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文学考研带背|古代文学DAY31

文学考研带背|古代文学DAY31

时间:2024-05-15 07:56:58 作者:
摘要:文学考研的书一般都很多,所以在背书的时候选取最精要的部分背诵,重点背诵keywords部分。画粗的keywords部分是一定要背的,其余部分可以自己组织语言。晚唐小品晚唐时期

文学考研的书一般都很多,所以在背书的时候选取最精要的部分背诵,重点背诵keywords部分。画粗的keywords部分是一定要背的,其余部分可以自己组织语言。

晚唐小品晚唐时期,古文走向衰落,在尖锐的社会矛盾背景下,皮日休、陆龟蒙、罗隐等人写了大量优秀的小品文。其特点为:1篇幅短小精悍,“随所著立名,而无一定之体;2多为刺时之作,有的放矢,批判性强;3情感炽烈,生气贯注。晚唐小品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受到后人的喜爱和称赞。

三十六体晚唐令狐楚、李商隐、温庭筠、段成式等人都擅长骈体文,其中李、温、段三人齐名,时号“三十六体”(三人在其从兄弟中皆排行第十六,故有此称)。他们大力提倡以四字、六字相间为句的四六文,重辞藻、典故、声韵、偶对,向唯美主义方向发展,并将骈文广泛应用到书信、公文、表奏等各种文体中,不少作品无异于文字游戏。在创作技巧和文风上,他们的骈文大都雕镂精工,用典深僻,词采繁缛,偶对切当,风格华丽浓艳,其中以李商隐的骈文最具代表性。

唐传奇指唐代流行的文言小说,晚唐裴铏有小说集名《传奇》,后即以此名之。唐传奇作者大多以记、传名篇,以史家笔法传述奇闻异事。它从六朝志怪发展而来,在艺术上更加成熟,且作者具有明显的创作意识,因此,唐传奇是中国古典小说成熟的标志,对后代的文学创作有较大的影响。

唐传奇的发展历程:(作品选背)

一 发轫期(初盛唐):此期是六朝志怪小说向唐传奇的过渡阶段,作品数量少,艺术表现也不够成熟,内容上带有志怪痕迹。

1王度的《古镜记》以古镜为线,将12个小故事连缀在一起,记此镜伏妖等灵异事迹。

2无名氏的《补江总白猿传》在人物刻画和结构安排上有了较大提高,描写也更为生动。

3《游仙窟》是唐传奇中字数最多的一篇,也是此期作品中艺术成就较高的一篇,文中诗文交错,韵散相间,于华丽的文风中杂有俚俗气息,颇具后来成熟期传奇作品的体貌。

二 兴盛期(中唐):名家名作蔚起,大部份作品产生于斯,重叙事、重情节,具有诗意化特点,题材多取自现实生活,涉及面广阔,尤以爱情题材成就最高。

1陈玄佑的《离魂记》是传奇步入兴盛期的标志性作品。小说运用浪漫手法,幻设奇妙情节,赞扬婚姻自主,谴责背信负约,对自由爱情的主题作了突出的渲染描绘。

2沈既济的《任氏传》是又一爱情佳作,情节曲折丰富,对任氏形象的刻画出色,在使异类人性化、人情化方面取得了开创性的成就。

3李朝威的《柳毅传》写人神相恋故事,通过形神兼具的人物形象塑造和波澜起伏的情节描写,将灵怪、侠义、爱情三者成功地结合在一起,展现出奇异浪漫的色彩和清新峻逸的风神,风华悲壮,别具特色。

4还有一些借寓言、梦幻以讽刺社会的佳作:沈既济的《枕中记》和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最具代表性。以历史故事为题材的传奇作品:陈鸿的《长恨歌传》较为突出。

三大传奇:

1白行简的《李娃传》写荥阳生赴京应试,与名妓李娃相恋,几经波折后圆满结局。小说成功地塑造了李娃的形象。

2元稹的《莺莺传》凄婉动人地描写了莺莺与张生相见、相悦、相欢,而以张生的“始乱终弃”作结的爱情悲剧的全过程,细致地展现了莺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和深刻社会内涵的典型性格,塑造了一个冲破封建礼教樊篱、争取爱情自由的叛逆女性。

3蒋防的《霍小玉传》善于选择能反映人物性格和心态的典型场景,用饱含感情色彩的语言加以精细的描写和刻画,从李益与霍小玉的初会、两次立誓到李的背约、二人的最后相见,无不婉曲深细,妙笔传神。此外,在语言运用、气氛渲染、枝节穿插等方面都颇有独到之处。

三 衰退期(晚唐):此期虽然作品数量仍然不少,并出现了不少传奇专集,但作品大多篇幅短小,内容单薄。

一批描写豪侠之士及其侠义行为的传奇作品,内容涉及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快意恩仇、安邦定国等方面,突出豪侠人格的贤韧刚毅和卓荦不群,武功的出神入化,功业的惊世骇俗,展现出高蹈不羁奔腾流走的生命情调。诸如《甘泽谣》之《红线》,《传奇》之《聂隐娘》《昆仑奴》,《集异记》之《贾人妻》等,传为杜光庭所作的《虬髯客传》成就最著。

唐传奇的艺术成就:

(一)始有意为小说。

1.与传录异事、粗陈梗概而无甚作意的六朝小说相比,更重审美价值,重愉悦性情功用,“作意好奇”(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始有意为小说”(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2.协作动因及基本模式:友朋相遇,“各征其异说”(《任氏传》);“会于传舍,宵话征异,各尽见闻”(《庐江冯媪传》),最后由长于叙事者整理成篇,录而传之的基本模式。

3.目的:将奇诡动人的故事传示与人,既博得知音同道的叹惋,又借以展露文笔才华,“著文章之美,传要妙之情”(《任氏传》);部分作品表现节烈、宣扬神道、讽刺政敌,或在篇末论赞中强调惩劝意味。

4.总体以愉中性情为旨归,关注个性生命和个体情感,展示人世生活,借以寄寓个人的志趣爱好和理想追求。诚如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所言:“传奇者流,源盖出于志怪,然施之藻绘,扩其波澜,故所成就乃特异。其间虽亦或托讽谕以纾牢愁,谈祸福以寓惩劝,而大归则究在文采与意想,与昔之传鬼神明因果而外无他意者,甚异其趣矣。”

(二)有闻加工,无闻虚构,使具有意为之之奇、大加渲染发挥后之奇。

1.以神怪异梦为题材的作品基本手法为虚构想象;以历史和现实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如《长恨歌传》、《霍小玉传》等也不泥于史实传闻,而是根据创作的需要幻设情节,多方描绘环境,巧妙编织对话,深深探寻人物的内心隐秘,有目的地再创作。

2.结构布局上往往采用史传方法,明确交待时间、地点,甚至标注年号,故意造成真实感,但在故事展开过程中不受其限,把虚构想象和逼真地细节描写结合。

(三)现存传奇篇幅一般不长,但在艺术构思上大都奇异新颖、富于变化。

(四)人物。不仅善于以精湛的细节描写心理活动,用对比、衬托来表现性格特点,尤工于白描式肖像摹写,往往三言两语,飞笔传神。

(五)语言、辞采等的成就:叙述事件简洁明快,对话生动传神,词汇丰富,句式多变。有些虽施以藻绘,却有明丽之美;更善于用诗化语言营造含蓄优美情境;景物描写、气氛渲染富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唐代传述奇闻异事的_唐代奇闻异事的短篇小说_唐代的奇闻异事

END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