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简论科学本质观的类型与特征.doc

简论科学本质观的类型与特征.doc

时间:2023-11-08 03:54:45 作者:
摘要:简论科学本质观的类型与特征袁维新(江苏淮阴师范学院生物系,江苏淮安223300)科学本质观是人们对科学本质问题的认识。从科学哲学的视角来看,可以把科学本质观分为传统的科..

简论科学本质观的类型与特征袁维新(江苏淮阴师范学院生物系,江苏淮安223300)科学本质观是人们对科学本质问题的认识。从科学哲学的视角来看,可以把科学本质观分为传统的科学本质观与现代的科学本质观两类,传统的科学本质观主要有经验主义科学本质观、理性主义科学本质观和逻辑实证主义科学本质观;现代的科学本质观主要有证伪主义科学本质观、历史主义科学本质观和建构主义科学本科学本质观;经验主义;理性主义;逻辑实证主义;证伪主义;历史主义;建构主义中图分类号N031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0035680(2006)0105科学本质观是人们对科学本质问题的认识。尽管对科学本质有各种不同的界定,但它通常是指科学知识的本质和促进科学知识发展的内在价值观和假设。例如,一个人是否认为科学知识是客观的,以经验为基础的,或是尝试性为建构的结果等,就反映了此人的科学本质观。随着科学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关于科学的本质的看法也在不断深化科学哲学的视角来看,可以粗略地把科学本质观分为传统的科学本质观与现代的科学本质观两类,传统的科学本质观主要有经验主义科学本质观、理性主义科学本质观和逻辑实证主义科学本质观;现代的科学本质观主要有证伪主义科学本质观和历史主义科学本质观。

当前,西方国家正在兴起和流行的一种———建构主义科学本质观,也属于现代科学本质观的范畴要义是:科学是从经验事实通过归纳法导出来的知识。科学始于观察科学是以我们能看到、听到、触到的东西为基础的。个人的意见或爱好和思辨的想象在科学中没有地。科学是客观的。科学知识是可靠的知识,因为它是在客观上被证明了的知识。”而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的观察者应具有正常的未受伤害的感官,应该忠实地记录下他所能看、听到等等的东西,作为和他正在观察的情况有关的事例BerkeleyHume,1711洛克则认为我们的一切知识都在经验里扎着根基,知识归根到底是由经验而来的总之,经验主义的基本观点是识的来源是现实的生活,而不是间接经验和书本知识识获得的方式是从个别到一般,而且只有以这种方式获得的知识才是可靠的。它反对由一般演绎为特殊,也就是说为知识是纯粹经验的产物而不是理性的产物,因为知识的源泉是经验,而科学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自近代以来,经验主义科学本质观的影响巨大,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它成为普遍流行的、主导的科学本质传统的科学本质观自从自然科学产生以来,什么是科学本质的问题就一直受到哲学家的关注。传统的科学哲学认为,科学是用仔细的观察和实验收集的“事实”和运用某种逻辑程序从这些事实推导出的定律和理论。

持这种观点的科学观主要有经验义科学本质观、理性主义科学本质观和逻辑实证主义科学经验主义科学本质观【收稿日期】200531【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建构主义与科学教学改革研究”(04SJD880012)成果之一【作者简介】袁维新(1954,江苏淮阴人,淮阴师范学院生物系教授,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科学教育理论研究主义科学本质观,并把它推向极致。既然是真理,其地位是稳固的,不会被推翻,所以当理性主义的科学本质观理性主义认为,一切知识均源于理性所显示的公理性主义的知识观把知识当作外在于主体的客观存在,学生的学习就是要获得这些客观知识。理性主义知识观以哲学上Kant,1724。早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时代,知识就被认为是人类理性的产物。柏拉图认为,感性世界是不可靠的,只有理念世界才是真正的知识世界。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将理性思置于重要地位,明确了知识是如何产生的、知识与主体的,即只有通过理性思维才能获得可靠的知识。康德虽然认感性直觉的意义,但却认为经验之所以可能,仅仅是由给予感觉以组织的、具有普遍性的“自我意识”或“统觉”。如果不能被接纳到意识里边,那么,一切直观对于我们就等于什么也没有,就跟我们毫不相干。

它们可以直接或间接进入意识,只有这样,才可能有知识、知觉、悟性等等是各自包含了应当扬弃的矛盾的辩证法的诸阶段,最终应当在绝对理念上统一起来。概而言的”“、科学的”。“客观的”是指知识是一种具有客观基础的得到充分证据的真实信念,它与仅仅是个人的意见或证据支持的主观信念相区别。“绝对的”是指通过严格的与科学的逻辑过程(即理性思维过程)获得的知识具有绝对的、永恒的和普遍的价值特性是不容置疑的。“科学的”是指知识是按照学科体系各自成为一种具有某种共同本质属性的学科知,每一种学科都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语言。比如,数学就是一种典型的科学是一种基于定理、公理的明确的规范的知识体系逻辑实证主义科学本质观逻辑实证主义(LogicalPositivism)又被称为逻辑经验主(LogicalEmpiricism),亦即相对于英国传统经验主义的“新经验主义”,也是相对义”。从名字可以看出,它的两个基本原则,一是逻辑,一是实证或经验。前者受惠于弗雷格和罗素所创立的现代逻辑的分析方法,而后者无疑来自从休谟、孔德、穆勒到马赫的经验主义传统,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则为其奠定了基本的哲学原则逻辑实证主义认为,知识来自于纯粹客观的观察,再经由所谓的科学方法得到科学知识或理论。

逻辑实证主义是实证主义传统中的当代科学哲学。它崇尚经验科学,主张用怀特海和罗素的符号逻辑分析现代科学。它所提倡的科学方法是假设—演绎法。整个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先以开放的眼光观察自然现象,通过归纳发现获得某些规则,进而在头脑中形成某种假说,再收集资料验证假说,若假说成立就科学知识不断地形成时,就代表真理不断地增加,也就是说逻辑实证主义的观点对人们认识科学的本质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逻辑实证主义强调科学知识的可证实性,认为观察是科学知识的来源,而且观察是一种价值中立、客观的活动,不受任何因素的影响(如观察者的已有知识、理论和信,故所得的资料一定是客观的。由于科学知识形成过程被认为相当客观,而且它是对自然界的本质的真实的描述同时,因为每一种科学知识都被视为真理,因此,科学知识的增长就意味着真理不断地累积由于视科学知识是客观真理,人们自然地把知识及其结构看作是科学的本质一门学科的课程是由其基本原理赋予学科结构的,应当以这些基本原理的最基本的理解为目标决定其课程。未能弄清知识领域的广泛的基本结构情境而教授具体课程和技能,在某种意义上是不经济的总之,传统的科学本质观主要建立在经验主义、理性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基础上,这种科学本质观认为科学理论知识是经过实证检验过的、具有永恒价值的真理性知识学认识的过程当然就是逻辑实证的过程,即事实定律;在自然观上,认为万物皆自然,反对把自然和人进行区别对待,反对主观意志的投入和作用现代的科学本质观现代的科学本质观是以现代的科学哲学为基础的代科学哲学的研究,尤其是 20 世纪 50 年代科学哲学发生了 急剧的变化 ,涌现了如波普尔 Popper)、库恩 Bunge)等一批杰出的科学哲学家 ,形成了包括证伪 主义科学观 、历史主义科学观和建构主义科学观在内的当代 科学哲学 。

虽然他们的观点并非完全一致 ,但都对科学主义 的逻辑实证进行了批判 证伪主义科学本质观证伪 KarlRaimund Popper ,1902 1994)是当代著名的奥地利犹太裔英 国籍哲学家 。波普尔称他的批判理性主义的哲学为证伪主 ,已被证伪的理论必须被无情地摈弃。科学事业在于提出 ,绕地球一周。而当他接受日心说之后 ,他看到的则是地 高度可证伪的假说 ,随之审慎而顽强地试图证伪它们 。引用 波普尔的话来说 所以我能愉快地承认,象我这样的证伪主 义者宁愿通过大胆的推测 ,试图解决一个有意义的问题 ,即使 (并且尤其是) 这个推测很快被证明是假的 ,而不愿详述一连 串无关的老生常谈 。我们宁愿这样做 ,因为我们相信 ,这是我 们能从我们的错误中学习的方法 ;在发现我们的推测是假设 ,我们将学到很多有关真理的东西,并将更加接近真理 波普尔否认科学理论来自经验事实的归纳,那么科学理 论是从哪里来的呢 波普尔的回答是它们来自科学家的灵感与假设 。在证伪主义者看来 ,科学假设是来自于科学家们 创造性的猜想 。由此可见 ,科学知识 、科学理论就是科学家 的假设与猜想 ,具有明显的主观性 、偶然性和差异性 。科学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