教学堂奥之深,感悟越发深切。由衷地感叹:语文不好教,教好语文很不容易。
规定课时内要把一篇文章入情入理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深度打开学生的情感大门,调度学生的语文素养,像江流上行船,如平原上跑马;语文知识常识、关键句段、朗读技巧、理解感悟、情感体验、语言实践、写作方法都要融入进来。同时,左拉一把,右拽一下,拔出萝卜带出泥,展现广阔的语文场景,营造有机的语言环境,能入其里,又能踞其外。一节好的语文谁能不说她静如一张网,需从四面八方编织;动若万马奔腾,从来齐头并进。语文教师可谓真的是毕其所有,倾其所能,恐怕须得把自己和文本融为一体,才能使文字“站”起来和学生对话。
带着这些构思和对语文课堂的憧憬,走进《爬山虎的脚》的教学,来探究如何实现语文教学。
一节好的语文课要从理解挖局文本、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开始。
首先具体的教学目标的定位就很不好把握,教学目标如果太大太泛,就完全失去了指导课堂教学的效力。老师就不会明确一节语文课要带着学生去哪里。所以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是一节好语文课的前提和关键。
《爬山虎的脚》是叶圣陶老先生笔下的一篇经典文章。文章不足600字,脉络清晰,文笔利索,细节突出,功力不凡,把平凡的事物写得引人入胜,是启发写作的一篇好文。那么这样一篇好文章的语文要素如何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就是最重要的问题。围绕这个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必须厘清三个层次的问题,第一个层次,我们要教什么?学生要学什么?就是要弄明白我们要去哪里。第二个层次,要达成这样的目标,从哪里入手?切入点在哪里?突破口在哪里?第三个层次,我们应该如何入手?怎么切入?怎样突破?学生应该怎么学?这两个层次是弄清楚如何去那里的问题。
第三单元的人文要素是“处处留心皆学问”,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进行连续观察,学写观察日记”。《爬山虎的脚》教学目标的核心就指向了体会文章的准确生动的表达,学会持续细致观察。但是该如何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表达之准确生动?这是一个教学难点。比如“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的“铺”,“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的“漾”和“巴住墙”的“巴”;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显著的写作特点是“动静结合”描写:“(没有风的时候)叶子一顺儿朝下,铺得那么均匀...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经过充分挖掘和深思熟虑,教学目标最终确定为:1.认识相关生字,会写相关生字。正确读词,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知道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和一脚一脚往上爬的细节,并能用文中的语言或自己的语言叙述;3.用丰富有效的方法体会文中关键词的准确性和生动性,知道用词准确对写作的重要性,体会如何准确用词;4.了解和体会“动静结合”的写作特点;5.知道准确生动的写作来源于持续细致观察,树立持续细致观察事物的意识。
明确了目标,那么如何达成目标是一节语文课的核心,决定着语文课的品质。
一节好的语文课要围绕教学目标,依托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一)丰富有效体会关键词句。关键词是文章的眼睛。好文章的关键词如“白银盘里一青螺”显而易见。本文则要通过关键动词“铺”“漾”“巴”,来体会用词的准确和学会准确用词。目标中提到用“丰富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就要从“丰富有效”上下功夫。先看“铺”:引导学生充分体会“铺”的意义,学生会说出“多、满、厚、平整、整齐、匀称”,教师引入“草铺横野六七里”,对比联想,引申理解;再来探究“漾”:学生想象画面畅谈理解——其间教师点拨:漾是动,但不同于“动”,动体现不出规律;漾是摇但不同于“摇”,摇感受不到波动浮动;漾不是随便地动,有规律,整齐划一,漾不是随便的摇,她有起伏,犹如波浪;“巴”则先引导学生换一换,学生会举出“贴”“挨”“粘”“抓”,在换词中比较感受“巴”的主动、不轻松和力量,。此时教师可以再做渲染,主动抠住墙,一个“巴”字,展示了生长的力量,展示了生命的力量,展示了努力的力量!
(二)善于提炼和彰显写作特点。体会作者怎样描写动态和静态下的爬山虎的叶子。小组合作 学习解决问题爬山虎的叶子从哪几个方面写的?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颜色、样子,静态和动态。为了彰显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采用师生对读、师生接读的一些多样的读法,老师读静的部分文字,学生读动的部分文字;老师起头读前半部分,学生接读后半部分。
(三)整合问题指向教学目标核心。
通过对细节描写的句子的理解、朗读,了解爬山虎的脚的特点,意识和体会到作者的细致、持续观察。这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不能以教师的讲替代学生的学,而要依托愉快合作自主探究学习方式来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问题的设置就成了关键,为什么呢?因为问题如果设置太细,如老师在第一次教学设计中的三个问题——问题1找出爬山虎的脚的位置,、形状、颜色;问题2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找出相关动词;问题3爬山虎的脚处着墙和没触着墙分别是什么样的情形?无疑是想引导学生跟着作者细致的观察了解爬山虎,体会细致持续观察的重要性。但是有心栽花花不开,学生会就问题而找答案,钻进问题钻进文本,无暇体会写作方法,师生往往逐句讲解、随文理解,把有语文课变成处处都讲的无趣语文,这样的语文课似乎什么都讲了,但教学目标往往难以有效达成。问题的设置一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置,即找出对爬山虎的脚细节描写的句子,体会细致观察;二是要有层次性,不能东问一句,西问一句,问题之间要有逻辑性联系,几个问题要指向一个核心——细致观察的写作。基于这样的思考,在这个核心环节的问题修改为这样三个问题。问题1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的?它是怎样往上爬的?(审视事物——与爬山虎对话)问题2作者哪些描写吸引了你?(审视文本——与文字对话)问题3为什么作者的描写能吸引你?(审视作者——与写法对话)。师点拨和渲染,小小的平凡的爬山虎,它不娇美,也不艳丽,却藏着大自然的神奇和奥秘,作者用细心和持续的观察为我们呈现了它生命的不平凡,满足了我们的好奇心。你们愿意走进大自然揭开更多的奥秘、满足更多的读者的好奇心吗?那么让我们去观察吧!去细致观察吧!去持续细致观察吧!这样层层推进,指向核心,完成教学目标。
(四)以文带文类比感悟。要“呼朋引伴”旁征博引学语文。通过以文带文,联系对比,充分感悟细心观察和持续观察对于写作的重要性,并树立持续细致观察的意识。
(五)既包罗万象又干净利落的设计艺术。艺术性是语文课的翅膀。一节好的语文课会体现出艺术性,而艺术性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来源于对教学环节的统整。《爬山虎的脚》教学在经过精细地磨课以后,就完成了一个很好的统整。就是在问题1(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的?它是怎样往上爬的?)里,把小的教学目标都融合进去,把一个核心问题变成一个问题群来处理,比如爬山虎的脚长的是什么样子的,往上爬的过程,视频的观看,几个连续动词的重点理解,对“巴”的用词准确度的充分体会,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对爬山虎努力向上的生命状态的情感目标都融入到这一个问题中来,使整堂课一点都不显得琐碎,有效避免了“处处驿站处处歇脚”的无趣语文课。
(六)追求板书文化的完美展示。精要的板书必不可少。对语文课来说精要的板书是课堂的骨架,是课魂。这节课的板书一要体现爬山虎的形态:
铺 漾 巴
用词准确
细心 持续 观察
语文课堂教学钻之弥坚,仰之弥高,每一堂语文课都是对语文素养和教学艺术的一次挑战。统编版语文教材全面实施,如何把握好教材,调度好语文素材,统整好教学环节,牢抓两个元素,最大限度彰显语文魅力,落实好语言实践,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探究中的永恒话题。
小学课堂教学
学习交流研讨
相关阅读
-
统编版语文教材全面实施,如何把握好教材,调度好语文素材,统整好教学环节,牢抓两个元素,最大限度彰显语文魅力,落实好语言实践,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探究中的永恒话题。...
-
辽宁中公教育为大家更新9月22日新闻联播主要内容摘抄,辽宁时事政治频道更新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时政模拟题、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
-
1.如图所示,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m和1分子五碳糖a构成了化合物b,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m为腺嘌呤,则b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B.若m为尿嘧啶...
-
家,是一个有温度的地方,它是我们疲惫身躯放松休息的地方,更是我们弱小心灵停靠的港湾。在我们内心深处永远有一道家中美丽的风景线,那就是家的眼睛——...
-
如何一夜暴富:建立财富的最佳方式和财务自由真正有效的策略,致富,百万富翁...
-
(欢迎点击视频,观看本期《每日一习话》)习近平:合力营造开放、包容、公平、公正、非歧视的数字经济发展环境,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方面推进国际合作...
-
1.如图所示,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m和1分子五碳糖a构成了化合物b,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m为腺嘌呤,则b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B.若m为尿嘧啶...
-
可惜的是,想象中美好的天然气并没有及时发挥最大的作用,以至于即便进入了隆冬,河北省一些小学生依然在冰冷的教室里瑟瑟发抖。如果换一个思路,也许就是另一番图景了:每年...
-
鲁梅尔特:几年前,我曾以一种十分传统的方式教授战略以及进行战略咨询,我通常告诉企业家们,“你应该在具有优势的领域竞争,这是最基本的理念”。然而,当我服务的企业越来越多...
-
在当今世界,中国科技的发展速度让人瞩目,许多西方国家对此感到震惊。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在多个科技领域已经走在了全球的前列。这不仅让西方国家感叹其先...
-
▼学考复习必备资料...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