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与珊瑚礁的现状(一)
闲言
年去年来白发新,匆匆马上又逢春。前几天我还看到有鱼友回复我去年元旦写的帖子,这一年好像转瞬间就过去了。今年由于家人重症和工作调动,让我这个已不年轻的80后充分体会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不易,所以几乎没有精力维护缸子、学习海水知识,缸内损耗无数,本已去展会的酒店机票都订了也被临时取消,跌跌撞撞、身心疲惫的一年终于过去了,在此向大家吐苦水的同时,2018年底的各种工作终于接近尾声,能够沉下心看看关于海水的杂志,东京经济大学大久保教授的一篇关于近些年新提倡的珊瑚分类、全球各地海域出现珊瑚白化的现状、珊瑚移植情况的文章,与各位鱼友分享一下,有翻译不顺畅的内容,还请各位指正。可能大家感觉环保离我们还太遥远,其实它就在我们身边。
笔者简介
日本东京经济大学 大久保 奈弥 副教授先简短介绍一下,一个东京经济大学的大久保副教授为什么会写出这类文章呢?查了一下她的简历,原来她是毕业于东京工业大学大学院生命理工学研究科理学博士。后在庆应义塾大学自然科学研究教育中心担任过特任助教,又是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曾经研究发表了《海洋生物的保护》和《珊瑚的生物学》等论文,并因《石珊瑚目2个新物种》论文,荣获了日本动物学会藤井奖,也是从小学就热衷于水生动物的饲养和繁殖的发烧友。听起来应该是科班出身的一位鱼友,厉害的不只这些,她是1976年生人,才42周岁,能够把爱好升华为事业的人,一直让我无比羡慕。
前言
大家好!自我开始研究珊瑚,这已是第18个年头。从小学的时候就开始饲养各种动物,现在也在家中用水族箱饲养着珊瑚和其他海水生物,既是兴趣爱好又是工作。在我缸内的珊瑚每年会产卵1-2次,有牡丹梳、盘珊瑚(微孔类)、大嘴巴、太阳花等珊瑚,我非常幸运的观察记录到了整个过程。
在学生时代通过潜水,我观察过很多珊瑚产卵,那时就萌生了在自然界中观察困难,一定要在水族箱中记录整个珊瑚产卵过程的想法。顺便说一下,那时候缸子的主要设备,居然是伊罕的滤筒而已。即使如此,通过我悉心喂食,当时养的比较皮实的LPS居然产卵了,当时由于我没有安装钙反,所以以为它们缺少形成骨骼的元素,才排卵的。
以前,我曾研究过关于珊瑚对自身的生长和繁殖的权衡。例如,当珊瑚受伤时,它们将自身的卵细胞吸收,利用那个能量来修复伤痕(生长)。或者,在较小颗群体时,由于生长需要消耗很多的能量,所以它们不产卵。当生长到一定大体积后,与生长相比它们会选择把能量转换为产卵用。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结构。现在,在家中我也在用柏林系统饲养硬骨珊瑚,看到它们不断生长也是件很愉快的事情。
一、珊瑚的产卵形态
想必广大海水鱼友都知道,珊瑚是生物的一个统称。被称为珊瑚虫的个体,这些个体集结成群体在一起生活。珊瑚礁就是珊瑚形成的石灰质的骨骼堆积在一起形成的“地形”。珊瑚礁就像我们人类一样,蕴含着很多生物在此栖息,在海中被称为“珊瑚礁生态系”,它们是非常美妙的存在。
在日本每年珊瑚会大规模产卵1至2次。有的珊瑚甚至会持续排卵数月,它们被称为“浮浪幼体”。根据品种的不同,繁殖模式也有很多,所以如何去预测各类珊瑚排卵,并且进行观察记录,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黑潮生物研究所的目崎拓真先生,靠他惊人的体力和执着精神观察记录到了很多品种珊瑚的产卵。下列图片是迄今为止拍摄到的珊瑚卵。
珊瑚卵是由雌雄同体的珊瑚虫生出来的,会很多颗粘在一起,一团团的。这些卵包裹着珊瑚的精子,其中含有很多脂质,所以在排卵后会浮在海面。这些卵被海浪拍打冲刷,会造成卵与精子分离,这样就能够与其他珊瑚排出的卵和精子进行受精了。除此之外,也有一些雌雄异体的珊瑚,他们不产卵,而是在相同日期内排出卵子和精子进行受精。珊瑚的卵和精子受精后,会呈现出很可爱的心形的分裂。2、4、8、16这样成倍的细胞分裂增加数量,变为球形。这时就不能叫卵了,应该称之为“胚胎”了。之后,球形的胚胎会逐渐变为细长,出现口器的雏形。然后胚胎会下沉至海底找地方吸附住,继续改变形态,长出触手,成为一只珊瑚虫。看下图可以看到它演变的过程。
A卵BC卵切片D排出极体E极体F DAPI将DNA染色G细胞分类H细胞分裂切片I分裂为4-16个细胞J分裂为16-23个细胞K扁平胚胎L碗型胚胎M碗型胚胎切片N球型胚胎O胚胎脱膜P开始游动Q胚胎变为长形幼体R开始凹陷S形成虫型幼体T口器更加明显,外胚胎叶细胞继续分化U沉底吸附后呈壶形V沉底后改变形态的胚胎W形成外骨骼和触手X加上最初的6根触手继续增长触手Y摄取食物后身体膨胀激起水流
二、新的珊瑚分类
实际上,近年来上面这段珊瑚虫形成的过程,已经成为了珊瑚进行分类的重要依据。从古至今,我们在地球上发现的动物,始终是按照国际动物命名章程的条款进行起名的。大家应该经常能听到界、门、纲、目、科、属种这样的表述吧。我们人类,就是属于动物界-脊椎动物门-哺乳纲-灵长目-人类科-人类属被称之为人的物种。“吞牛”就是动物界-刺胞动物门-花虫纲-石珊瑚目-轴孔珊瑚科-柔枝轴孔珊瑚属类的动物。
而在几十年前,生物的分类只是按照形态进行分类的。但在现代,开始议论要结合DNA的碱性排列信息进行分类了。珊瑚的分类也一样,很多珊瑚的学名每年都在调整,这象征着我们迎来了大变革时代。但是,“形态”的重要性依然没有变化。例如,大约20年前,刚开始调查研究石珊瑚目的各类珊瑚的部分遗传基因的排列时,发现了两个序列。但是这两个序列单纯从珊瑚的“形态”进行判断,是不可能的,也就无法进行命名。大家也知道珊瑚的形状实际上同类之间都存在不同。不只是遗传基因决定形态,光和水流等的影响也会改变群体性形态。至今也无法通过“形态”去鉴别这两个序列的遗传基因,这也成为了石珊瑚目难以探究的问题之一。
即使如此,因为我对此非常感兴趣,在通过不断观察各种珊瑚形成过程,发现了珊瑚胚胎中有形成空洞的属和不形成空洞的属。正好对应了上面所说的两个序列。终于解开了常年困惑我们的问题,找到依据进行命名了。2016年,在石珊瑚目内,提出了Refertina(胚胎无空洞)大概55种和Vacatina(胚胎有空洞)大概60种的新的分类。这些是介于目和科之间的亚目品种。实际上,现在我们正在策划将石珊瑚目放弃原有分类,整体重新分出第三种亚目序列。这让我充分感受到了一项新发现简直就是偶然间的产物。
点击看下文
相关阅读
-
4月4日上午,基地孵化器公司组织召开西安航天城青年创新创业社区项目进展推进会,航天基地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蒋阳出席会议,项目设计方杭州嘉道,智慧园区建设方华为云参加会议。...
-
猜一猜大概多少个?...
-
珊瑚玉为什么会变色有科学依据,越来越透的原因以及是否真的会发生变色
珊瑚玉是一种稀有的宝石,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使得其透明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透明。以下是原因及解释:1.结晶度提高:珊瑚玉经过一段时间的形成......
-
生物的共同特征,人教版七年级生物教材总结有7条。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如人通过排尿、流汗和呼...
-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科学家们首次发现了一种可产生叶绿素但不参与光合作用的生物体——“corallicolid”,其存在于全球70%的珊瑚中。研究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杂......
-
猜一猜大概多少个?...
-
数字赋能,“五位一体”精准服务乡村振兴:数字乡村产业孵化平台启动
【智慧城市网时事聚焦】7月6日,2023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数字农业赋能乡村振兴专题论坛在北京经开区国家信创园...
-
生物的共同特征,人教版七年级生物教材总结有7条。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如人通过排尿、流汗和呼...
-
珊瑚玉为什么会变色有科学依据,越来越透的原因以及是否真的会发生变色
珊瑚玉是一种稀有的宝石,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使得其透明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透明。以下是原因及解释:1.结晶度提高:珊瑚玉经过一段时间的形成......
-
闵行区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紫竹孵化器以产业联合孵化的模式,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广新模式、应用新技术,通过优质资本对接、技术资源整合、产学研平台搭建等方式...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