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钩、逆全球化,“世界工厂”时代结束了?一个大趋势来了…… .
01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为了这句话,美国媒体彭博社(Bloomberg)和富士康打了一场 " 口水仗 "。
彭博社报道了富士康董事长的发言,说苹果公司的供应商们已经在准备把中美之间的供应链分开了,连富士康都已经在海外加仓了,海外生产力从 25% 提升到了 30%,总之,富士康认为中国已经丢失了世界工厂的地位。
富士康叛变了?
被喷了的富士康,求生欲还是很旺盛的,第一时间出来反驳," 我们没有这么说 ",彭博自己过度解读,曲解误导。
富士康自己可能也想不到,自己 5% 的生产力,就能改变中国的一个时代,比川普发起的贸易纷争还厉害。
彭博的论断,倒是很符合川普的意愿,他一直在喊中国抢走了美国人的工作机会,想让苹果的生产线重回美国,中国制造若因此 " 败 " 一城,他也是喜闻乐见。
但是,对中国一直口诛笔伐的川建国,却是 " 嘴里说着不要,身体却很诚实 "。
最近,美国出现了一个很奇妙的热搜,#TrumpMadeinChina(特朗普中国制造)。
川建国在忙选举,造势活动还是很宏大的,一遍又一遍 "Make America Great Again",信誓旦旦,他的支持者们也是疯狂应援,身上的周边自然少不了,帽子、旗子、衣服、横幅,口号都印在身上。
但在 MAGA 口号不远处,眼尖的群众发现," 中国制造 " 的标签如影随形,毕竟这批应援物资都来自义乌。
这不算是川建国的小聪明,只能说是一个商人的自觉,这点账还是能算明白的,如果真的把这些应援周边都放在美国生产,效率、价格哪有义乌有保障。
让世界知道 " 世界工厂 " 还在中国,这个男人也算是是功不可没。
02
世界工厂这个说法其实也没多少年,说起来,美国算是老牌的 " 世界工厂 " 了。
当然,美国的 " 世界工厂 " 头衔也是来自英国,号称 " 日不落帝国 " 的英国,经历两次工业革命,自然是有资本的,但是玩剩下的怎么办呢,自然是便宜后来 " 五眼联盟 " 的小伙伴了,毕竟那里帝国留下脚步的地方。
英国的 " 过剩产能 " 成了美国 "Great" 的中坚力量之一,倒是 " 日不落帝国 " 遭遇黄昏,从老大哥变成了小老弟,美国成为最大的得利者,并成为输出国,开始一手掌控制造业中心的迁移。
第一站是日本," 世界工厂 " 进入亚洲。
二战后美国接手了日本,50 年代的 " 美属日本 " 咋恢复呢?
美国是 " 世界工厂 ",那么日本就做 " 亚洲工厂 " 吧,给钱、给物资、给产业,日本的工业体系恢复,并承接了美国的制造业转移,在 1968 年就成为全球老二了。
然后,日本、美国合力输出 " 落后产能 ",接手的就是 " 亚洲四小龙 "。
四小龙的发展多少都有点效仿日本的意思,承接来的产业都算是美日淘汰下来的玩意,走得也都是先给欧美日代工,然后再产业升级的路子。
靠着在朝鲜战争中倒卖美国物资,财阀们赚了一大笔,后来朴正熙缔造了汉江奇迹,韩国的制造业发展还是很快的,虽然韩日两国仇恨不小,但有同一个 " 主人 " 的面子,发展经济也不吃亏,韩国举国发展、财阀出力,造船业全球出挑;
中国台湾的崛起也是靠着美援起步,实施 " 代纺代织 " 政策以后,出口创汇的纺织业也成为了支柱产业,而此时美国和日本也正在进行产业结构的转型,台湾从承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逐渐转向了电子代工,鸿海、台积电、联电,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这期间,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的制造业也是飞速发展,当然也少不了美日的产业和资本。
03
当 " 世界工厂 " 转移到中国大陆,已经是 80 年代的事情了。
靠着制造业,四小龙飞得确实很快,但是也很快就饱和,土地、劳动力等资源也越来越贵了,尤其是中国香港,发展快确实又好处,但是发展太快,就容易盛极而衰,而此时恰逢内地改革开放,彼时竞争力不太足的香港找到了出路。
1978 年 9 月 15 日,东莞太平服装厂与濒临倒闭的香港信孚手袋合资的太平手袋厂,拿到了工商总局发的 " 粤字 001 号 " 的执照,港商张子弥松了口气,他在手袋厂终于有救了,从前因为人工和地价的上涨而行将倒闭的工厂,在东莞焕发了第二春。
太平服装厂富了,信孚手袋活了," 三来一补 " 开始在广东转起来了。
那时开始,大量的港资进入到了内地,班尼路、真维斯等港资品牌来了,厂子也来了,一直发展成为了我们的 " 国民品牌 "。
1988 年,郭台铭在深圳宝安西乡崩山工业区,建立了第一座只有百余人的精密电脑接插件厂,那时候世界上还没有 iPhone;
1992 年,三星在惠州市的陈江镇设立了三星生产基地,三星的制造业正式进入到中国市场,即便那时候的三星手机,还没有正式销往中国,甚至中韩还没有正式建交。
从纺织、玩具、五金,到电子零配件、电器,开放的中国散发着对制造业的天然吸引力。
外资制造业涌入中国,工厂落地,流水线上的工人越来越多,解决了不少就业问题的,为啥动辄就拿富士康说事儿,因为光一个富士康郑州园区里面,就有 10 几万人,你说它是个城镇都不为过。
重工业的基础,加上轻工业的发展,外资、国货," 中国制造 " 开了花。
截止到 2010 年,中国制造业在 GDP 中的比重已经达到了 40% 以上,中国制造在全球产值比重 19.8%,超过美国,有 200 多种商品产量是世界第一,钢、水泥、煤炭、家电、手机、计算机等行业的产量世界占比超 50%。
" 世界工厂 ",名副其实。
反倒是日本,在两次制造业转移的过程中,作为输出方,损失还是很大的,资本毕竟逐利,日本失落的 20 年,与此也不无关系。
04
" 世界工厂 " 的转移路径有点类似,毕竟制造业这事儿目前还是主要靠人,所以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地方,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就很有戏。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的发展有目共睹,但是同时,人口红利这事儿,我们说得越来越少了,一方面是劳动力的成本越来越高了,而另一方面就是互联网及服务业对劳动力的吸引力越来越大,有一个更好的工作环境,谁还想进工厂啊。
所以,制造业看上去不太香了。
第五次制造业中心大转移要来了?谁是下一个 " 世界工厂 "?
隔壁的越南和印度是呼声非常高的选手,三星的手机、电脑制造从中国撤退后,就是奔向了越南,苹果的一些生产线,也有往越南和印度转移的趋势,印度已经拿到了几条,据说 iPhone11 系列的手机,已经有一部分印度制造了。
不过,想成为下一个 " 世界工厂 ",他们还得再等等,暂时并没有谁有取代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绝对实力。
而且,最大的变数是,世界似乎已经不需要 " 世界工厂 " 了。
05
当年那些亲手主导丢掉 " 世界工厂 " 地位的发达国家,再提起 " 世界工厂 " 的时候,已经开始跳脚了,现在他们的流行说法是:产业回流。
去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开始再工业化了。
其实,无论美日还是欧洲,当年的产业转移的时候,仍然有不少的小心思,本国的核心部分还是要掐在手里,转移的也只是位于产业链中游和下游的产业,瞧不上的才拱手相让的,当初为了进入中国,没少说什么 " 打破壁垒、反对保护主义 " 的话。
但是,现在,产业空心化了,尤其是疫情当下,全球化的自然倒退和人为的倒退,让国内的一些中间产品是缺失的,供应链眼瞅着要断,心里着急,美国到了选举的当口,不整回来一点企业来保就业,对选民都不好交代。
而且,这几年中国发力高端制造,直接跟他们形成了竞争关系,这还能了得?
尤其是美国和日本,已经开始号召在中国的企业撤离中国了," 得不到就毁掉 ",这个思想倒是贯彻地很厉害,对内游说国内企业,对外打压和抹黑中国企业,比如华为,而仰美国鼻息的国家,也都跟着。
撤不撤,企业心里有数;技术壁垒和围追堵截能不能生效,还在互相较劲的阶段。
但后疫情时代," 国家工厂 " 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了。
" 打破壁垒、反对保护主义 "?这会儿已经没人再提这茬了。
再这么玩下去,历史可能就此止步,中国将是最后一个 " 世界工厂 " 了。
而有的,只是 " 美国工厂 "、" 日本工厂 "、" 中国工厂 "……
又将是一番激烈的厮杀。
相关阅读
-
hi 我是大橙子今天又给大家求来了一些复试热点资讯,还没准备经济学复试热点的同学抓紧时间背了!热点一:注册制改革——金融考试热点热点事件:2月17日...
-
学生可以通过做兼职、自媒体写作、现场直播等方式赚钱。此外,学生还可以利用自己的语言能力做外语翻译、做网站编辑、成为游戏职业玩家等。另外,学生还可以利用信息差赚钱...
-
Genome Biol:发现人类血液含有无细胞的微生物DNA
临床医生用于诊断癌症的大多数生物标志物是人类的。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微生物组和恶性肿瘤之间存在联系,这为研究微生物DNA的存在作为一种识别和可能预测疾病的方式提供了机会。...
-
强“双基” 提能力 转作风 | 天然气公司工程管理中心创新开展“每日一学”学习专
从第三季度初,工程分管副总王国厂、工程管理中心经理韩海南多次下一线调研基层管理人员、基层一线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技能水平,以及对国家、行业法规的了解程度,通过摸排...
-
湖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今年还考教育热点吗?变成统考了我们怎么学?
教育热点是教育学考研初试必须关注的重要信息。要知道教育学考研并非以往考研口中的“背诵就行”,它并不是死考书本上的内容。...
-
日本的科学研发能力位居世界前列,应用科学、机械、及医学等领域尤为突出,日本政府把电子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技术列为国家的3大支柱产业技术,并把3大支柱产业的关键技术细分为16......
-
家里老爸老娘都常说让你们多生两个,你们不生。娃娃多了,这个不好,那个不好,总有一个会好。而企业招聘新人,招聘年轻人,同样一个道理,年轻人多了。总会出现一些优秀的苗子...
-
中美两国对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态度不同,必将影响两国未来国运!
尽管美国加入全球化,对美国人的福利生活是有帮助的,但是,加入全球化也是美国的蓝领由于中国的竞争而失去工作,对于美国的蓝领来说是全球化的失败者...
-
2022年,国际国内热点事件中,网络谣言“趁虚而入”,时有发酵,涉及疫情防控、公共政策、社会事件、医疗健康、自然现象等公众关心关切领域,可谓“套路百出”,令人深恶痛绝。...
-
华为手机怎么赚钱的方法最快?华为手机自从用了以后就喜欢上,我用的华为手机是华为P20,大小正合适,除了跟大家日常用华为手机外,我还用它来赚钱。我相信,这也是很多人特别想知道的......
-
2023中国科技产业发展全球论坛在海口开幕 冯飞会见出席论坛嘉宾代表
海南日报海口8月11日讯(记者邱江华 黎鹏)8月11日,2023中国科技产业发展全球论坛在海口开幕,与会嘉宾深度剖析科技政策与动态,共谋科技产业发展愿景。当天...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