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你了解学术论文的分类吗?

你了解学术论文的分类吗?

时间:2023-11-08 18:25:32 作者:
摘要:考上了研究生,从此开始了自然科学研究,自然免不了跟学术#论文#打交道,起初是阅读大量的专业文献,最终要发表学术论文。那么你了解学术论文的分类吗?

生物类一区期刊_生物学sci一区期刊目录_生物sci二区

考上了研究生,从此开始了自然科学研究,自然免不了跟学术#论文#打交道,起初是阅读大量的专业文献,最终要发表学术论文。那么你了解学术论文的分类吗?本文带你一看究竟。

在中国,自然科学领域的学术论文分为好几类,简单来说,是#SCI#论文和EI论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和非中文核心期刊论文这几类,论文档次依次降低。

生物sci二区_生物类一区期刊_生物学sci一区期刊目录

SCI指的是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Science cited index的缩写,EI是论文、SCI是科学引文索引。EI指的是工程索引(Engineering Index)。《工程索引》The是供查阅工程技术领域文献的综合性情报检索刊物。是由美国工程师学会联合会于1884年创办的一部大型综合性检索工具。另外还有个科技会议录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 &Technical Proceedings,ISTP)。SCI、EI、ISTP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其中以SCI最为重要。

生物sci二区_生物学sci一区期刊目录_生物类一区期刊

一、SCI论文

做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基本上以发表SCI论文为主,所以本文介绍的主要是SCI论文。SCI引文数据库是做自然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目前SCI论文可以在网络上很方便地检索到。每年SCI官方都会发布收录的每一种期刊的影响因子等数据,这些数据便成为衡量期刊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

从2004年起,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科学计量中心每年都发布《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表》(简称期刊分区表),一直延续至今。该期刊分区表是根据影响因子将SCI期刊按照一级学科分为四个区,一区期刊是顶级期刊,其次是二区期刊,四区期刊最差。这一分区表一经推出,便被中国的众多高校所采用,成为评价论文好坏的最重要的指标,没有之一。

生物类一区期刊_生物sci二区_生物学sci一区期刊目录

二、中文(非)核心期刊论文

一般而言,中文核心期刊论文要比SCI论文次一等。但是,由于很多中文核心期刊已经被收录进了SCI引文数据库,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这些期刊的办刊水平最高,其次才是没有被SCI引文数据库收录的中文核心期刊,非中文核心期刊论文的档次最低。

据了解,对于文科研究而言,能够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可能就不错了。但是,对于从事基础自然科学的人来说,其发表论文的首选目标是SCI期刊,而中文核心期刊如同鸡肋,聊胜于无吧。以化学专业为例,从功利主义出发,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不仅需要拿一笔版面费,而且年终算绩效时论文被忽略不计,评职称时也拿不出手,所以大家没有动力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遑论非中文核心期刊论文了。

生物类一区期刊_生物学sci一区期刊目录_生物sci二区

三、SCI论文的不均衡现象

在中国,影响因子则成为评价每一位研究人员的论文水平的重要依据。平心而论,这种评价有失偏颇。例如,一级学科之间,数学类期刊的影响因子普遍低于化学类期刊,例如一区数学类期刊Acta Numerica是排名第一的非综述类期刊,影响因子为9.0,最后一本一区期刊是Science China-Mathematics,影响因子仅为1.1。再看化学,一区化学类期刊Nature Catalysis是排名第一的非综述类期刊,影响因子为36.1,最后一本一区期刊是Organic Chemistry Frontiers,影响因子仅为5.2,与排名第二的非综述类数学期刊American Statistician相当(影响因子为5.3)。

生物sci二区_生物学sci一区期刊目录_生物类一区期刊

即使在同一一级学科内部,二级学科乃至细分研究方向之间的差别仍然存在。以化学一级学科为例,材料化学的一区顶级期刊是Nature Materials,影响因子高达40.4!而有机化学的一区顶级期刊是Natural Product Reports,影响因子是12.4,影响因子最低的一区期刊是Carbohydrate Polymers,影响因子为7.5;如果查计算化学,则更为可怜,其顶级期刊是Journal of Chemical Theory and Computation,影响因子为5.4,连一区期刊都算不上,只是个二区期刊。

生物学sci一区期刊目录_生物sci二区_生物类一区期刊

即使是同一本杂志,不同的子刊,也有较大差别。例如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杂志分为A、B和C三个子刊(另外还有一个子刊Letters,为研究快报性质,与这三个子刊有所不同)。这三个子刊是按照研究方向划分的,例如研究小分子的论文发在A刊上,做生物相关研究的论文发在B刊上,做材料相关的发在C刊上。投稿时作者无须选择哪一个子刊,这是编辑的事,他说你的论文适合发表在哪个子刊上,就发表在哪个子刊上。所以,原则上讲,这三个子刊的水平和质量应该是相当的。但是由于研究领域有的属于热门,有的属于冷门,所以这三个子刊的影响因子有较大差别。A刊影响因子为2.8,B刊为3.0,这两个子刊均为三区期刊,而C刊的影响因子为4.1,上升为了二区期刊,因此C刊的身价就比其另外两个兄弟子刊高不少。但是这种身份不平等现象是人为制造的,是不公平的。

生物学sci一区期刊目录_生物类一区期刊_生物sci二区

四、论文水平

上述关于论文水平的讨论,均是基于影响因子和中科院制作的期刊分区表。应该承认,这种评价方式有其合理性,且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所以被广大高校所采用。但是如第三节所示,这种评价方式是有弊端的,那么该如何评价一篇论文的真实水平呢?

其实,并不存在一种绝对公正客观的评价方式。如果非要找一种,看每一篇论文的引用率是个办法。一篇论文被引用次数多,则说明同行看重这篇论文,它便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生物类一区期刊_生物sci二区_生物学sci一区期刊目录

同样,引用率也有其弊端,例如自引,自己引用本研究无关的自己以前发表的论文,这似乎无伤大雅,但已涉及学术不端了。还有就是互引,学术圈里不错的朋友之间互相引用,这样就避免了自引的尴尬,但如果是与研究无关的引用,仍然是学术不端行为。还有一种情况是,期刊或审稿人为了提升自己的影响力,要求作者引用本期刊或本人的文章,这同样是学术不端。但是,应该承认,这些学术不端行为比比皆是,难以有效监管,中国如此,外国亦如此。

综上,本文简要介绍了自然科学研究论文的一些情况,不甚全面,部分内容或有可商榷之处,请批评指正。

(如果您喜欢本文,请不要吝惜帮助点赞并转发。请多多支持,谢谢了!)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