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与表观遗传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与表观遗传

时间:2024-05-21 22:04:31 作者:
摘要: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与表观遗传知识点包括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表观遗传的特征及机制、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等部分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与表观遗传知识点包括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表观遗传的特征及机制、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等部分,有关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与表观遗传的详情如下:

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1)细胞形态的改变:如肌细胞的梭形、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圆饼状、神经细胞的突起等。

(2)细胞结构的变化: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发生变化。

(3)细胞功能的特化:执行特定的功能,如运动功能、反射功能、免疫功能等。

(4)特殊分子的合成:如合成唾液淀粉酶、抗体、胰岛素、血红蛋白和肌动蛋白等。

表观遗传的特征及机制

(1)表现遗传的特征

①不发生DNA序列的变化

表观遗传不发生DNA序列的变化。如同卵双胞胎具有完全相同的基因组成,但在长大成人后性格、健康方面等会出现差异,这种现象与表观遗传有关。

②可遗传

表观遗传可以通过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在细胞或个体间遗传。如一个遗传物质完全一致的小鼠品系,其体毛具有不同颜色,这与基因的甲基化程度有关,并且这种毛色的性状差异往往可以传递给后代。

③受环境影响

环境的变化可以导致基因表观修饰的变化,进而引起表型改变。个体在生长和发育过程中获得的环境影响,可能会遗传给后代。

(2)表观遗传的机制

①DNA的甲基化

基因中的碱基序列没有变化,但部分碱基发生了甲基化修饰,抑制了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表型。

②构成染色体的组蛋白的乙酰化修饰

真核生物细胞核中的DNA与一些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带负电荷的DNA“缠绕”在带正电荷的蛋白质(如组蛋白)上,使细长的DNA卷成紧密的结构。乙酰化修饰就是用乙酰基把组蛋白的正电荷屏蔽掉。组蛋白的正电荷一旦减少,其与DNA的结合就会减弱,这部分的DNA就会“松开”,激活相关基因的转录。

(3)RNA干扰

RNA干扰是正常生物体内抑制特定基因表达的一种现象。当细胞中导入或内源产生与某个特定mRNA同源的双链RNA时,该mRNA发生降解或者翻译阻滞,导致基因表达沉默。这种现象发生在转录后水平,又称为转录后基因沉默,是表观遗传的重要机制之一。

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1)一个基因决定一种性状(多数性状受单基因控制)。

(2)一个基因影响多种性状(如基因间相互作用)。

(3)多个基因控制一种性状(如身高、体重等)。

图解如下:

决定生物性状的是_性状表现决定于生物体的什么_性状生物决定是什么意思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