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世间生物 > 史前生物大竞猜:百舸争流,看奥陶纪谁主沉浮?

史前生物大竞猜:百舸争流,看奥陶纪谁主沉浮?

时间:2024-05-22 16:04:23 作者:
摘要:你有一份来自奥陶纪的礼物等待接收~

竞猜参与方式:

认真阅读文章,回答文末提出的问题,按照问题序号+答案序号(例如:1. A)格式在评论区留言,就有机会获得本期奖品~

我常常想,在几亿年无尽的岁月里,地球上究竟发生过什么?

三叶虫的呢喃,鹦鹉螺的漩涡,一切都成了藏在石头上的传说。

今天,好奇的你请跟着大院er一起回到距今4.85-4.44亿年的奥陶纪,去看看生命大辐射时代的生物们姓甚名谁长啥样。

奥陶纪生物有哪些_奥陶纪有哪些主要的生物相_奥陶纪古生物

奥陶纪时期全球海平面显著上升,位于高位,大片大片的陆表海(大陆地壳被上升的海水淹没形成的广阔台地浅海区域)也随之产生,加之早期气温逐步下降,到中晚期,海水的表层温度已与现代赤道的表层水温相似,各门类生物在寒武纪的生物框架内持续繁盛发展,在科、属一级上增加了许多种类,各类无脊椎动物主宰着海洋:凶猛的角石和菊石演化出了灵活的触手和锋利的喙;巨大的板足鲎挥舞着强大的螯肢把猎物撕得粉碎;漂亮的珊瑚形成了海底礁石,长着尖牙俐齿的牙形动物灵活地穿梭其中……

这是一个生命大辐射的时代,得天独厚的环境背景为各种生物提供了更加充裕的生态空间。它们不断探索,不再满足于固着于海底,或仅仅贴着海底表层游移,而是探索着开始畅游于各层海水之中,又或者深潜于海底之中。有的类群岁月静好,怡然地滤食着周遭海水中的营养,也有的类群喜好争斗厮杀,傲视群雄。而到了奥陶纪的末期,南半球的超级大陆——冈瓦纳大陆飘移到了南极地区,形成巨大的冰盖,导致全球变冷,海平面降低。随着环境的巨变,显生宙第一次生物大灭绝事件突兀造访,约85%的物种就此灭亡。

是谁在奥陶纪快(da)乐(da)生(sha)活(sha)?

鹦鹉螺

鹦鹉螺是一类软体动物,和菊石亚纲、鞘亚纲(乌贼、章鱼)共同组成头足纲。它和菊石很像,都背有一个两侧对称的壳,但它壳里面的隔板(缝合线)却没菊石那么复杂。这个壳有些是直的,通常较大;有些则是卷曲的,较小一些。最大的房角石可能有9米长。这一纲的动物,甚至这一门,如今大多都是餐桌上的美味。软体动物这个名字听起来就是一大块肉,去掉壳,怎么做都好吃。然而在奥陶纪,鹦鹉螺家族凭借几十条灵活的触手,以及强有力的喙状口,站到了食物链的顶端。

奥陶纪生物有哪些_奥陶纪古生物_奥陶纪有哪些主要的生物相

珊瑚

珊瑚属于二胚层的刺胞动物,虽然身体结构简单,却是重要的造礁生物,因为它们会分泌钙质外骨骼。这个外骨骼被用来保护它们柔软的身体。新的珊瑚虫不断在老的骨骼上生长,逐层积累,形成各种角状、枝状、片状、块状的奇怪造型。珊瑚不会移动,它们固着在海底,靠着触手上的刺细胞捕捉随水流路过的猎物,躲在壳里守株待兔。

奥陶纪生物有哪些_奥陶纪古生物_奥陶纪有哪些主要的生物相

甲胄鱼

早期的鱼类没有办法和无脊椎动物正面抗衡。板足鲎的巨鳌与鹦鹉螺的尖牙触手是它们的噩梦。它们不得已披上了厚重的防御盔甲,被称为甲胄鱼。因为没有鳍,游泳能力比今天的鱼类差很多。它们也没有颌,没法撕咬,只能过滤海水中的小颗粒为食。

奥陶纪有哪些主要的生物相_奥陶纪生物有哪些_奥陶纪古生物

腕足动物

奥陶纪大片的浅海礁石为腕足动物提供了完美栖息场所。它们分泌出钙质的两片壳来保护自己,配合肌肉群可以随时打开或关闭外壳,方便海水流入,过滤其中的有机颗粒。它们的种类和数量在奥陶纪时期达到顶峰,把竞争对手双壳类远远甩在身后。

奥陶纪古生物_奥陶纪有哪些主要的生物相_奥陶纪生物有哪些

去哪找寻它们生活过的痕迹?

中国大地有着丰富的奥陶纪地层。得益于高速公路的建成,我们现在可以很方便地穿梭于各地之间,探索这些小动物们曾经的家园。无论是长江天险,贵州山区,或是青藏高原,全都不放过~

奥陶纪生物有哪些_奥陶纪有哪些主要的生物相_奥陶纪古生物

一眼看不到头的张花澧水特大桥,位于湘西自治州与张家界之间

湖南与湖北坐落于较低的丘陵与山脉,除了人文美食美景,也有丰富的化石资源。长江两岸层层叠叠的岩石中,就藏有很多奥陶纪的生物化石。脚下的随便一块石头路板,都可见角石镶嵌其中。

奥陶纪有哪些主要的生物相_奥陶纪生物有哪些_奥陶纪古生物

湖北宜昌黄花场宝塔组的大角石(图片来源:刘建波,北京大学)

奥陶纪有哪些主要的生物相_奥陶纪生物有哪些_奥陶纪古生物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