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为什么能听懂、却不会用?如何解决?
很多老师都反应:
这种“一讲就懂、一用就懞”,是什么原因呢?
(当然,经常还会有“ 懞懞懂懂、一知半解”的情况)
因为,听懂 ≠ 掌握!
其实,所谓的“ 能听懂”,
是学生能理解老师讲解知识的逻辑,
但之所以不会用、甚至难以准确复述(有时还会有误解),
是因为老师的这些逻辑,
并 没有在学生的脑袋中自主生成。
——按照心理学的术语,
就是:老师脑海里的“图式”(即:关于某个知识的认知结构)
即使学生能听懂,
但却不能直接进入到学生的脑海中,
形成学生的“图式”。
因此,当让学生应用这些知识时,
需要提取出头脑中存储的“图式”时,
就没的可提(当然会在一些知识碎片),
自然就无法应用。
要真正掌握(或者说“内化)一个知识,
学生必须要依靠自己的头脑,
自己从头构建一遍,
让所有的知识与相关的情境、相互之间的关系,
从自己的头脑中“流淌”出来!
这就是为什么让学生自主画知识图表(如思维导图),
——王珏老师称之为“图形组织者”(Graphic Organizer)
能极大地促进学生理解的原因!
因为,在学生画以上各种类型的知识图表的过程中,
学生就必须要厘清 知识的情境到底是什么、
知识之间的关系(结构、体系)是什么、
以及该 如何表达这种情境、与关系。
在此过程中,
老师(包括教材)所讲解的知识的情境、关系、意义,
需要被学生的大脑作为素材,进行重新加工,
学生这才能“真正”掌握(或“内化”)!
老师所自认为的“讲懂”,
在学生眼中效果如何?
学生自己创作知识图表,
真的能帮助学生深度内化知识吗?
我们先再来看一看衡水学院 高老师的“遭遇”。
就上周刚刚讲过的知识点: “负荷总量”与“负荷强度”,
高老师找了一位平时 学习很好的学生,
进行“双气泡图”的创作
(双气泡图专门用于比较两个概念之间的异同,中间相同、两侧相异)
该生创作的最终作品如下:
令高老师啼笑皆非的是:
就这样两个 “非常简单”的概念之间找“异同点”的任务,
学生刚开始画得 居然“面目全非”,
对这两个概念的 理解几乎完全不对!
无奈之下,高老师又给同学讲了一遍,
让同学再去画,并让同学对照网络教学视频,
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 仍然修改了3、4次,
最终才基本正确(即上图)!
作为老师,
您是不是也觉得特别不可思议?
这只能说明:
如果普遍都是上面这种情况,
老师讲完课,就让学生做作业、做练习题,
效果能好吗?
那该怎么办呢?
在做作业、练习前,
王珏老师推荐老师们 采用“图形组织者”的策略,
首先要求学生创作知识图表,
促进学生先将知识进行 有效“内化”,
然后再做练习、实践,
教学效果一定会有巨大飞跃!
以下,我们就用几位学生创作的知识图表、以及创作心得,
来看看 在学生眼中,
老师讲解的知识,进入学生头脑中,是什么样子?
以及创作知识图表,对于深度“内化”知识的优异效果!
【学生一】
以上这位同学通过创作知识图表,体会到了从“感觉自己都会”-->“很多知识点并未掌握”的过程。
这一过程和体会,如果只通过老师讲授,是非常难以做到的。
而当学生自主创作知识图表,就很容易感知到、同时也解决了这一问题。
【学生二】
以上这位同学,从“知识在脑子里很乱”-->“无从下笔、知识点很散”,进而又发现“知识定义不是很清楚”,最后通过知识图表来“慢慢联系”,建立了 “知识框架”、找到了知识之间的 “某关种关联”。
这一过程,只有靠学生自己梳理、提炼、总结、建构!
即使老师再讲10、100遍,如果学生自己不总结、不提炼、不走心的话,效果也好不了多少!
【学生三】
下面这幅 “双气泡图”,专门用来 比较两个概念之间的异同点(如“不定积分”与“定积分”)。
其中,两个概念的相同点写在中间,不同点写在两侧、并要一一对应:
这位同学的创作心得中说得好:
那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弄懂呢?
那就是要找到这个知识、和其它 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如:比较异同)!
可是,这只能依赖学生自己的大脑,
老师讲100遍,都不如学生自己亲自整理一遍!
【学生四】
以下图片称为“锚图”——以“图”作为语义理解之锚的意思。
在学生的创作心得中,明确写道:
出乎意料的是:
——这样做学生居然觉得:“有意思”、“感兴趣”!
咦?
不是有很多老师都说
—— 现在的学生不爱学习、不想付出努力的吗?
怎么学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还觉得“有意思”、“感兴趣”了呢?
可见,教学方法不同,效果可能天差地别!
采用科学教学法,
既能促进学生有效理解知识,
还能让学生“心甘情愿"!
更多“输出式学习”、“图形组织者”的内容,欢迎扫码阅读:
相关阅读
-
不能对孩子进行过分亲密的接触,让孩子模糊了身体的边界,以致于万一孩子正在遭遇性侵害,他们难以分辨那些行为是否是在伤害他们。 对孩子的防性侵教育是分阶段的...
-
我今年四十,有稳定的工作,在一个四线小城市,一年乱七八糟的收入算一起有个十万,自我判定个人能力有限,没有一技之长,没有尝试过改变现状,现在我自己...
-
引导语:生理健康是有标准的,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也是有标准的。不过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及人的生理健康的标准具体与客观。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心理健康知识竞赛题型大全,欢迎参考!...
-
1、夫妻生活女性主动 作为情感专家,我们需要正视夫妻生活中女性主动的重要性和积极性。 夫妻生活是夫妻关系的体现,也是婚姻幸福的一部分。而在夫妻生活中,女性的主...
-
12月2日上午,2019中国网络诚信大会在陕西西安举行。大会现场,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一级巡视员、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秘书长赵晖发布了《2019年度中国网络诚信十大新闻......
-
文章浏览阅读2.5w次,点赞406次,收藏1.1k次。学习编程的重点就是懂如何学习_编程学习...
-
我今年四十,有稳定的工作,在一个四线小城市,一年乱七八糟的收入算一起有个十万,自我判定个人能力有限,没有一技之长,没有尝试过改变现状,现在我自己...
-
理解能力是指一个人对事物乃至对知识的理解的一种记忆能力。理解,有三级水平:低级水平的理解是指:知觉水平的理解,就是能辨认和识别对象,并且能对对象命名...
-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育人的观看、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善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
-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很多考生不清楚到底什么是元认知,本章帮助广大考生进行理解实际。元认知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劳威尔提出的,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